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娌楠
(辽宁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摘 要: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文化信息翻译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交际能否成功,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林语堂先生生活的那个年代,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基本属于一片空白,这就导致中国文化不能被西方世界正确地领会,以致他们对中国存在成见与曲解。在这种情况下,《京华烟云》应运而生。林语堂先生为了向不了解中国的西方读者展示真正的中国社会和文化,在英语创作中以“异化”翻译为主,其中又以“音译”、“直译”和“音译加注法”见长。本文即用这些翻译方法解读物质文化在《京华烟云》中的英译输出。
关键词: 异化翻译 音译 直译 音译加注法 物质文化
一、林语堂先生和《京华烟云》
文学家林语堂先生对中西文化极为精通,他期望各不相同的文化之间可以彼此理解并互为有益的补充,因而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向西方世界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他不仅翻译了很多中西方文学著作,还使用英汉两种语言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他翻译与创作的多数作品都意图缩小中西方文化差距,旨在向西方读者呈现一幅反映中国人民精神面貌与生活方式的庞大画卷,不仅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而且为中国人民打开了一扇领略世界风情的窗子,成功地推动了中西方世界的交流与对话。“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挚爱故国不泥古,享乐生活不流俗”①,可以称得上是对林语堂先生一生的真实评述。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享誉极高,也是他最为骄傲的一部文学著作,曾在维也纳第40次国际会议上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著作。全书布局宏大,线索错综复杂,书中人物多达八九十人,被世人称颂为当代的《红楼梦》。小说描写了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役三十年间,北平姚、曾、牛三大贵族家族的盛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变迁,颂扬了中国人民保卫祖国、同仇敌忾的英勇精神。林语堂先生创作这部文学巨著的目的,是将真正的中华文化展现给不了解中国而又蔑视中国的西方读者,因而小说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先生对中国文化的钟情及对祖国的深切热爱。《京华烟云》是一部地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小说,不仅涵盖中国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还涉及汉语文化的层层面面。它遵从中国社会文化,表达了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事件和意象。因而我们也可以说,从表面上看林语堂先生是在创作,但他创作的实质则是一种翻译过程。
二、以“异化”为主的文化传输策略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文化信息翻译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交际能否成功,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翻译手段而言,“归化”与“异化”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两个对立的概念。德国著名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认为:“翻译的策略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引导读者接近作者;另一种则反之,引导作者接近读者。”②韦努蒂(Venuti)在此基础上,将它们分别归纳为“异化法”和“归化法”。
“异化翻译法故意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它意在进行文化传播,促进跨文化交流、深化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使读者能够真正地感受到‘他性(otherness)和异国风情”③。韦努蒂提倡在翻译中使用“异化法”,并创立自己的异化法理论:首先,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其目的是推动各个民族、各种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将源语文化的异国情调展示给目标语读者具有非凡的意义。由于各种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因此“异化法”是遵从这些差异并在目标语中展示这些文化差异的有效方法。只有通过这种方法,目标语读者才会领会国外文化,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可能实现跨文化交流。其次,“异化法”的应用,使源语文本中的“原生态”更好地展现在译语文本中。再次,大量应用具有异国情调的表达语,使得民族语言得到了充分丰富,而且扩建了国民文化。
在林语堂先生生活的那个年代,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基本属于一片空白,这就导致中国文化不能被西方世界正确地领会,以致他们对中国存在成见与曲解。一提到中国,他们就会想到巨龙、宝玉、丝绸、茶叶、筷子、梳辫子的男人、裹脚的女人、奸诈的地主、凶残的土匪、不信仰上帝的农民,以及贫穷、饥饿、危险等,他们唯一听说过的中国人就是孔子。在那个时代,中西方文化沟通的缺失,使得林语堂先生在创作《京华烟云》时必然要以“异化法”为主,这样才会激发西方读者探索神秘精深的古老中华文化的热情。而在林语堂先生的异化翻译手段中,以“音译”、“直译”和“音译加注法”见长。
三、物质文化在《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
美国翻译家奈达将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分为五大类,分别为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及社会文化。本文将从物质文化这一方面具体论述异化翻译在《京华烟云》中的应用。“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及其表现出来的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等”④。它是文化要素和文化状况的物质反映。由于中西方世界的经济环境全然不同,因此两个地区的物质生存条件及物质结构就会相应的有所不同。中西方世界的物质文化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直接折射出两个世界中不同的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
林语堂先生在翻译代表中国物质文化的单词与短语时,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并对这些物质及其意义进行详细的描述与解释。通过这种方式,林语堂先生成功地展现了中国物质文化的独特性,让西方读者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异国情调,为他们呈現了一幅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生动画卷。下文将从物品、饮食、服饰三个方面具体阐述物质文化在《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
(一)物品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她的发展过程中,必将出现无穷无尽的物品,象征着传统而又辉煌的中国文化。然而,在林语堂先生生活的时代,西方世界对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几乎一无所知。因此,在向西方读者介绍具有中国特色的物品时,采用“音译”和“音译加注法”的异化翻译策略就成为林语堂先生的最佳选择。
例:There was also a jade juyi, a purely ornamental but important formal wedding gift, usually palced on the table for display as a symbol of good luck⑤.
“juyi”即为“如意”的音译,是一种预示吉祥喜庆的物品,通常由黄金或者玉石制成,此例中即为“玉如意”,它的头部状似灵芝或云朵,手柄微微弯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如意”这个器物了,那时候皇帝和他的大臣们都喜欢在手中把玩欣赏“如意”,因为这不仅在昭告世人自己的权威,而且显示了自己富庶的经济地位。最初,中国古代的“如意”实为搔杖,只是人们用来搔双手顾及不到的痒处,由于可如人之意,故名“如意”。随着它内涵与用处的演变,在清朝时,“如意”成为皇宫中的至宝之一。“‘玉如意的出现,将玉的坚润不渝与如意的吉祥寓意结合在一起,成就了具有中国特色吉祥文化的如意器物”⑥。“如意”是中国独有的器物,在英语词汇中并没有相对应的单词。这种不可译性促使林语堂先生独创性地使用了“音译法”及“音译加注法”,在“juyi”的音译后面,附加了解释性的注释“a purely ornamental but important formal wedding gift, usually palced on the table for display as a symbol of good luck.”,即“正统结婚仪式上的纯装饰性而又极其重要的馈赠物品,通常摆放在桌子上供人观赏,有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这种异化翻译策略的应用,使这个西方读者从未见过的物品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为他们带来新奇的感官体验。
(二)饮食
饮食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然而,有些食物的独特风味对于那些从未品尝过也从未听说过的西方读者来说是不可译的,尤其是在饮食和地方文化结合在一起的情况下。有些食物仅仅在某些特定的节日中才会被制作出来,意在叫中国读者联想到食物背后隐藏着的宗教故事或者节气时令等,而这些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完全是陌生的。因此,林语堂先生在向读者介绍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饮食时,明智地采用“音译法”和“音译加注法”。
例:(1)Then she brought in chestnut pudding noodle soup,chiaose, and “united happiness” popo for the young ladies⑤.
“chiaose”和“popo”分别为“饺子”和“饽饽”的音译。“饺子”是中国北方人民在过春节时吃的一种食品,由于它形似元宝,因此有招财进宝的寓意,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懂英语的人都知道,“饺子”对应的英语单词为“dumpling”。但是,林语堂先生并没有选择这个大家都熟知的英语单词,而是创新地使用了“音译法”。“饽饽”是满族人对多种面食的统称,在制作和食用饽饽时有很多忌讳和说道,例如:婚礼上的“子孙饽饽”,煮时要煮八分熟,吃时不能一口吞一个,要分两三口吃,一边还会有人问“生不生”,新娘得说“生”,这意味着多生子女。在这个例子中,林语堂先生保留了两个汉语词汇的发音,将其音译为“chiaose”和“popo”,带给西方读者全新的体验。
例:(2)Now, the grandmother had brought from Shangtung some country style tsungse. These were solid triangle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stuffed with ham and pork or black sugar and bean flour, and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 and steamed⑤.
例:(3)...and she took the lapacho, a gruel eaten on the eighth day of December, consisting of glutinous millet, rice...cooked together with white or brown sugar⑤.
上面两例中的“tsungse”和“lapacho”分别是传统中国食物“粽子”和“腊八粥”的音译,它们分别是中国人民在“端午节”和“腊八节”食用的食物。显而易见,林语堂先生在这里应用了异化翻译策略,保留了两种食物的中式发音,将异国情调带给了西方读者,使这两种食物充满了中国特色口味。此外,为了让西方读者能够在头脑中拥有两种食物的图像,林语堂先生又使用了“音译加注法”,进一步描绘并解释了这两种食物的形状及制作过程中用到的食材。通过这种方式,那些从未见过也从未品尝过这两种食物的西方读者,便会清清楚楚地了解它们究竟是什么。
(三)服饰
纵观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变迁,服饰文化也受其影响发生演变。这种演变进程昭示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人民文化审美理念的变化。服饰是一种符号,从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可以看出他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这种象征意义就使每个人都不越樊篱,安享天命。传统中国服饰以华丽高贵、庄重显赫为特点,而其中最具特色的要属刺绣镶边与图案及饰带,它们不仅将服饰外在的优美精致展示出来,而且反映出服饰内在的象征意义。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能够帮助西方读者在头脑中清晰地形成一幅画面:小说中的人物究竟都是什么样子的。由于《京华烟云》里面的故事发生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因此書中的人物服饰也具有那个时代的特色。
例:(1)And in the trunks there was also a deep navy blue “hundred-pleated” satin skirt with a simple but wide embroidered trimming in undulating waves, broad lines of pale green alternating with blue.⑤
“hundred-pleated satin”是汉语词汇“百褶裙”的直译,这种裙子在中国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女人经常穿的服饰。它就像中国传统的折扇扇面一样,规矩有序,裥距相等,就像无数个英文字母W连接在一起,构成裙辐,围制而成。“百褶裙”虽然美丽大方,但是在设计和制作上相对烦琐。在上例中,林语堂先生使用了“直译”的异化翻译手段,这种夸张的表现手法让西方读者真正地领略了中国传统婚礼服饰的华美。
例:(2)The Yao sisters...wearing heavy cream crepe jackets with extremely narrow sleeves and thick damask trousers of ducks-egg green...⑤
姚家姐妹也穿得很讲究,上身穿的是乳白色的丝绸的褂子,极细瘦的袖子,鸭蛋青色的厚锦缎裤子⑦。
例:(3)He went in... and wore an old broad-sleeved pink jacket, trimmed around the collar and the sleeve ends with a three-inch broad, very pale green satin⑤.
他进去之后……身穿一件桃红的短褂子,宽大的袖子,镶着三寸宽绿缎子的绲边⑦。
服饰代表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年龄、阶级背景等。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对于服饰的选择极为挑剔,这种情况在旧中国尤为如此。林语堂先生在翻译这些服饰代码时,用“直译”的异化翻译策略真实地记录了这些服饰的本来面貌,他没有照顾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使用他们熟识并感到舒适的英文单词,而是再创很多新鲜的英文表达法。西方读者在读过上述两例后,无疑会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中国妇女形象,从而替代脑中固有的西方妇女形象。由此,林语堂先生成功地让他的读者了解到了中国妇女在那个时代的穿着打扮,领略到了独特的异国风情。
四、结语
物质文化,是指其中凝聚、体现、寄托着人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思想感情的物质过程和物质产品,是人类生存的根本⑧。因此,本论文选取了美国翻译家奈达分类的五大文化因素之一——物质文化作为论题,并从物品、饮食、服饰三个侧面分析林语堂先生异化翻译策略的目的,意在让读者领略中国物质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折服于林语堂先生英语表述的细腻娴熟。
综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英文著作《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手段,潜移默化地体现在遣词造句和叙事方法中。林语堂先生应用“音译”、“直译”及“音译加注法”这三个具体的异化翻译方法,处理了书中大量代表中国物质文化的词汇与句子,在增加西方读者阅读困难的同时,又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为他们奉上了一道浓郁的、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大餐。这种异化翻译手段的运用,一方面展现了林语堂先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另一方面表达了他对祖国文化的钟爱及拳拳爱国情,他用文字向世界推介了中国文化,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注释:
①林语堂.我这一生[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3:156.
②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22.
③Mark Shuttleworth, Moira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59.
④李莉.试论物质文化的功能[J]. 潍坊学院学报, 2014(5).
⑤Lin Yutang.Moment in Peking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⑥陈国兵.初探中国雕刻艺术中的吉祥之物——如意[J].雕塑,2013(3).
⑦张振玉.京华烟云[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9.
⑧郭必裕.大学物质文化精神化略论[J].煤炭高等教育,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