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敏
【摘 要】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重点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个公式和多少个类型的题目,而是要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这种思维模式更好地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初中教学中渗透数学基本思想的意义,并进一步分析了渗透数学基本思想的初中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关键词】数学;初中;渗透;基本思想;实践策略
一、在初中教学中渗透数学基本思想的意义
数学的学习不在于学习多少知识,而是在于从中挖掘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具体的内涵。数学的知识学习不在于让学生掌握了多少习题的解法,而是让学生可以利用数学思想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
数学的思想方法作为数学教学的精华体现,是学生学习数学、钻研数学的最高境界,只有真正地掌握了有关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够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算真正地了解数学、学会数学。
当下,很多的初中数学仍然盲目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状态,在具体的方法与技能训练上,也是为了应付中考。在具体的课堂讲授中,教师喋喋不休地强调着课程的基础知识,最终忽略了比较浅层次的发生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最为普遍的数学方法。所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大多都是一知半解的,其记忆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模仿上。很多学生对待数学的学习停留在拷贝有关的模式,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分析,更不用说有更新颖的方式方法了。
当然,也存在着一部分的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有意无意地渗透一些基本的方式方法,但因为缺乏良好的思想认知,只是将知识填鸭式地传递给学生,所以并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事实上,驾驭学生的思想方法,运用灵活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能效,进而优化学生的学习思维,这才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追寻的教育理想状态。
二、渗透数学基本思想的初中课堂教学实践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性质
学习兴趣是学生内在对知识渴求的动力,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上才能够更加轻松、自在,学习的成效也会更加的显著,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当下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来完成。所以,数学课堂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充分的引导,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不等式》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有关的情景:小明和小利在玩跷跷板时,大家都不用力,跷跷板呈现出左低右高的趋势,小聪在右边,体重为a,且书包的重量为3KG,小利在左边,体重为b,那么如何良好地表示a与b之间的关系呢?学生通过这样的情景设置,一下子脑海中就有了鲜明的画面感,如同又回到了童年,产生强烈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就融入了不等式的学习,充分地印证了在游戏中学习的教育模式。
2.注重循序渐进
数学方法作为数学知识的载体,同时又超越数学的指导方法, 具体要通过渗透——积累——吸收这几个过程来完成,需要教师在长期的实践中加上自身的学习活动进而融合成完整的系统。所以,数学课堂要懂得循序渐进,以螺旋式的方法,让学生一点一点屡清楚其中的内在逻辑关系,切不可操之過急。所谓循序渐进,就是由初级到高级,再由简单到繁琐,逐步提升学生对于数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技术和技能。
3.在概念的讲授中渗透数学方法
概念是人们理解事物本质属性的基础,人们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到理性,将具体所感知的事物通过本质特征抽象地理解出来,并对此进行更全面和系统的概括,进而就有了概念。
在具体的数学学习当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地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帮助学生理解事情的前因和后果,通过更深层次地理解概念,加深对其认知,理清楚数学的本质,更有助于学生去挖掘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概念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数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进而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性质,锻炼学生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思维,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强化自身教学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意识。
结语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教学大多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在这样的过程下,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缺乏对学生认知过程的关心,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学生不愿意去学习,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不具备充足的创新精神。作为当下的教师,我们应该不断优化自己、完善自己,与具体的数学课程相结合,努力提升自身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知,将其更好地传递给学生。
【参考文献】
[1]赵倩,谢颖.初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史内容设置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与北师大版为例[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
02:139-143
[2]沈文汉.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J].江苏教育研究,2016,Z1:103-106
[3]李振胜.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投影和图形应用效果的调查问卷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