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培智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17-04-13 19:39逄可梅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培智智力数学知识

逄可梅

(青岛市黄岛区特殊教育中心 山东青岛 266400)

游戏在培智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逄可梅

(青岛市黄岛区特殊教育中心 山东青岛 266400)

数学是一门抽象且逻辑性强的学科,对于智障儿童来说理解、解决数学问题相对比较困难。文章以游戏作为切入点,寓数学教学于游戏之中,从游戏的作用、游戏的选择及其实施策略等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给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些许借鉴。

培智数学;智力障碍学生;游戏;兴趣

一、游戏的作用

由于智障儿童的能力有限,他们普遍具有学习持续性较短、欠缺抽象思维、理解力薄弱等特点。而游戏作为一种教育的资源,如果能将游戏有效地引入培智数学课堂,不但能够帮助他们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能够补偿其智力方面的缺陷,缩短与正常儿童在学习上的距离,减少学习上的障碍,使其有效地学习[1]。

(一)寓教于乐,激发兴趣。数学严谨,游戏娱乐,但它们并不相互对立。将游戏引入培智数学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游戏主动地探究新知,并在数学活动中收获愉快的主观体验。譬如,在《认识数字和数数》一课中,教师设计数字火车的游戏,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火车头,根据车头上面的数字,按照1—10的顺序将车厢一节节连接起来,连完后同学之间相互检查。相较于拿着数字卡片数数的传统课堂,数字火车游戏增强了儿童的学习动机,智力障碍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当制作完成火车后,他们伴随《数字火车》儿歌,舞动数字火车。以此来看,兴趣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内在动力,以游戏的方法进行数学教学,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从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补偿能力,康复身心。智障儿童在注意能力、记忆能力及思维能力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传统课堂中对数学知识的教授往往枯燥无味,但这样的课堂对能力相对较弱的智障学生并不适合。将游戏引入数学课堂,一是可以利用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延长注意时间,使学生注意力得到集中;二是运用游戏可以激发大脑皮层的兴奋,减少对新信息的阻抗作用,进而使记忆能力得到补偿;三是游戏能为智力障碍学生提供与他人交往的场所[2],学生通过参与游戏,亲身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和完善。

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游戏,还可以获得增强发展感觉运动能力、言语能力、认知能力等的机会。例如,在复习《一和许多》一课时,教师设计制做糖果游戏,学生将彩色皱纹纸团成球做成“糖果”,并粘到“糖罐”里面,边粘边说:“我做了一个糖果……”直到粘完,再说:“我做了许多糖果”。在游戏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理解领悟了“一和许多”这一数学概念,而且团“糖果”和粘“糖果”的过程也发展了学生的手部精细动作,锻炼了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符合“康教结合”的教学理念,同时,边粘边说句子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亲身体验,感悟生活。使智力障碍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是进行培智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将游戏引入数学课堂,架起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可以使智力障碍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亲身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例如,在《计算器的应用》一课中,教师设计菜市场买菜游戏,模拟体验买菜过程,在体验中巩固练习计算器的使用,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将计算器与买东西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买东西时可以借助计算器去计算商品的价格。从而引导学生获得习得性适应行为,较快地融入现实生活之中。

二、游戏的选择

(一)游戏的选择应体现数学性。游戏与数学学习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游戏的选择不能脱离数学教学内容去设计。游戏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确定,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认识、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如,在《认识正方形》一课中,引入小猪建房子的游戏,引导学生帮助小猪搭建一座正方形的房子,通过比较木料长度探索得出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的概念。因此,数学课堂中的游戏内容选择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息息相关,通过游戏使学生探索、领悟数学知识。

(二)游戏的选择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皮亚杰指出:游戏的发展应与认知发展阶段相适应。这就引导教师在选择数学活动中的游戏时要结合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进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使他们都有能力参与到游戏中来探索数学知识。由于智障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所以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也要注意分层设计游戏目标,从而不会使能力强的学生觉得游戏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能力弱的学生感觉游戏难度大参与性降低产生挫败感。例如,在《认识上下》贴树叶的游戏环节,A类学生根据老师要求将绿叶子贴在树上,将黄叶子贴在树下,并边贴边说句子;B类学生在老师及A类学生的帮助下贴对叶子说出“上、下”;C类学生由于残障程度较重,很难参与到课堂中来,这一环节让她参与到贴叶子的游戏中,贴上叶子后老师给予鼓励即可。根据每位学生的认知能力差异设计游戏,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参与进来,在活动过程中有所得。

(三)游戏的选择应循序渐进。游戏的选择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入繁,使游戏步骤逐步深入。例如在《认识大小》一课时,教师利用《大鱼和小鱼》游戏,请学生仔细观察鱼鳞的不同,按鱼的大小把相应的鱼鳞插在鱼的身体上,大鱼鳞插在大鱼的身上,小鱼鳞插在小鱼的身上,开始时投放颜色相同的大、小鱼鳞,待学生熟练后逐渐加大难度投放颜色不同的大、小鱼鳞。不仅是单个游戏的设计要循序渐进,整堂课的游戏衔接也应是循序渐进的,从直观到抽象,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

(四)游戏的选择应实现教育性与娱乐性的有机统一。在进行游戏时既要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还应该使学生拥有愉悦的情感体验,不是使学生被动地参与游戏,而是主动地愉悦地在游戏中进行知识的探究,并且享受过程和结果带来的乐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培智数学课堂中的游戏时也要注重教育性与娱乐性的有机统一,一是选择的游戏要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拓展自己的认知结构,二是选择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的游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新课程理论下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五)游戏的选择应实现与教学情境的有机统一。在培智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常常会利用情境串贯穿整节课,情境串的使用使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灵动起来,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数学课堂中游戏的选择也要与情境相联系,而不是为了游戏而孤立地进行游戏。如,教师在培智数学课堂中为使学生注意力保持集中往往会加入手指律动游戏,这些游戏的设计教师也应使其融入教学情境中,而不是跳脱出情境的放松游戏。在《比较长短》一课的教学中,进行完利用子弹头积木拼插金箍棒比较长短的游戏后,教师设计了课中律动“金箍棒变变变”,利用多媒体出示孙悟空金箍棒变长变短的小动画,学生跟随用手比划长长长、短短短。两个游戏相互衔接,在创设的金箍棒情境中即使学生进行律动放松了身心,也使学生进一步感知了长短。

三、游戏的实施策略

(一)趣味性策略。对于培智数学课堂来说,关键之处在于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开展游戏教学。由于智力障碍儿童大脑器质性损伤造成的心理发育迟缓,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智力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就使得每一个儿童喜欢的游戏具有差异性。所以,在每一个游戏活动开始之前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来。例如,一个班级中有一个男孩对所有与纸有关的游戏的积极性都不高,怎样才能让他参与到游戏中来呢,根据小男孩喜欢听儿歌的特点,在《认识上下》一课贴树叶游戏开始前,教师播放儿歌《小树叶》,让学生随音乐模仿小树叶飘落的样子,从而很好的激发了男孩的兴趣,他对之后游戏的参与度也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教师不仅可以利用音乐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兴趣,也可以根据学生特点使用故事、肢体动作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游戏兴趣。

(二)启发性策略。“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要求。对于培智数学课堂中的游戏应用,不能只关注游戏所带来的趣味性,而是应该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中来,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思维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并从游戏中概括总结相关数学概念。譬如,在《图形组合》一课中的图形画游戏环节,引导学生使用各种图形卡片,通过拼摆和组合,完成一幅漂亮的画。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用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出了一幅幅漂亮的画。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图形画游戏,引导学生得到启发联想,巩固了图形组合的知识,在游戏中获得了进步。

(三)德育性策略。新课程标准中将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加强对社会认知能力较差的智力障碍儿童的德育教育则显的更为重要。在培智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德育的有利时机,将德育性策略渗透于游戏教学之中。例如,在《认识上下》一课中,教师设计了“双层公共汽车”游戏,将学生照片标记上编号发给他们,让学生按照编号顺序将照片排队,有序上车,并说一说自己坐在公共汽车的哪一层。通过游戏,循序渐进地将公共场合要排队的理念传递给了学生,引导学生懂得游戏中要遵循规则、按顺序进行游戏。只要教师善于观察利用,在游戏中德育性策略的应用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游戏后将游戏用具收拾好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只要我们在数学游戏中恰当使用德育性策略,点点滴滴,有机渗透,就能够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四)联系生活策略。想要将游戏有效引入培智数学课堂,就要将游戏设计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紧密联系。因为智力障碍儿童受其心智水平所限,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迁移是有困难的,因此只有当游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才能够使学生感同身受,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游戏中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3]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中,在学生认识人民币后,创设了班级超市游戏,模拟购物交易,学生分别饰演收银员和顾客,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使用人民币。之后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真实的超市,进行购物活动,体会日常生活中的人民币使用。通过一系列的模拟游戏、情景体验使学生巩固了如何使用人民币,并亲身体验到了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共同游戏策略。因为一些智力障碍儿童被认为对他人缺乏交往意识,而游戏能为孩子提供和他人交往的场所,所以在游戏中运用共同游戏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让能力较强的学生与能力较弱的学生一起游戏,以便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模仿,以此促进能力较差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及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时,在共同游戏中贯穿同伴鼓励,当孩子完成相应任务后,小组中的其他同伴会以翘大拇指说“你真棒”的方法进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使其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参与到游戏之中。而且,共同游戏中的挑战性和竞争性,也能够激发起孩子参与完成游戏的欲望,更好地达到游戏教学的目标。例如,在复习5以内的加法时,教师设计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青蛙妈妈身上写着数字,蝌蚪宝宝身上写着加法算式,根据小蝌蚪身上的算式结果,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将全班同学分为两组,比一比哪一组能够帮助更多的小蝌蚪找到妈妈。在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孩子们都积极参与,既满足了学生好奇、乐于表现的心理,也巩固了所学知识,同学间互帮互助小组合作也增进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培智数学课堂中的游戏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基于叙述的结构化、交互式、沉浸式的学习系统,有效引进游戏,可以使智力障碍儿童将玩具作为词汇,以游戏作为语言,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游戏活动中,在游戏中构建认知结构,促进自我发展,从而激活培智数学课堂。

[1]姚福彩.浅谈游戏在培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2011(11):71.

[2]姜玉芹.有效引进游戏激活培智数学课堂[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10):117.

[3]纪巧玲.培智低年级数学游戏的设计与实施[J].文理导航,2015(1):32.

[责任编辑 郑丽娟]

G764

A

2095-0438(2017)07-0071-03

2017-01-23

逄可梅(1993-),女,山东青岛人,青岛市黄岛区特殊教育中心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培智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培智智力数学知识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