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关于“意境”的创造理论中,有一条关于“情景相生”的论断。“南戏之祖”《琵琶记》作者高则诚正是对情景相生这一理论了然于心,并将其运用于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上,为作品人物增色不少,形象更加丰满,更具现实意义。本文试图找出其中面对同一时空中各个人物看到的不同意象,生发不同感触的场景描写为例,浅析作者对情景相生的把握。
关键词:意境;情景相生;《琵琶记》;形象塑造
作者简介:伍令,1989年生,女,汉族,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魏晋南北朝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5-0-02
情与景在一定的时空中相互契合,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通过一个艺术符号进行连接,并升华而表达出来,便是情景相生了。王夫之在《诗绎》中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截其宅。”[1]63景在大自然当中本是无情物,情与景一个在内,一个在外,但是只要找到这样一个契合点,那么就会产生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的奇妙反应。
高则诚剧作《琵琶记》以其“南戏之祖”的地位,明清数百年来一直盛演不衰。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则成(诚)所以冠绝诸剧者,不唯其啄句之工,使事之美而已。其体贴人情,委屈必尽;描写物态,仿佛如生;回答之际,不见扭造;所以佳耳。”[2]103指出了高则诚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高超技术。虽然作者在《副莫开场》中写道:“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论传奇,乐人易,动人难。知音君子,这般另作颜儿看。休伦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共妻闲。”[3]29似乎不怎么看重曲律、音乐,而把“有裨风化”作为创作的第一要义。但是其人物形象塑造在原民间《赵贞女蔡二郎》的基础上有大幅度的改动,各个人物的塑造也更趋向于丰满。比起“伯喈背亲弃妇,为暴雷震死”[4]141的结局意义更加深刻。这不得不得益于作者高超的人物塑造笔法上。
第一处: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出自《高堂称寿》,地点是蔡家小院,人物有蔡伯喈、蔡公、蔡婆、赵五娘。
(外)小门深巷,春到芳草,人闲清昼。
(净)人老去星星非故,春又来年年依旧。
(旦)最喜今朝春酒熟,满目花开如绣。[3]36
出场见到满目春光的反应,三个人都是在自家小院。却选取了不同之景物。表现出不一样的心理状态,作者也因此刻画了不同的人物面貌。对着春光,就花下酌酒杯,与双亲称寿的场景。开场是一曲《宝鼎现》,由蔡公先唱。蔡公、蔡婆看到的是小门深巷,春到芳草,人闲清昼的场景,表现的是安分守己,乐守清贫的心态以及发出春光依旧,物是人老的感叹。而赵五娘看到的是满目花开如绣的绚丽,也正契合了五娘与伯喈新婚的喜悦。接下来便是四人对着春光饮酒畅谈了。
(生)帘幕风柔,庭帏昼永,朝来峭寒轻透。亲在高堂,一喜又还一忧。惟愿取百岁椿萱,长似他三春花柳。
(旦)辐辏,获配鸾俦。深惭燕尔,持杯自觉娇羞。怕难主苹蘩,不堪侍奉箕帚。惟愿取偕老夫妻,长侍奉暮年姑舅。
(外)还愁,白发蒙头。红英满眼,心惊去年时候。只恐时光,催人去也难留。孩儿,惟愿取黄卷青灯,及早换金章紫绶。
(净)还忧,松竹门幽。桑榆暮景,明年知他健否安否?叹兰玉萧条,一朵桂花难茂,媳妇,惟愿取连理芳年,得早遂孙枝荣秀。[3]37
伯喈在此刻,一喜还一忧表现的是一个儒家士子对于双亲的孝顺,正道是:“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5]43而此时五娘,则是“深惭燕尔,持杯自觉娇羞”,并且是“怕难主苹蘩,不堪侍奉箕帚”将新婚之下的五娘子娇羞、满足、贤惠刻画得淋漓尽致。她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悲剧的主要承担者,其实即使意识到了也没有她的发言权,封建伦理道德给予她的只有义务,没有权利。而此时的蔡公虽看着这红英满眼,催人去,自己也是白发蒙头,不免表现出想要自己的儿子上京求仕,以改换门闾的心愿。蔡母则是另一番普通农村妇女的感叹,只愿媳妇早日为她添个孙子,连理芳年,孙枝容秀。享受着天伦之乐。通过对此春光,对此美酒,因人物角色承担着各自的任务而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从这里也让我们看出了高则诚塑造的人物的高妙之处。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对其外貌、形态的刻画,那么则不容易引起思想的共鸣,而通过心理的描写则更容易对人物产生识别度。通过不同人物对同一场景,不同的景物的关照,表现出人物内心,从而达到刻画人物形象的效果。
剧情发展到此处,第一条主线的叙述戛然而止,将悲剧的序幕在喜庆的氛围中拉开之后而笔锋一转叙述第二条线,将目光转到了牛丞相这个极富极贵的家中。这种手法也是高则诚的首创。我们可以看到赵五娘子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悲剧的主要承担者,其实即使意识到也没有她的发言权。封建伦理道德给予她的只有义务,没有权利。故而悲剧的气氛更增一筹。
第二处出自《牛氏规奴》,地点是在牛家别院,人物有末老院子、净老姥姥、丑惜春、贴牛小姐。
(末)风送炉香归别院,日移花影上闲庭。昼长人静无他事,惟有莺啼三两声。
(净)庭院重重,怎不怨苦?要寻个男儿,又无门路。
(丑)甚年能够和一丈夫,一处里双双雁儿舞。[3]48
这一段唱词,描写了庭院中的末、净、丑三个角色对于庭院春色的感触,老院子看到的是日光、花影,听到了莺啼。能够感受到春风送炉香,阳光移上花影,轻缓又柔和,并有莺啼两三声,闲适的心情油然而生。而对比之下的净、丑则只感到庭院重重,又是一年春光却无处寻一好男儿,双双雁儿飞。接下来是三人打秋千。
(末)花柳绿草芊芊,正值春光艳阳天。我和你不来此处打秋千,为人一生也徒然。
(净)春光明媚景色鲜,游遍花鸣听杜鹃。那更上苑柳如绵,我和你不打秋千枉少年。
(丑)是人间快活仙,吃了饱饭。爱去眠。莫教小姐来撞见,即时高高吊起打三千。[3]49
三个人打秋千的场景亦各有感受。末、净毫无顾忌打秋千,感受的是春光明媚景色鲜,柳如绵的人间快活。而惜春却在快活之余有所担忧,怕小姐来撞见而挨打。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各有特色。而作者的撰叙,真可谓是体贴人情,委屈毕至。这一处更精彩的是牛小姐与丫鬟惜春对同一春景发出的不同感叹而产生的对话。
(丑)春昼,只见燕双飞,蝶引队,莺语似求友。那更流外画轮,花底雕鞍,都是少年闲游。难守,绣房中清冷无人,我待寻一个佳偶。
(贴)知否,我为何不卷珠帘,独坐爱清幽?纵有千斛闷杯,百种春愁,难上我的眉头。休忧,任他春色年年,我的芳心依旧。[3]50
这一段小姐与丫鬟的对话更是妙哉!对着同样的春光,小姐看到的是游丝、飞絮绿成荫、红似雨的繁杂感比不得柳絮帘栊,梨花庭院的清明时节。在这里或许她根本就没有用心去感受如好的春光,因为她心里害怕春去心愁,所以假装掩盖惆怅的情绪,表现自己作为一个大家闺秀的贤德,不应该因眼前景而生发惆怅情。然而此处的丫鬟却有着妙龄少女的思春、惜春和伤春,有对爱情的渴求。正是这样鲜明的对比,才能衬托小姐难以掩盖的情怀。
第三处也是情景相生描写最精彩的一处,出自《才俊登程》,地点是赴京赶考途中,人物有蔡伯喈和同行的另外三个举子角色。分别扮演末、净、丑。
(生)飞絮沾衣,残花随马,轻寒轻暖芳辰。江山风物,偏动别离人。回首高堂渐远,叹当时恩爱轻分。伤情处,数声杜宇,客泪满衣襟。
(末)萋萋芳草色,故园入望,目断王孙。谩憔悴邮亭,谁与温存?
(净、丑)闻道洛阳近也,还又隔几座城闉。
(生)衷肠闷损,叹路途千里,日日思亲。青梅如豆,难寄陇头音信。高堂已添双鬓雪,客路空瞻一片云。
(末)风光正暮春,便纵然劳役,何必愁闷?绿阴红雨,征袍上染惹芳尘。云梯月殿图贵显,水宿风餐莫厌贫。
(净)谁家近水滨,见画桥烟柳,朱门隐隐。秋千影里,墙头上露出红粉。他无情笑语声渐杳,却不道恼杀多情强外人。
(丑)遥瞻雾霭纷,想洛阳宫阙,行行将近。程途劳倦,欲待共饮芳樽。垂杨瘦马莫暂停,只见古树昏鸦栖渐尽。[3]90-91
对于此段的描写,高则诚在最后题诗道:“江山风物自伤情,南北东西为利名。路上有花并有酒,一程分作两程行。”从这首诗中,我们也看得出来作者对于景物描写的作用也是了然于心的,并且有意识的运用在人物心理描写上,风物伤情,即景写情,情景相生,展现一群举子不尽相同的内心世界。虽然只写了四个人物,却是写尽人物心理,让观众如同看到了一群上京赶考的举子在路途上边看边走的场面。
面对同一自然景物,蔡伯喈的眼里只见飞絮、残花、杜宇,只见如豆的青梅、空中一片云和数声啼鸟。这些都是令人愁苦、伤感的物象,也衬出了他内心思想的沉重,以及感情上所受到的折磨。为了求取功名而远离风烛高堂、新婚妻子更是让他感到的愧疚不已,也再次展示了他的懦弱和摇摆不定的个性。而在其他三人的眼中,或见萋萋芳草,绿阴红雨,引起的是云梯月殿、锦鳞、龙门和绿绶的联想,表现了更强的利禄欲求;或只见画桥烟柳,朱门秋千,墙头红粉佳人,毫不掩饰其色欲的张狂;或只见纷纷雾霭,垂杨瘦马,古树昏鸦,便无心欣赏景致,惟欲赶快找一家客店大吃一顿,痛饮一番。后两种人明知功名无份,却还是要进京应试,真实动机不过是借此玩个新鲜、玩个痛快罢了。四种心态唱着四种风光,却正处于同一时空里。可见人与自然相遇,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界的物象的相遇,并给它们蒙上一层浓郁的主观色彩,化为一组更具审美价值的意象语汇,倾吐出来,因而面对同一景观竟能生发出各自不同的羁旅感受。这便是情景相生之妙。通过语言的中介和演员的表演,完全可以让观众将这些意象鲜明的唱词,在脑中还原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从而看到古代每逢大比之年京畿路上两两三三、络绎不绝、各色各样的举子的形象。这也是一种景观,一种更具审美化,文化气息更强的人文景观。
这三处的描写,都是多个人物出现在同一场景当中,而选取了不同的景物来表现内心情感,无情的景物融入了角色的主观想象,也就是王世贞所说的“描写物态,仿佛如生”。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场景中的景物因人的主观情感而栩栩如生,所以说作者高则诚在《琵琶记》当中,对于“情景相生”的把握是“妙合无垠”的。对景物的关照,也使得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加的生动丰满。
参考文献:
[1]皮朝纲.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概要[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1版,
[2]侯百朋.琵琶记资料汇编[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3]冯俊杰.六十种曲评注——琵琶记评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4]李复波 熊澄宇,南词叙录注释[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