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鹏
摘 要:学前教育正在赿来赿得到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的重视,学前教育获得全社会的大力支特,但是我国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发展瓶颈,为此本文首先从中职学校学前教育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中职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对策,以期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前音乐教育;现状;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8-0223-01
一、中职学校学前音乐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学生进入大学就读的门槛大大降低,初中生的家长及学生都希望进入普通中学学习,以便以后参加高考进入大学学习,将来好找工作,使得中职学校招生相当困难,对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根据不管学生的素质如何,只要有意愿就可以在中职学校学习,这样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大打节扣,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的影响更加严重。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目前中职学校学前音乐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一)学生音乐基础欠缺
由于中职学校招生难问题的普遍存在,对招生对象往往没有严格的考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初中毕业生,大多音乐基础相对较差,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任何音乐基础,基本没有以经过专业声乐训练,有的学生对音乐的八个基本发音都发不准,有的学生存在音乐乐感不强的问题,而且大部分学习学前教育的学生,对将来担任学前教育工作不太感兴趣,只是服从家长的意愿,这校他们在音乐学习中会出现厌学现象。
(二)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目前我国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不太符合幼教的实际情况,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儿歌弹唱、风琴、钢琴及声乐等课程学时分配时数较少,而比较注重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即兴伴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没有中够重视,致使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幼儿园教育。
(三) 班级学生大多,教师难以进行有效指导
现在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的每个班级学生人数都在50人以上。因此在进行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一堂课四十分钟要对学生在试唱、歌曲视唱、发声训红酒和儿歌演唱教学时,根本无法对每介学生进行技巧进行讲解,更不用说要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了,这样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会受到严重影响。
(四)教学内容与幼教的现实要求严重脱节
学生能否胜任幼教工作并不是由音乐技能高低决定的,主要要看学生是否能把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现在中职学校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是注重音乐知识理论和技巧学习,没有教学生将来面对幼儿怎么运用音乐知识。虽然在应对一些技能竞赛上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事实证明,一些音乐技能很好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面对幼儿也会不知所措。可见,学生音乐技能的高低并不能决定其是否胜任幼儿园工作。
二、中职学校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对策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
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教学,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根本,多选择学前教育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实际用到的音乐知识。同时,多让学生自主参加歌曲、乐器的学习表演,参与中感受快乐,提高学习兴趣。多聆听艺术家的音乐,了解艺术家的世界,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感觉能力,使他们具有一定艺术欣赏能力,能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灵活运用所学音乐知识技能。
(二)根据培养目标,改变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模式的转变
我国中职学前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一定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适合幼儿教育的人才。传统的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只注重教会学生唱的能力,忽视对学生如何自己学唱,如何灵活运用学习的知识进行教学的能力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幼教教师的要求,因此教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为学生创设实践情境,转换师生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在组织教学环节,可以让學生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代替坳师进行教学;在声练习环节中可以选择钢琴基础较好的同学代替老师伴奏;在授课环节中,唱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作为“老师”辅导同学们识谱、试唱作品;练习环节,可以选择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扮演教师创新练习形式,组织同学巩固新知;在总结环节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推选代表进行总结归纳,这样就可以充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学习效果才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对乐声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所教的课程的具体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模拟想象法。音乐的歌词、韵律都是词作家把自己的体验进行想象、然后高度抽象化的结晶。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想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就具体一首歌曲教学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词曲作者在创作此曲时的壮丽景观和美丽故事的视频,这样学生在观看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和联想,使他们在音画交融、视听互补中,想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能真正领会歌曲所表达思想感情。
2.情境体验法。情境体验法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发音要领,深刻理解歌曲的内涵,准确地表达音乐具的有独特韵味,促进学生的想象思维发展,同时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比如,在学习声乐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时,教师首先创设一个虚拟情境,让学生模拟老师发声技巧和节奏表达乐曲的电想感情,然后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感悟,宋可以让学生不再只是简单地模仿,而是用心地去感受歌曲,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
3.自主合作学习。根据主要是采用学生自主观察体验,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学习,将学习过程与幼儿音乐、舞蹈教育需要实际联系起来,在活动中全面提高音乐素质和幼儿教育、教学能力。通过“音乐赏析课”和“音乐即兴练习课”,既能丰富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声乐表现,提高声乐技能,又能让学生学会体验、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
(四)加强校园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的学生,将来毕业后,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到幼儿园从事教学工作,需要学生真正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常规工作,以使以后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因此学校必须把每个学期的入园见习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跟班学习,了解学生知道自己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需要具有什么能力,这样学生就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有助于学习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学校应该在第一学期就安排学生到有合作关系的幼儿园进行跟堂学习,时间一般为一周,这次见习并不一定要求学生学到很多知识,,只是要求学生有意识地体验、感受一下幼儿教育的流程,看看他们是否能够接受这些工作。在第二学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第二次时间不期两周的实践见习学习活动,要求学生了解和学习幼儿教育的工作流程和需要注意的各个教学环节。在第三学期也要安排一次为期三星期的见习实践活动。由于这时学生对学前音乐教育的声乐教育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基本技能,因此要求学生配合原来的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后进行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以便在日后的学习中进行整改。在第四个学期的期末再安排一次见习,为期一个月。由于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已有两年,该学会的都学会了,这次见习要求学生在见习的后半个月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课堂教学。在第五个学期,安排两个月的实习。这时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即将结束,知识积累已经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这是为进入幼儿园实训做准备。实习可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一个月),第一个月为在校准备教案和备课试教阶段,由本校老师进行指導;第二个月到幼儿园上课,由幼儿园老师指导。这样的见习、实习安排为学生的最后一个学期入园实训工作打好基础,做好衔接。
学前教育需要优秀的幼儿教师,音乐教学活动是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要废除不符合目前学前教育的教学理念,大胆改革,合理调整各门学科课程的内容,运用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郭健.欧美职业教育的新发展[J].职教论坛,2005(03).
[3]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4]徐学莹.普通教育学[M].南宁:广西科学出版社,1998(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