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华+齐霞
摘要:有机化学实验经常会产出一些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的废气、废水以及废渣,但是有机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则可以有效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开展“绿色化”有机化学实驗教学,是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大创举,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笔者结合从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经验,探讨了有关开展“绿色化”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相关策略。
关键字:“绿色化”;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策略与优化
中图分类号:O62-4
引言:继“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等环保理念的提出,“绿色化学”是新时期下实现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以及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重要理念。对于有机化学的研究、应用,一方面为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另一方面在有机物合成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有毒物质。因此,大力提倡“绿色化”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对于推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里程碑作用,更是化学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前,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尚且存在进步的空间。因此,如何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绿色化教学仍然是相关工作者需要探讨的话题。
一、深化绿色化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
“绿色化”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首先要对绿色化的教学内容要有明确的了解。所谓的绿色化教学,是指在无毒害的原料、催化剂以及溶剂等基础上发生某些化学反应,从而合成对环境友好的有机物质。不少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虽然一时无法达到此种程度,但是却一直努力向这个方向努力。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就正式革除了诸如由苯和液溴制备溴苯,由苯的硝化还原制备苯胺等毒性较大的有机制备实验,取而代之的是,相应的试管性质实验,这样既不会因为推广绿色化化学实验教学而缩减掉必要的教学内容,也不会因为危害较大的化学实验污染环境。
当然,在落实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的实践中,对反应深剂的选择要更加慎重,在最近这几年革除了一些毒性较大的反应深剂,比方在以下几种有机化学实验中,可以以毒性较小的反应深剂来代替:在经典实验苯乙酮制备中用生理毒性较低的甲苯来代替苯;在苯甲酸乙酯制备中用基本无毒性的环己烷共沸除水来替代苯作为共沸除水剂;在氯苯甲醛的歧化反应中,用乙醇来代替甲醇作为溶剂。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们牢牢跟进国外有机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潮流,大力开展对微型有机实验教学的研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尽量应用较少的化学原料和试剂,但尽量多的得出化学信息。现如今微型有机实验教学凭借着成本低、污染少、效率高等优势已经成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建设绿色化的有机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是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的重要场地,因此,建设绿色化的有机化学实验室同样是实现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开展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改革的先决条件。笔者所在单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特地耗费巨资修建了绿色有机化学实验室,与此同时,彻底改造了通风设施,更新了学生的实验台柜以及实验家俱和设备,有机化学实验室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建设绿色化的有机化学实验室,不仅需要学校和老师的一致努力,还离不开学生自身的维护,一方面学校要建立起相关维护有机化学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对于违反实验室规定以及破坏实验室卫生的行为给予必要的批评。但是,其目的不是惩罚,而是为了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构建绿色化有机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性。
三、加强废物处理、增强绿色意识
任何一位从事于一线的化学工作者都知道,造成化学实验污染的首要污染源是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三废,对废气、废渣、废水等污染物一旦处理不当,那么从实验室“走出去”,就会恶化成为严重污染自然生态的“隐形杀手”。笔者建议加强废物处理,增强绿色意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注重对药品试剂的回收以及在处理循环利用;二是对于一些毒性较大的液体在排放前进行一定的稀释工作,确保其排放不会污染到土地以及水源;三是对废水和废气进行一定的净化处理再通过管道释放出去。总之,虽然在有机化学实验中无法避免些三废的产生,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依靠相关设备实现对有毒废物的中和,达到不污染环境的目的,达到“绿色化”有机化学实验的目的。
结语:
绿色化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是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在新时期下发展的必然,极大了顺应了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诉求,成为构建可持续化学实验教学的良好开端。其需要相关人员的不断努力,需要长期的摸索和探讨,只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够让有机化学实验的开展与我们的“绿色”生活和谐相依。
参考文献:
[1]宋明芝,范传刚,解胜利,李红.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2,v.39;No.22602:227-228.
[2]王晓红,郝臣.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v.10;No.5304:85-86+131.
[3]丁爱民,朱小红.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3,v.19;No.2261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