教学巧设计,灵气满课堂

2017-05-14 23:46朱美桃梁丽梅
新课程·中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分层教学

朱美桃+梁丽梅

摘 要:VB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复杂、枯燥的过程。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一直是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关注的焦点,结合近年来VB程序设计教学和科研的实践反思,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VB教学;情景导入;微课教学;分层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VB早已成为初中信息技术必学必考的内容。由于VB本身理论抽象,上机调试要求经验性强,加之编程本身要求思维灵活等方面的原因,使得VB这门课,教师难讲,学生难学,尤其是对于初中生来说问题更是突出,教材内容虽不断地更新改版,依然改变不了VB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加之信息技术课学时少,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又大。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经过实践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了解程序的本质,学会用程序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一、引课巧导入,激起学习热情和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奠定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开始,教师的“导”很关键,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应当注重“导入方式”的设计,使它起到“激趣”的作用,引导学生乐于参与,在上课开始,就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让引课成为学生思维的兴奋剂。例如,我在教第5节《分支结构》时,课前先设计好两个小程序,一个是“今日运情”,另一个是“QQ游戏”放在学生机的桌面上,分别在两个教学班选择以下两种导入方式。

1.故弄玄虚式

师:“同学们,你们相信吗,电脑能知道你今日的运情如何,只要你运行桌面上的‘今日运情图标,输入你的幸运数字,电脑就知道你今日的运情如何,不信请试试。”

学生觉得好奇、好玩,纷纷想看个究竟,就迫不及待地尝试。

师:“想知道电脑为什么会算命的秘密吗?”

生:“想”——学生齐喊。

师:“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分支结构》。”

2.兴趣话题式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QQ吗?”

生:“N年前就开始玩了,老师,今天是不是让我们玩。”

师:“好呀,但不是玩你们自己已经有的QQ,而是运行桌面上的‘QQ游戏程序,先注册一个号和密码,然后再登录,看看你的密码是否正确。”

学生顿时兴奋起来,投入进去,如果密码正确,屏幕会显示“你比我还聪明,加10分”全体同学都能获得10分的进账。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电脑为什么会判断密码是否正确吗?”

生:“电脑聪明”“电脑偷看我的密码”“不知道”……

学生七嘴八舌。

师:“如果你们认真学完今天本节内容,就会知道真相。”

接下来,学生自然要“洗耳恭听”了。

两节课的学生都学得开心,听得认真,既掌握了IF-THEN语句的格式、功能、执行过程,又识破了电脑算命的骗局、知道了QQ登录密码的真相,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作过一个比较,在不使用情景导入的班级和使用情景导入的班级中,学生在学习注意力、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积极参与性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强弱对比,自然在最终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学习效果的对比上,孰优孰劣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角色活扮演,演绎自主生动课堂

苏联教育家科罗廖夫曾指出:“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游戏是激发兴趣的潜力所在,是课堂教学的调味剂,利用学生亲身体验扮演角色,以游戏活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情感培养,引发求知欲,培养团队精神、树立合作意识。

例如,我在教第3节《认识程序的基本要素》时,学生对Print语句后的常数、变量、表达式、逗号和分号输出格式讲了一节课后还是一片迷惘,后来,我改变了教学方式,借助游戏活动来理解语句的输出格式、功能和含义,效果明显提高。

分別写出下面三个程序的运行结果:

让学生甲扮演Print(记录员),负责在黑板记录,让学生乙扮演A手拿1粒红豆,学生丙扮演B手拿2粒红豆,再找5个学生手里分别拿1,2,3,4,5粒红豆。

程序①,第一语句让5位学生站在不连续的地方让学生甲在黑板上写出他们手里拿的红豆数,并按逗号的格式记录(分区);第二语句让5位学生站在连续的地方让学生甲在黑板上写出他们手里拿的红豆数,并按分号的格式记录(紧凑)。

程序②,学生乙、丙在不同的组站起来让学生甲在黑板上写出他们手里拿的红豆数(分区记录)。

程序③,学生乙和丙按顺序站到讲台两端,让学生甲在黑板上写出他们的名和手里拿的红豆数,并按格式记录(人和豆不能分开,格式为紧凑)。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来呈现学习内容,学生对Print语句的格式、功能和输出格式印象较深,为以后的语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没有打瞌睡的机会,使学生在参与的兴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教材中的内容和知识,让枯燥乏味的符号型的结论变得生动,并在此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三、教材妙挖掘,换个形式你也行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

者,还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在教材中,大多是很枯燥的理论知识,专业性特强,直接给学生灌输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根据教材内容来个大变脸,让它们更贴近初中生的特征,让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同步和谐,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我在教学第6节《循环结构的第2课时》,根据教材引用的画同心圆的程序进行深挖,把FOR-NEXT语句中循环变量的初值、终值、步长值的变化改为用直观图形变化进行教学,化难为易。因为图形最具直观性,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思维的启迪,能造成学生视角上的冲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故此,我将本节内容的题目改为《图形变变变——循环结构的应用》实施教学。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对For—Next语句的格式、功能及执行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有同学难以建立循环语句执行的物理模型,为此,本节课通过修改熟识的画同心圆程序,画出各种颜色变化的圆形组合图,加深巩固对For—Next语句格式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展示画同心圆的程序及运行结果→引导学生修改FOR-NEXT语句中循环变量的初值、终值、步长值,同时修改RGB的参数→学生自主探究,画出各种颜色变化的圆形组合图→加深了对循环语句的理解。

(1)

(2)学生探究成果(程序代码略):

图形引路,使学生一开始就充满好奇,急于求知。既能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诱发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又能使整节内容由难变易,由繁变简,教学难点、重点迎刃而解。本节课也充分体现了分层导学的效果,阶梯式的练习,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即使是学困生也有所收获,基本上都能画出圆形组合图,大多数画出2~3个圆形组合图,少数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二

(4)班的姚钧同学居然能画出上面六个圆形组合图。

四、微课按需学,有效进行教学分层

现行的信息技术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时少,课程安排周期长,基本上是一周一节,老师讲完课后就没时间让学生去消化吸收知识了,到下一周,学生基本上遗忘了;再者就是学生的知识结构参差不齐,水平差异大。为此,我们引入了新型的教学资源——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视频一般为5至10分钟。它具备时间短化、知识碎片化、情境案例化、解析深入化、资源呈非线性化等特征,它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特长和智能水平有着较高程度的契合性。它善于抓住学生最佳黄金注意力时段,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自主控制和调整学习的进度。而且,微课是以短小精悍的视频格式长期保存的,上节课遗忘的知识,学生同样可以借助微课进行复习,查漏补缺。

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我们深入研究VB教学内容,对重点、难点进行微课设计,不同类型的知识点选用不同类型的微课进行设计。如程序的概念、设计语言的种类,基本要素等我們把它们设计为讲解说明型微课;顺序结构中的“画圆”程序、分支结构中的“比较两个数大小”和循环结构中的“同心圆”等,我们把它们设计为操作演示型微课。我们还把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如雪花飘、猜数字等设计为解题推理型微课。

总之,水无常形,教无定法,具体的教学方法只能源于特定的教学内容,而信息技术的教学对象是喜欢新鲜,崇尚趣味性的青少年。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发现、乐于探究、敢于创新,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就一定能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新课标对我们当代信息技术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信息技术科,广州市义务教育新课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指导意见[Z].广州:广东省教育出版社,2007-07.

[2]陆建中.初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7).

[3]李芒.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11).

[4]施国栋.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初探[J].教改聚焦,2013(9).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分层教学
高校微课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