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记》读后感
——由蔡伯喈引发的思考

2017-04-15 12:58金丹丹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琵琶记双亲琵琶

金丹丹

(扬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00)



《琵琶记》读后感
——由蔡伯喈引发的思考

金丹丹

(扬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00)

《琵琶记》是元代一部著名的杂剧作品,它是由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成的。《赵贞女》的原作已经失传,据各种记载拼接,其大致情节如下:蔡伯喈中状元后入赘相府,其妻赵贞女独自在家奉养公婆。饥荒年岁,公婆双亡,贞女祝发买葬,罗裙包土,修筑坟台。后来天上降下一面琵琶,贞女便怀抱琵琶,以弹唱为生,上京寻夫。但与其夫见面时,蔡伯喈不仅不认其糟糠之妻,而且放马踹死赵贞女。这一行为人神共愤,遂雷击蔡伯喈,以悲剧收场。高明则改变了故事的情节和结局,将背亲弃妻的蔡伯喈塑造成了一个全忠全孝的典型人物。

孟子的《万章章句》有云:“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因此我们先从作者及其生活的时代来了解作者是如何改编《琵琶记》的,以及作者写此书的意图。《琵琶记》的作者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今浙江瑞安人。高明四十岁左右中了进士,在杭州等地作过小官。后来隐居在宁波城东的栎社镇,《琵琶记》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他的剧作除《琵琶记》外,还有《闵子骞单衣记》已佚。《琵琶记》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元代,元代的社会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书生的处境,不同于唐宋时期那般受到世人的尊重,文人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元代科举一度中断达七十馀年,这使许多文人失去进身之阶,社会地位大不如前,以至出现“九儒十丐”的说法。元以前的戏文作品多是指责书生负心婚变的悲剧作品,而在元代书生却成了同情的对象。通过以上叙述,我们大致可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作者想借书生蔡伯喈的故事表达他对社会现状的认识,从而达到教化人心的作用。下面将着重介绍这部书的故事梗概,以及读完作品后所引发的一些感想和思考。

《琵琶记》一共四十二出,主要讲述的是书生蔡伯喈和贤妻赵五娘经历了重重磨难,尝尽了世间的离愁别恨之后,最终夫妻团圆的故事。蔡伯喈和赵五娘是结婚不足两月的新婚夫妇,蔡伯喈本想着苦守清贫,力行孝道,让双亲在有生之年能尽享天伦之乐,遂将进京赶考的念头搁置,只盼夫妻相守,父母长久。正如第二出结尾唱到的那般:“逢时对景且高歌,须信人生能几何?万两黄金未为贵,一家安乐值钱多。”不想皇榜一出,埋藏在蔡父心中改换门闾,光宗耀祖的念头重新燃起,力劝蔡伯喈去应试,在张公和父母的极力劝说下,蔡伯喈不得不撇下新婚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母赴京赶考,而自此之后,蔡伯喈的人生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故事大致分两条线索展开叙述:一方面,蔡伯喈高中状元,沉浸在“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自我满足之中,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让他难以承受的诰命:圣上赏识欲留京为官,得丞相抬爱,望与其女结成连理。但是蔡伯喈并没有因此高兴,反而更加为难,辞婚辞官,均遭到拒绝,无奈之下只能接受了这一切,只盼时机成熟,趁丞相没有防备回家和父母妻子团圆。另一方面,自从蔡伯喈上京赴考之后,家中便遭受了饥荒,慌乱之年,度日维艰。面对既无伯叔,终鲜兄弟的夫家门闾;面对年迈的公婆,赵五娘不得不承担起整个家的重担。面对公婆的猜忌,赵五娘用她的实际行动打动了双亲,化解了二老的猜忌;公婆相继离世,她祝发买葬,罗裙包土,自筑坟台,感动了上天。后得张公周济,安葬了公婆,背着琵琶踏上了上京寻夫的路途,最终夫妻相认,和牛氏一起回乡为父母守孝,获得一门旌奖的大团圆结局。《琵琶记》意在宣扬贤孝,宣扬孝道中好的一面,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这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琵琶记》主要表达的是“子孝共妻贤”这一伦理道德观念。高明曾说过:“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高则成力求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希望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的受到来自作品中的人物带给人们心灵上的涤荡。细细品读《琵琶记》这部作品,有感于子孝妻贤的同时,不免令人有些许思考。故事虽然流传了百年,但对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一些纲常伦理的研究并没有停止过,在这里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内容虽然大同小异,但是我还是想在阅读完作品后表达一下自己的拙见。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蔡伯喈是如何成为世人眼里的不孝子的?是什么让蔡伯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还有就是对于中华民族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伦理道德,我们当代人应该如何继承与发扬,同时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现代版蔡伯喈的出现?

一、蔡伯喈是如何成为世人眼里的不孝子的?

《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道德的根本,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是不能没有一个好的孝行的。对于蔡伯喈这一人物形象,历来见解不一,我认为我们不能偏离了作者所处的时代来评价蔡伯喈的行为,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衡量蔡伯喈行为的价值。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蔡伯喈的孝是一种愚孝,是不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为了满足家长的愿望,不惜抛弃年迈的父母和新婚的妻子,虽然完成了父亲所谓的大孝“夫孝始于侍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的愿望,但是另一方面却将自己置身于不忠不孝的尴尬局面:对父母,他生不能侍,死不能葬,葬不能祭。饥荒之年,父母食不果腹,却不能亲手为父母奉上一箪食,一瓢饮;尽心尽力的妻子,为他照顾父母,可他却不能在功成名就之后向她道一声辛苦。所以蔡伯喈不能算是一个孝子,虽然他光耀了门楣,但是却没能在双亲生命垂危之际陪伴亲旁,缓解痛苦。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蔡伯喈的不孝不仅是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是由当权者的压力造成的。当日金榜题名,他本以为完成了父亲改换门闾的心愿,终于可以谋得一官半职,荣归故里。既可以侍奉花甲椿萱,又能够为国家尽一己之力,万万没有想到,圣上圣旨下来之后却是那样的结局,辞官辞婚不成却被皇上以另一道圣旨搪塞回去:“孝道虽大,终于侍君;皇事多艰,岂惶报父。”是当权者的独断专决让他成为了父母及世人眼里大不孝的逆子。是权力的压制让他从一个全忠全孝的形象沦落为一个背亲弃妻、贪慕荣华的坏人。

二、蔡伯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的原因

读了作品,了解了蔡伯喈的艰难处境:欲辞试在家奉养双亲,父亲不从;欲辞官归故里,皇帝不从;欲辞婚相爷之女,丞相不从。这“三不从”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既顾念家中的双亲,又不敢公然拒绝当权者,才导致了他的悲剧。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点:第一点,蔡伯喈自身软弱的性格。“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用这句话形容他恰如其分。蔡伯喈是一个书生,从小就接受了文化的熏陶,深谙事理。但是有的时候他的想法和他的行动却是不一致的。例如:他并不是无心于科举,只是顾及双亲年事已高(如第四出:“儿只愁亲老,魂梦不到春闱里。便教我做到九棘三槐,怎撇的萱花椿树?”),新妇还需和二老磨合,他想着等一切尘埃落定后,再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但在双亲和张太公的劝说下,他却不能说出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以至于造成了日后悲惨的结局。第二点是传统思想中侍亲和事君的矛盾,导致了蔡伯喈悲剧的产生。传统的观念既要求书生百行孝为先,又要求知识分子忠君爱国。但是他们却忽视了二者之间的交差点,选择忠君,必然要先将家放在相对次要的地位全身心地投入到报效祖国的行动中;选择爱家,必然会对国事有所搁置,被家中平常的琐事羁绊。这个问题很难取舍,不管你怎么选择,都会惹来非议,而蔡伯喈就是无数文人中相对典型的一个,幸运的是他能够一举成名,但他又是不幸的,既不能跟家人分享这份喜悦,也不能体会亲人食不果腹的无奈。以至于还幻想“待解朝簪,再图乡任,遣我到家林,双双两个归昼锦。”

三、对于中华民族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伦理道德,我们当代人应该如何继承与发扬,同时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现代版蔡伯喈的出现?

蔡伯喈的悲剧不仅是一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蔡伯喈生活的时代,人们遵循着儒家的规范,作为一代知识分子蔡伯喈更是以身作则、谨言慎行,无时无刻不践行着儒家的道德规范。但是,有一点我们应该明确,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不一定全部都是值得继承的。对于我们来说,对于先人留下的传统美德,我们不仅仅要身体力行,还要将它们有选择的发扬光大,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不能否定传统伦理道德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起到的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也不能抹杀这些传统观念的教化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它们并没有那么完美,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思想也应该与时俱进注入新鲜的血液。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当代社会出现类似蔡伯喈这样的悲剧,当今的知识分子都应该形成自己独立健全的人格,不受外在压力的浸染做出懊悔一生的抉择,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一个人最大的悲哀。纵然你“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也无法弥补自己不能侍奉双亲的遗憾。对于蔡伯喈的不幸,我们不能避而不谈,否则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摆脱“蔡伯喈”这类人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我想结合着当下的一些情况来讨论一下如何让当代“蔡伯喈”幸福地生活下去。其实不管是在蔡伯喈生活的时代,还是在当今这样一个倡导文明和谐的时代,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类似蔡伯喈这样的人:他们遵从着生活的节奏,坚守着做人的基本原则,他们有理想,但是却更看重自身所担负的责任;他们也想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回馈祖国,但是却有很多割舍不下的东西,比如: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他们也想悉心照料自己的双亲,但是面对生存的压力,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企图在自己领域开创出一片天地,让一路走来陪伴在身边的亲人不用再为生计担忧。寒来暑往,他们早出晚归、废寝忘食,生活虽然有了起色,但回过头来看看风烛残年的父母,心中不禁一阵懊悔:为什么时光不能慢一些,为什么当他们有能力去照顾父母的时候,才让我发现父母已经到了白发苍苍的古稀之年了。岁月并没有因为他们多么努力的生活而停止光阴在双亲面容上所进行的描绘,父母的身体状况一年不如一年,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在衰退,可是他们却不能时常陪伴在父母身边。我们不能否认这些人对父母的孝心,只是他们的精力有限。在我看来孝的定义很广泛,孝不一定是要留在父母身边,为了照顾父母,让他们颐养天年而放弃自己的生活;也不一定是要成就一番事业,拥有多么显赫的身份。只要我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庭美满,有时间时常回家看看父母,经常打电话给他们,和他们聊聊家常,聊聊你身边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听他们说说东家长,西家短;让他们知道你生活的很好,不会再为你担心,这是孝最质朴、最简单的一种表达,但却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我们渺小而卑微,凡而无所出,但我们是一粒种,用父母的欢声笑语,家庭的喜乐融和,事业的卓有成就来滋润生活这片土地,在这片广袤的地界,创造一个平凡人的辉煌人生。当下整个社会都在构建和倡导和谐社会,我们用一个家庭的和谐、一处环境的融洽来响应这项政策,对于国家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也是普通人爱国精神最直接的体现。家和谐了,社会才会文明,国家才会富强。

[1]中国戏曲经典《琵琶记》高明(撰)蔡运长(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

金丹丹(1992-),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研究生,职扬州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元明清方向。

猜你喜欢
琵琶记双亲琵琶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蝶恋花·秋日忆双亲
举世无双
浅论朱元璋与《琵琶记》的关系
描写物态,仿佛如生
窈窕淑女琵琶妹
论高明《琵琶记》的悲剧性
双亲嵌段共聚物PSt-b-P(St-alt-MA)-b-PAA的自组装行为
去南戏博物馆看《琵琶记》
我的“反弹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