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大学本科生在有限的学习期间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经常探讨的话题。受到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学生往往会注重与就业相关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忽视其他学科通识课程的学习,具体表现在理工科学生缺乏语言文学知识,人文社科类学生不清楚科技常识。事实上,这种对知识的功利性追求不仅未能降低就业难度,从长远来看,将对其终身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科技教学通过对学生进行动手、动脑的训练,有利于培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技知识作为通识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在综合素质教育中融入科技教学思维,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快速提高。本研究将聚焦科技素质对大学本科生能力的影响,探讨科技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新产品、新技术无不蕴含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和方向,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环境,因此科技知识的普及、科技素质的培养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生产工具和战争武器的技术含量一直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近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更成为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利益、社会稳定和民生发展的重要保证,国民成为提高日常生活质量的直接受益者。国际科学教育界对于科学素养的定义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本质,也包括技术素养在内。[1]因此,科学技术教育一直受到欧美各国的高度重视,从小就加强科学普及的培养和创新意识教育。[2]科技发展的先进成果也促成了欧美人的文明礼仪素养,其道德法律的进步又堪称世界楷模,欧美国家一流水平的大学教育更成为青年人的向往。在世界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台湾地区为了谋求区域经济发展,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科技的政策,以此推动科技教育的快速发展,实现促进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
2006年3月,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与措施和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要求“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提高学校科技教育质量”。2011年7月,科技部发布《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深入落实《科学技术普及法》,研究制定实施条例及相关配套政策,制定实施《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并提出“加大科普宣传力度,继续组织好科技活动周等重大科普活动”。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提到:“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认识世界,改造社会,使人们在科技的天工开物中更好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让科技为人类造福。要大力推动文化事业,通过文化事业发展,通过文化交流,开阔眼界,增进共识,让人们在持续的以文化人中提升素养,让文化为人类进步助力”。显然,科技产品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关乎国家的强盛、关乎社会的文明建设,科技知识更能提高科技产品的使用效用和商品多样性。[4]18科技素质教育有利于青年学生生理素质的发展,使他们在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方面得到提高,科技教育在社会文化素质中对人的道德素质、审美素质、思想素质也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5]同样科技知识蕴涵的思想方法、探究意志、成果深度都为更进一步的创新提供给养。科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偏废一方或否定一方都是不科学的做法。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的科技教育至今没有在青少年教育中取得实质性成果,一些地区的学校连基本的科技活动都开展不起来。[6]已有文献[7][8]都强调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却没有提及如何与其他的素质教育相衔接和融合,应该在哪些教育阶段和教育层面上进行怎样内容的科技教育,因此造成了科技内容重复、科技知识深度不够和缺失必备科技知识的现象。科普教师由于缺乏科研项目和创新成果在职称晋升方面不占优势,许多具有科普能力的教师不得不转行;部分专业课和基础课教师知识面较窄、动手能力较差,无法将新科技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因此,有必要在大学教育期间对本科生进行分专业层次、分文理授课内容的科技教育,即在综合素养教育中设定不同的科技教育比例。针对当前情况,首先需要强调在文科大学生中进行科技素质教育,以使他们能利用自身的人文素养来提炼科技思维的精华,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快速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
大学处于社会复杂思潮交融的环境中,受到各种思维的博弈和影响,学术探讨和争论是大学常见的现象,也是产生各种奇异观念的场所。教师的个人品德和学术造诣会影响着每一位听课的学生。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伪科学、虚假概念,诸如以科技产品为名推销的伪劣产品、以夸大某些科技概念的宣传来高价推销普通商品等现象,与教师作为推手有关,这也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要危害。首当其中的是与人们健康相关的中医保健问题。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受到众多国人的信任和推崇。然而人们对于中医的信任常常被利用,部分专家、教授受到商业利益的驱使,为这些被夸大功效的健康、养生产品代言,如人体自由基、饮水磁化等的夸大概念的宣传,能使水“负离子化、弱碱性化、能量化、小分子化”的纳米能量杯,能将吸的汗转成热能的自发热“保暖神衣”等等,却没有哪一位教授站出来讲授基本原理并用实验对之进行证明。几年前浙江温岭市城东街道石仓下村,每天都有数百人排队疯抢“神水”①浙江温岭数百男女疯抢“神水”24小时排队[N].宁波日报,2012-10-08.,湖南省湘潭县中路铺镇金石村用牛羊粪泡水喝②戚在兵.湖南有村民喝粪便水,称能防治癌症[EB/OL].http://j.news.163.com/docs/10/2014103111/A9SP9QQG90019QQH.html,2014-10-31.,以及此前有童子尿能壮阳,老虎尿能治病等荒唐闹剧。如此异化的概念和“创新”的产品始终没有数据证实对使用者能增加功效,却使许多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被这些骗术所迷惑,成为某些伪科学、虚假宣传的帮手。显然,单一的专业知识无法说明各种现象背后的原理,缺乏相应的科学素养是造成这些闹剧骗局的重要原因。
青少年在各阶段教育中尤其在高中,为了单方面迎合学生兴趣,或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出的文理分科,使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出现文科专业学生对理工知识的逻辑思维、复杂运算和抽象概念接受障碍和恐惧,进而产生对其他科技通识课程的抵触情绪。提升专业学习兴趣需要依靠科学理念,技术与人文本身是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的。执行《高等教育法》以学科专业知识作为培养能力的内容,但是,不能违背教育的宗旨和文理相通的社会存在。对个人而言,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贯通所有科技文化知识。作为一名大学生也是如此,只能通晓一般的科技文化知识,却必须掌握一门专业。大学教育不能因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缺乏的科技文化知识而一味加强学科和专业基础教学,不能造就文科学生不懂科技,理工学生不懂文化的“愚昧和无知”现象。
我国学生在全球化经验、知识和技能方面都明显落后于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生,主要原因之一是大学生的兴趣常常产生波动,影响其在本科教育过程中的知识汲取。我国过早进行文理分科和大学的学科专业划分过细,也导致培养的许多毕业生存在知识结构单一,致使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知识面适应能力不强。许多大学生对录取的专业缺乏兴趣而转向其他专业,[9]却由于理工科知识基础差而丧失了毕业后就业的适应性条件。如果一味地强调道德素养培养,人为地把它与科技素养分割开来或忽视科技素质的培养,用陈旧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演绎出道德素养是培养管理者的,科学技能是培养被管理者的潜意识在作祟,面临着许多大学生毕业生只愿意在办公室做管理者,而不愿意到工作现场成为一位实干劳作者。或许最起码的是,他们的善良行为最容易被情感所打动,被怜悯所迷惑,就可能为行骗者提供成功的土壤;大学生单一的专业知识背景会出现对一些最普通的自然现象常常无法解释状态,许多毕业的非理工专业的大学生对一些新产品的科技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有的大学生会利用一知半解的科技知识成为伪劣科技商品的帮手,所以加强科学普及知识教育与道德品质教育同样重要。
大学生毕业生具有创新的热情、创业的激情,大学教育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形成多渠道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来满足大学生内在需求,以适应时代发展、服务国家建设的需要。但是,大学教育不能单纯以专业的就业率为设置和招生目标,应该以科技教育来引领其他学科、专业的发展,培养适应人才自我转型发展的模式。当前,国家经济正处以转型期,各种专业的需求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如果以专业就业率来开展大学专业教育,四年后的人才需求更存在不确定性。所以,高中阶段要打好文理综合知识基础,如果在高中没有形成这样的基础就需要在大学教育中进行必要的弥补,以利于在专业学习中更能掌握科学的处理方法和实际的动手能力。在把专业转型的创业教育引入大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中,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的同时融入科技知识的内容更能提升入职后的适应性。
在大学开设的各种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中,还没有规定科技素质课程应该占学生全部选修课的比例。如果让学生都去听一些视听、欣赏、娱乐、社会活动类的课程,放任学生选修容易获得学分的课程,就等于是对综合素质教育的误解与漠视。如果出现科技类课程的选修者寥寥,在必选课中还没能融入现代科技内容和正确地使用文字的要求,那么必然出现在大学毕业后文科学生不懂得起码的自然科学常识,而理工科学生不能规范地使用文字和语言语法,懂得历史常识的更是少之又少的现象,更无从谈及创新思维和科技引领的作用了。
在有限的大学学习时间内要对各种专业背景的学生“扫盲”科技知识,确实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首先,许多文科学生本身对科技知识的复杂内容缺乏接受信心,存在抵触情绪。其次,一些大学生对本身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只是为了获得一张毕业证书,对获取知识没有多少积极性。再则,许多学生忙于各种证书和其他职务、职位复习应考,无暇顾及科技通识课程的学习。科技素质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本质和技术素养,不可能通过在校的学习就一下子形成。科技教育也就不是一门单纯的课程和一本教材,科技知识的传播可以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大学教育正处于青年学生获取知识、对兴趣培养的人生关键时段,加快对基础知识的获取和对问题判断的理解,通过科技案例说明,帮助学生更新和吸收现代科技知识。接受过良好的科技教育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大学的科技教育中,应分别对文理科专业学生设定科技知识深度。在各类通识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中,要求加入一定比例的科技素材和内容。对于因专业学习需要而补充某些科技类课程的,应该指定专修的科技类课程的门数或比例,科技素质教育更需要有指定的选修课目录。这些措施就是要实现用科技的思维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原委、用技术手段来实现解决问题的教育目标。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
(1)科技教师的遴选
科技知识的来源与更新需要具有深厚的科技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师授课,这在现有高校中很难找到这样的教师,即使找到也很少有哪位教师愿意固定成为科普教师,所以科技教师应该是不固定的。选择本校教师和外校聘任的科技教师,扩大选拔范围,着重从科研院所和企业聘任临时教师,制定需要开设科技专题的参考课程目录,实行短期(学期)聘任制和任期考核。同时,对应聘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经历进行严格审查。
(2)科技授课的要求
制定各个学历和学期的科技教育标准、大纲、内容和考核目标。科普及新技术原理应该成为科技教育的主要内容。科技教育不应该存在固定的课本,但要有授课大纲和目标,培养的是掌握一定科技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深入探讨基本原理和运用的技术。课程内容一定要与现实生活联系,通过对一些新技术的实例分析来解析最基本的科学原理和解决问题的技术思路。从教学内容上不断查找资料和更新内容,如文献选读之类的资料补充。课程内容深度要循序渐进,哪个学期和哪些专业的学生应该接受怎样程度的科技原理和技术知识,尽快达到科技素养的培养要求。
(3)课程设置
不同专业和科技知识背景需要纳入到科技素质的课程可以选为必选课或选修课,尤其是文科学生,一定要有科技课程的学分和针对这些专业学生的指定选修课。对缺乏科技基础知识的学生、文科专业学生分别开设科技通识课程,对所有学生开设专业和专题科技教育课程,并规定文理专业学生的选修科技选修课的比例。
(4)科技内容
在现代社会中交叉科学和新兴科学的新名词、新概念时常出现,并且常常被其他学科专业所引用,这就需要在正确的专业背景下解释新词本意及其借用意义,把科技新发展融入通识教育类、专业教育类课程的全过程。随着文化知识的普及,经典的科学原理已经不再能满足人们对新产品、新服务项目以及各种自然现象的认知需要。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增加一些科技应用产品在人文内容上的影响,将有利于综合素养的培养。
(5)活跃的授课形式
科学概念和原理产生的方法都是在理想的环境中提出的,都存在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度,或者数学上的边界条件。理科学生虽然一直在学习那些经典的科技原理,但对现实新技术产品和新概念的认识还有不足。文科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就已经人为地切断了物理、化学、生物的学习,对这些科学知识的一知半解往往会受到伪科学的迷惑,所以需要重新学习这些知识的由来。以学生生活中出现的现象来征集课程实验和揭秘性讲解,与学生共同探寻答案。
在当代国际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强调科学教育情景下,综合以上内容就需要授课教师要收集各种科技发展新资料,开展科技基础知识选读课程,为学生教授获取各种信息的技能和分辨真伪的方法,尤其是对非理工类专业学生培养具有一定科技知识的基础和获取新科技知识的能力。
大学是传承知识和探索科学的场所,处于强烈欲望的青年学生为获取知识和生存技能到大学来学习,科技教育可以为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提供充分的科学根据,能够促进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在大学教育阶段,加大科技活动和科技创新兴趣的普遍性,而不应该只是为了某项科技竞赛为少数尖子生开办实验室。科学技术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形成一种理性的、怀疑的、实验的思维习惯,要以这个目标为指导,组织科技教育大纲和内容,分别实施以科学教育为内容的认识自然规律教育,与技术教育为内容的应用技能教育,培养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
[1]丁邦平.论国际理科教育的范式转换——从科学教育到科技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2,(1).
[2]杨英.借鉴国外科技教育经验发展青少年科普事业[J].科技通报,2009,(4).
[3]李清华.台湾科技教育对经济产业发展的影响[J].东南学术,2011,(4).
[4]严彬.效用管理研究[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4.
[5]李太平.科技教育与学生素质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0,(6).
[6]于新惠,林美玉.青少年科技教育价值的反思与重构[J].山东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2011,(2).
[7]何永红,王祖浩.我国科学教育急需厘清的几个关系[J].教育科学,2006,(1).
[8]周青,杨辉祥,倪俊超.论技术教育的重要性[J].课程·教材·教法,2004,(9).
[9]徐琳,唐晨,钱静,等.大学生专业兴趣度与转专业倾向及行为的关系[J].心理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