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设计
——以“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一课为例

2017-11-21 10:52黄耿阳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金属钠高中化学学科

黄耿阳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福建 漳州 363000)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设计
——以“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一课为例

黄耿阳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福建 漳州 363000)

面对新一轮的以核心素养为主线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如何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维度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实现从“三维目标”设计导向到“核心素养”目标设计,必然成为一线的学科教师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课题。以“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例,力图通过“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异同辨析,探讨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设计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转向的路径。

核心素养;三维目标;高中化学;教学目标

以核心素养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变革的潮流。近两年,核心素养在我国也开始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导向。教育部在2014年3月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意见》明确界定了核心素养的内涵,也从政策上确定了把核心素养作为修订课程标准的主线。不难预见,在接下来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如何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目标设计,实现从“三维目标”设计导向到“核心素养”目标设计导向的转向,必然会成为一线的学科教师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笔者在从事高中化学的日常教学和教研交流中发现:大多数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目标维度还缺乏充分的认识,无法厘清“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异同,对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充分的认知。一些教师甚至在核心素养的研讨会上公开表示自己的核心素养水平不高,不足以承担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由此可见,面对新一轮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很多教师表现出了紧张与担忧。[2]

笔者尝试在日常的教学设计中摸索和转变,实践和总结,以“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例,力图通过“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概念辨析、两者导向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异同比较,探讨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设计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转向路径。

一、“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概念辨析

“三维目标”是指课程与教学设计中应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核心素养”是指教育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解决问题的素养与关键能力。余文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传承和超越,提炼和整合。传承是在“内涵上”,超越是在“性质上”;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炼为品格[3]。在日常化学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三维目标”更多地指向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问题;而“核心素养”则把这个问题进行解构和整合,用核心素养的标示方法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三维目标”更多体现在操作步骤上;而“核心素养”则更多体现在对“人”的整体认知观层面,是对“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深化和超越。

二、两种导向下的“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一课教学目标设计比较

1.两种导向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内容对照表

表1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三维目标设计

表2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核心素养目标设计

2.两种导向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异同辨析

(1)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要求相同

如,“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目标要求了解钠的物理性质,通过原子结构推测、实验验证并掌握钠的化学性质,理解钠的存在、保存方法、制备和用途等。

(2)对价值观、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培养相似

如,“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目标都是通过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两者侧重点存在差异

“三维目标”侧重对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力求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所设计的模型中获取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与技巧,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计模型。如表1,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实验探究模型中认识钠的化学性质,采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而“核心素养”关键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获取知识模型、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与技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素养”。如表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从微观结构分析物质性质,通过性质推理其存在、保存方法、制备和用途等认识元素化合物的“素养”,即通过高中阶段部分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培育学生将来学习和研究其他化合物性质的基本“素养”,甚至培育学生解决其他学习或生活问题的“素养”。

(4)两者的着眼点存在差异

“三维目标”的着眼点是如何培养学生,所以目标是以知识与技能为基本要求,解决了学生要掌握“哪些知识”的问题;过程与方法即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什么样的办法进行学习,解决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也是课堂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所以“三维目标”书写过程中常用到“通过……过程,采用……方法,理解了……”最后再将课堂教学上升到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亲自参与产生共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三维目标”设计应具有横向上的关联性与纵向上的层次感。而“核心素养”目标设计着眼点是我们的教学是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本节课关于钠的性质,可以从五个要素进行目标设计(如表2)。“核心素养”目标设计主要是对知识横向上的不同维度的整体把握,各个要素设计体现了培养具有学科特色“素养”的多样性,可以称得上是“齐头并进”,但纵向上的层次感较不明显。

从对这一节课两个不同导向下的教学目标的异同辨析,笔者发现:“核心素养”目标设计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特有的思想和方法,也在设计的过程中鼓励创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体现学习更高层面的价值追求。教师在目标设计中突出帮助学生建立模型,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解决未知问题所具备的“素养”。

三、从“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转向的路径

核心素养是在新一轮的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提出的。要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要随之改变。[4]高中化学教学的一线教师不仅是化学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化学文化的传播者。学生除了接收知识的传播和增长,更需要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围绕基础知识的教学去展示文化内核。

1.教材认知:从“围栏养马”向“破栏养马”转变

教材作为精要的知识传播纽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载体。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离不开化学教材这个“基础围栏”,围栏里要放“知识理解”的精饲料,还要有适当的打开“基础围栏”的意识,转向“知识迁移”的广阔草地,进而迈向“知识创新”的大草原。“知识迁移”这片广阔草地最核心的是“过程和方法”,而“知识创新”的大草原上贯穿始终的是“学科思维”。

因此,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目标设计是以教材为基础和支撑的“破栏养马”设计。如表2所述:“通过探究、改进金属钠与水等物质反应的实验,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化学性质,培养具备探究物质性质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深度挖掘教材,甚至高于教材。如表2所述:“比较金属钠的化学性质与条件关系,认识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遵循一般规律,体现化学学科思想。”教师在目标设计时既要凸显化学的基础、重难点,又要培养学生通过化学思维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还要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必备的品格,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2.思维习惯:从“分层并列”到“一体多面”转变

学科核心素养生成的本源是知识,对学生而言,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是学科核心素养生成的前提和基础。[5]“三维目标”导向下的教学目标设计,会出现相互矛盾现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能在教案和分析中独立存在,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很难有清晰的指向性,致使一线教师有时候出现学科教学的困惑。而“核心素养”从“掌握基础”“问题解决”和“学科思维”三个思维层面,消除了教学目标设计“分层并列”的割裂感,把“教”与“学”的过程由拆分割裂,转化为“系统整合,多面提高”的“一体多面”。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五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如表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钠原子结构示意图理解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就包括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钠的化学性质也必须通过探究、改进实验加以验证(即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也包含了变化观念,学生通过相关实验探究培养学科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核心素养将一堂课可能涉及的化学相关概念、现象、性质、原理、结论、育人等有机地整合成五个要素,它们相互联系、互相支撑,让教学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同时还要将教学目标设计提高到学生的“整体”,从健康的智慧、健全的人格、家国的情怀等方面进行培养。

3.教学实践上:从“环环相扣”到“循循善诱”转变

在实际教学中,“三维目标”注重知识传授的“环环相扣”,长期以来,形成了思维定势。很多一线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计确实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文化渗透”“重知识积累,轻知识创新”“重理论分析,轻实践操作”“重显性展示,轻隐性融通”“重罗列事实,轻思辨质疑”等问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目标设计,从“人”出发,呼唤对核心素养和独立人格的培养。[6]更加注重把知识教学与文化渗透相结合,把科学的结果和科学的过程相结合,把基础理论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相结合,把可以显性展示的知识和能够拓展的隐性知识相结合,把罗列事实的实验和天性中的质疑思辨相结合。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设计作为高中化学课堂实施的行动纲要,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成果的明确阐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设计必须体现化学的“基础”和“灵魂”,融入教师的思维、态度以及情感,用“匠心”从事教学工作,使学生具备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1]林小驹,李跃,沈晓红.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教育导刊,2015(5).

[2]张贤金,吴新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如何“落地”[J].化学教与学,2016(9).

[3]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4]赖琛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2016(5).

[5]周业虹.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中国考试,2017(2).

[6]喻平.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7(1).

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2014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新高考改革的高中化学个性化教学实施的探究”(项目编号:MJYKT2014-159)。

(责任编辑:张贤金)

猜你喜欢
金属钠高中化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属钠及其化合物为例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金属钠保存试剂探究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金属钠的性质与考查方式赏析
“超学科”来啦
从水说起学化学之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