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性习作教学探微
——以《剪刀剪纸剪不破》习作教学为例

2017-04-15 11:24张珊珊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体验性魔术习作

张珊珊

(莆田市实验小学,福建 莆田 351100)

体验性习作教学探微
——以《剪刀剪纸剪不破》习作教学为例

张珊珊

(莆田市实验小学,福建 莆田 351100)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创设体验性活动,既能给学生提供习作素材,又能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身参与体验活动后,激发了内心的情感感受,然后把观察感受所得形成语言文字,真正实现学生自主习作。教师引导学生在体验性活动中经历丰富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感受后,领略文章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笔者着力于从“创设有效情境,唤醒体验”“激发探究欲望,深化体验”“聚焦情感历程,表达体验”等三个方面来阐述体验性习作教学的策略。

习作教学;体验;唤醒;深化;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写作应注重于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个人体验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在习作教学中,创设体验性活动,既能给学生提供习作素材,又能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身参与体验活动后,激发了内心的情感感受,然后把观察感受所得形成语言文字,真正实现学生自主习作,做到实事实写,实话实说,实情实抒。下面以《剪刀剪纸剪不破》体验性习作教学(四年级)为例,谈谈体验性习作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有效情境,唤醒体验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应处于它所被建构的情境脉络,以增强其学习效果。心理学指出,学生学习是一个由感知到表象、记忆、思维的过程。没有切身的体验,就谈不上完成建立表象、形成记忆、发展思维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但它们不会自动涌现,而需要教师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愉快的体验中。教师在习作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根据习作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内容,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情境,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唤醒内心体验的迫切期待。

如教《剪刀剪纸剪不破》这一习作课,教师揭示课题时,告诉学生这一节课教师要变身为神奇的魔术师,要在课堂上变个魔术,送给学生一份奇特的礼物。通过创设这一有效情境,唤醒了学生内心的悬念感,学生就急于想探个究竟。有的学生产生的心理效应是:“从没听说老师会表演魔术,她会表演什么魔术呢?”内心半信半疑,但又对教师魔术表演成功充满了期待。还有的学生内心活动更复杂:“老师是跟同学们开玩笑吧?她表演的是什么新奇魔术?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甚至有的学生感觉自己仿佛看到大庭广众之下,教师魔术表演失败了,尴尬地站在讲台前。为教师把牛皮吹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感到难堪,深表同情。

可见,教师创设有效情境,用活动的神秘色彩激发学生的热情,再用热情煽起学生的体验准备,能让学生的好奇心被唤醒,打开了心灵之窗,产生了体验的期待。当今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教师的一些欲擒故纵的做法,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强烈的体验期待心理,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激发探究欲望,深化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不断深化自己的体验。教师通过魔术表演,让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跌宕起伏的丰富的心理体验,习作时才能把复杂的心理感受表达出来,从而写出的文章就会一波三折、具体生动。

如在《剪刀剪纸剪不破》习作教学中,当教师煞有介事地拿起剪刀即将开始表演,学生满怀期待奇迹发生之际,却发现教师一下子把纸剪破,大失所望,顿时一片哗然,不约而同地惊呼教师的魔术表演失败了。此时学生产生了丰富的心理感受与体验。有的心理体验是:教师是个骗子,自己竟然很信任她,很生气。有的感受到:教师牛皮吹破了,神秘感消失了,自己的心情由期待变得失落、沮丧。还有的认为:教师不可能忽悠学生,可能是一时失误或者这魔术里一定还有什么玄机。当学生处在沮丧迷茫失望时,教师引导学生再读“剪刀剪纸剪不破”这句话,寻找其中三个“剪”的含义。学生顿悟“剪刀剪纸剪不破”也可以指的是“剪刀剪纸后,剪刀没有破”,而不是可以指“剪刀剪纸后,纸没有破”,教师点明这句话里运用到“语言歧义”现象。此刻学生恍然大悟,发出惊呼,内心体验跌宕,再次掀起高潮:“老师并没有骗我们。原来这魔术里暗藏着玄机,老师是在教我们认识利用语言歧义这有趣的汉语言现象‘忽悠’我们!”

可见,两次富有悬念性的探究激起学生不同的体验。当学生在心中产生激荡,有了强烈曲折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就为语言表达带来充分强烈的动力。正所谓情动而辞发,从而为学生生动的语言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聚焦情感历程,表达体验

情感是学习的内在动力系统的要素之一,是学习心理的原发性和继发性动力。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知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在情感的动力影响下进行。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对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对情境有效的创设、富有情感的讲述、对学生积极的引导等这些积极性的情感,都会相应地激起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把课堂上体会到的情感历程迁移到对体验的表达上。如《剪刀剪纸剪不破》习作教学中,教师已给学生“找米下锅”,使学生在情境、事件、氛围的感染下,内心激发起不能自已的情感体验,有了“愤悱”欲望,此时便要引导学生用贴切达意的文字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思,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表演了《剪刀剪纸剪不破》的魔术,送给你们一份奇特的礼物,你们都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历程?谁能把自己曲折的心理历程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生:老师刚要表演魔术时,有的同学表示怀疑,但我凭着对老师一向的信任,对魔术表演的成功满怀信心。可惜老师魔术表演失败了,那一刻我的心情特别失落,在心里埋怨老师骗人。当老师揭示谜底后,我特别兴奋,对老师的那份信赖又回到了我心中。

师:你体会得真到位!心理活动贯穿在整个魔术表演的发展与变化之中,我感受到了你情感的起起落落。最后,我要谢谢你对老师的信任!

生:当老师说要给我们表演魔术时,我很兴奋,内心充满了期待。当老师拿起剪刀把剪纸剪破那一刻,我忍不住惊呼起来“啊,老师魔术表演失败了!”心里沮丧极了。可当我从老师提示的三个“剪”字领悟到它们的含义,明白老师的魔术表演并没有失败后,禁不住感叹:原来这魔术里暗藏的玄机是老师在教我们认识“语言歧义”这有趣的汉语言现象。这魔术太奇特了!我的心情瞬间又无比快乐。……

师:这是根据老师表演魔术的经过来写的,也叫顺叙。

生:可以把结果放在文章最前面,然后再描写魔术进展过程。

师:倒叙写法也不错,但要注意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出情感的变化。

生:要侧重写内心活动,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师:对!随着心情的起伏变化,描写的故事便能曲折动人。

生:还要着重写魔术过程的场景。刻画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

师:你补充得很好。写这篇文章不仅要有生动的故事情节,还要描绘好画面。最重要的是,要刻画好自己的内心活动,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可见,习作教学中,教师把喜闻乐见、富有情趣的活动带进课堂,让体验激活学生的观察、说话、思维和表达的潜能,使学生真正达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聚焦独特感受,促进思维,引导表达,做到情动辞发,抒发真情实感。

综上所述,在体验性习作教学中,教师创设有效情境,易于唤醒学生的体验;当学生跃跃欲试时,教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深化学生的独特体验;当学生有了充分的体验后,教师引导学生聚焦情感历程,表达自己的体验。实践证明,体验性习作教学,让学生表达了真情实感,写出了充满生命活力的文章。

[1]肖俊宇.小学创生作文[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王艳春.体验,让习作教学更有趣[J].中华少年,2016(9).

[3]汪智星.情境体验式习作教学实践与研究[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4(11).

左小文)

猜你喜欢
体验性魔术习作
从观察生活到更好地生活——小学语文体验性作业生活化设计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的体验性学习
魔术学
吸管悬浮
体验性学习,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
庞大的魔术联盟
习作展示
文化性比喻认知的非体验性*——以时空异置为切入点的实证研究
小小魔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