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提问的策略与原则探究

2017-04-12 23:57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4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效率高中数学

【摘要】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维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教学方法,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加强课堂提问目的性、有效性和艺术性十分重要。教师能够科学地设计并进行课堂提问,就可能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创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提问 高中数学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一改以往满堂灌的教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课堂教学要求是使全班的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不能抓住少数而丢掉多数,应该对学困生给予更多的关照,课堂提问应尽量多给他们参与机会,要热情耐心,开拓学生思路,发展思维,因此,提问要看对象,要坚持面向全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決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只是一个数学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新性的想象力,这才是一个人思维能力的最佳体现,由此可见,“问”的重要性。课堂提问是教师促使学生演好自己的角色,加深知识理解和掌握,发展和提高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种教学方法。

在新旧知识过渡、直观演示、分析归纳、演绎概括、总结谈话、指导练习和学习法方法时,都需要使用提问这一手段。

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独有的特色,贯穿于数学始终的课堂提问,在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是课堂教育重要的双边活动,一个精彩的提问会将学生研究兴趣提高到极致,或是将学生的思维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意识和能力,而一个失败的提问只能让学生机械回答,毫无收获,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一节数学课的成败与否直接取决于你所设计的问题情景。如果课堂提问把握不好,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使学生的思维受阻,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课堂提问应作为一个优秀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课堂提问应该从目的性、有效性、艺术性入手。

课堂提问的目的性是指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每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时对于每个问题我们教师都要有自己的期望和目的,而不能盲目的提问。课堂提问,并不是表面上的随堂问答或“满堂问”,而是一种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有目的有计划的重要的教学手段。

新课标要求我们要打造高效课堂,作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课堂提问,就必须讲究有效性。有效提问的原则有效教学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如果提问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那么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受到影响。课堂提问,并不是表面上的随堂问答或“满堂问”,而是一种由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有目的有计划的重要的教学手段。《学记》载“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后,后其节目”,就是说问题设计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要由直观表象到具体形象,由形象识记到抽象识记,有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脱离了学生实际的过高或过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的提问,或给学生造成重负担,挫伤其积极性,或使学生觉得乏味而厌学。提问要紧扣主题,切忌漫无边际,不宜每句话都带问号,开口“对不对”、“是不是”,闭口“好不好”、“行不行”。学生在这问号的海洋中,随波漂流,不利于唤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上课。课堂提问要结合教学环节的特点,把握准课堂提问的类型,不失时机地进行提问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呆板、简单、形式化提问要尽量避免,假如只是一带而过没有让学生深究细思,这样的提问等于白费口舌。所以提问要围绕教学重难点,在知识的结构上,知识的关键地方进行启发、点拨,还要让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说出解题的思路、算法、方法等。

提问的艺术性是指提问的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而受到时间、经验等的限制,我们教师很少能设计出精彩的提问,平时教学中也通常拿教材的引例,并不是教材的引例不好,只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一定每一个引例都适合你的学生,况且很多学生在课前都做预习,这些对他们就失去了趣味性。实验证明,“应声虫”异口同声“是”或“不是”,收不到好的效果。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着眼,像包装精美的商品能激发顾客的购买欲一样,在维持提问原意的前提下,对习题的形式和内容作适当的修正。在提问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有意识的把学生引入一种解题的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提问情境与学生心理情境的共鸣和最佳融合。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发挥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智力潜能的超长发挥,使智力能力发挥最大效度,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原则。

我们的高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于学科内容方面的,有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方面的,有来自于学生、教师方面的,我们不能将课堂提问做到尽善尽美,但是,大家一定要拥有改变现状的意识,每节课都要从问题的目的性、有效性和艺术性入手进行提问,相信我们能提高课堂的效率,增强教学的效果,成功打造出自己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新 - 课程的教学实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第 9 -11 页。

[2]吴康宁: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年版,第354 页。

[3]波利亚: 《怎样解题》: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年版,第 27 页。

[4]单世杰: 《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谈》,《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 年第 11 期。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教学效率高中数学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