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同课异构:设计原则与案例分析

2017-04-15 05:28陈思秋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异构教研原则

陈思秋

(宁德市民族中学,福建 福安 355000)

英语同课异构:设计原则与案例分析

陈思秋

(宁德市民族中学,福建 福安 355000)

同课异构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良好途径。它富有挑战性,对教师专业、心理、教育理念等素质方面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应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大胆挑战,精心设计,体现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有效性和新颖性。

高中英语;同课异构;设计原则

一、同课异构的概念与功能

“同课异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学科教师选取同一教学内容,根据任教学生情况并结合现有教学条件、教师自身特点实施课堂教学,为听课教师或专家提供教学研究的教研模式。其中的“三同三异”较为通用。“三同”即相同教学内容、相同评议人、相同教学条件;“三异”即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教学模式。“三同三异”同课异构教学教研模式具有以下三种功能:

第一,彰显个性,促进发展。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学理念、教材思考角度、教学活动的不同设计等因素所体现的教学成与败,为教师自身与听课者提供了共同进步的教学平台,从而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也转变了他人。不仅借助“教师的个人价值,也指借助集体研讨,促进教师个人与同伴进行广泛的对话与合作,营造同伴互助的专业合作氛围,使围绕在上课教师周围的许多教师的专业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5]

第二,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基于同课异构的教研广泛的地域性,也就有助于校际教师间的教学思想、研究与探讨等诸多方面的广泛交流与促进,也就促进了包括试卷、教案、课件等资源方面的共享。资源互补与共享,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

第三,引发反思,促进科研。不同教师通过精心备课、资料收集、创新设计为教学交流探讨提供了样板,根据自身与他人教学对比反思总结,更好地促进专业化成长。同时,也为听课者或专家在教科研及论文撰写等方面带来了良好的素材,在不同的杂志刊物上对于同课异构的教学论文、反思与总结颇多。

二、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原则

在同课异构中,“构”是核心、基础和灵魂;“异”则强调变化、发展。不同的教师受自身教育理念、教学经验、专业储备等因素,及对教学环境的把握、课堂驾驭的把握等因素的影响,体现同课异构的不同魅力与内涵。一般认为,教学设计应考虑新课程目标、教材、教学过程、教法、学生等五个方面。[1]其中,学生因素具有不可控性,会制约和影响课堂的进程和质量,是课堂教学成败的要素。此外,还应当考虑环境因素,因为在同课异构活动中往往教学环境也随之变化。教学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关键,应当遵循主体性、有效性、操作性、新颖性等原则。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在认识或实践活动中关注教学主体及其社会性、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反省性等特征。[2]从教学主体而言,包括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而在同课异构备课中,学生主体是个未知,只能通过判断、了解或个别访谈等间接手段来获取信息。学的过程是认知过程,教的过程直接影响学的进程和效果。[3]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在同课异构备课中应考虑自身能力水平、性格特征等诸方面条件,尽量扬长避短,选择最能表现自己才华、施展聪明才智的教学组织方式。

2.有效性原则。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来讲,有效教学就是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4]同时他又指出“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必须依靠教师或同学的帮助、点拨、启发、引导才能解决”。[4]因此,在同课异构的备课中教师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判断正确性与否显得尤为关键。

3.操作性原则。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和高速发展,教学不仅是教师对于教学的构思、设计,同时也是如何把多媒体声音、图像、动画、文本结合到运用过程。教师需要把教材内容凝炼为有启发性的、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且简便操作的微课,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4.新颖性原则。同课异构具有促进知识、信息、心理等多方面的共振作用。2007年李云吾老师在同课异构课教研活动中指出,教师要在这多维度的共振中脱颖而出,课堂教学设计就必须要有亮点、新颖性。也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智慧地深挖教材内容、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合理创新教学手段。

三、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案例

以人教版必修2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Warming up and Reading(An Interview)第一课时同课异构教学设计为例,分析和讨论同课异构实践的有效性。

教学片段1:导入设计(教师A——笔者;教师B——王老师)

教师A:利用08奥运会主题曲的部分截取,设计听音乐填歌词,并把warmingup部分相关奥运知识,设计成奥运志愿者的采访问题。

教师B:利用奥运知识小组竞赛(原本这是很好的教学手段)处理warmingup部分。

教学效果对比:从操作的便捷性看,前者易操作;后者难于把握,主要是因为教师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深广度了解不够,容易耽搁时间,影响后面的教学。从操作性原则考虑,理想化的或概念化的教学设计不易在同课异构中成功实施。

教学片段2:词汇处理与阅读技巧指导

教师A:利用图片+例句→猜文中的生词如Greek,volunteer,slave,stadium等词汇。根据文章以对话采访的形式,要求学生只阅读采访者的问题并查找信息,以此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的技巧。

教师B:利用点击网页中运动项目通过猜测、跟读、旧词汇复习来导入文章。在快速阅读环节上,教师未让学生明确采访文体的阅读技巧。

教学效果对比:教师A在学法与阅读方法上,为学生掌握文本特点,把握文章脉络与大意,以及在快速阅读中准确查找信息给予了指导。教师B要让学生在2-3分钟时间内快速阅读字数多达550个的文章,同时又要准确找出教师所给的问题,使得课堂阅读教学有点失真;又造成课堂教学“前松后紧”拖沓现象。课堂前15分钟气氛沉闷,无法调动学生阅读欲望和积极性。教师未能给出阅读技巧方面点拨和指导,难以实现学生从最近发展区到现有发展区阅读技巧的转化,也就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片段3:语言输出设计

教师A:根据文本语言特点(亮身份:My name is…,I lived in…→切主题:May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modern Olympics?/How often do you hold your Games?/Winter Games?How can the runners enjoy competing in winter?And what about the horses?/→ 明 事 理 :I see./Please wait a minute!/That sounds very expensive./Oh yes!You must be very proud./Well,that’s good news.How interesting!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time.),利用一张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与科比·布莱恩特的照片,要求学生利用文中所学Pausanias采访表达(呈现在幻灯片上)来模拟采访科比·布莱恩特。

教师B:根据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单元话题,教师设计如下话题:“假如宁德市将举办福建省运动会,请你为其设计运动会标志、口号、开幕式等”。

教学效果对比:教师A利用了文本中采访表达的方式来进行模拟采访话题设计,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能够为语言的良好输出奠定了基础。教师B花了很大心思在话题讨论设计上,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但由于任务难度考虑不足,难以驱动学生,加上同课异构的中师生关系变数,在语言输出方面产生“滞胀”现象。

同课异构不仅是一种很好的教研活动方式,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平台;还是教师间相互交流、促进、提升的机会;更是教师专业、心理、理念等方面的全面碰撞的有效载体。同课异构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教研活动:首先,备课对象发生了变化,即由熟悉学生到陌生的学生;其次,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即由密切转向疏远;再次,教师的教学风格适应性发生了变化,即由适应变为尝试;第四,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即由比较熟悉到不熟悉。教师在这种教学的非适应性至适应性的转变,既是一名教师心理成熟和良好素质的展现,又是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技能娴熟程度的体现。

在准备和执教同课异构时,教师应当通过教学实践、对比与反思,遵循教学设计原则,规避和克服因非适应性产生的课堂教学域限。同时,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在备教材中注意教学任务的难易、方法是否得当、手段、设计是否多样。精心的备课有利于缓解教师的紧张心理,增强把握课堂动态发展的自信心,有利于充分调动课堂,激发学生情趣,提高教学效果。

[1]徐青根,贾冠杰.走进高中新课改:英语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6.

[2]黄远振,黄贻宁.外语教学模式:设计原则与案例评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6).

[3]Ellis,A.&J.Fouts.Research on School Restructuring[M].Princeton,NJ:Eye on Education,1994.

[4]余文森.有效教学绕不开的三条规律[N].中国教育报,2008-12-12.

(责任编辑:周大明)

猜你喜欢
异构教研原则
试论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异构醇醚在超浓缩洗衣液中的应用探索
overlay SDN实现异构兼容的关键技术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LTE异构网技术与组网研究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