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值电阻在电学实验中的作用拾遗

2017-04-06 21:41徐进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17年1期
关键词:量程内阻阻值

徐进

在高考中,电学实验考查的非常灵活,特别是将定值电阻载入考题中,學生感觉更是难上加难.为此将定值电阻在电学实验中的作用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限流保护电路作用

例1从所给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1的内阻r1.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得到多组数据.

电流表A1(量程10 mA,内阻r1待测约40 Ω);电流表A2(量程500μA,内阻r2=750 Ω);电压表V(量程10V,内阻10kΩ);电阻R1(阻值约为100Ω);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约50Ω);电池E(电动势1.5V,内阻很小);开关S及导线若干.

(1)画出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2)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数据计算电阻r1,则所用的表达式r1=,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解析(1)电流表A1既是待测电阻,也是待测仪表,能显示出通过自身的电流大小,故只需测出其两端的电压.当A1满偏时,两端的电压约为Igr1=0.4 V.所以用电压表V直接测量,电压表指针的偏转不到量程的二十分之一,测量误差太大,不符合“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的要求.电流表A2的内阻是准确已知的,满偏时其两端电压为0.375V,与电流表A1的满偏电压差不多,所以可以将电流表A2与电流表A1并联,根据A2的读数I2求出A1两端的电压I2r2.估算A1、A2近满偏时回路的电阻应为EIA1=150 Ω.所以要使电路工

作安全正常,应将电阻R1与A1、A2串联起来,从而限制图1通过A1、A2的电流,使其不超过量程,电阻R1起到限流保护电路的作用.滑动变阻器若可采用限流式接法,对电流的调节范围约为最大值的三分之一,比分压式接法的调节范围小.故电路的设计为图1所示.

(2)计算r1的表达式r1=I2r2I1.式中I2通过电流表A2的电流,r2为电流表A2的内阻,I1为通过电流表A1的电流.

点评定值电阻在此题中起到了限流保护电路的作用.

二、充当电流表的作用

例2图2为测量电压表V内阻r的电路原理图.图中两个固定电阻R1、R2的阻值均为R,S1、S2是开关,E是电源(内阻可忽略).

(1)按电路原理图将图3中的实物图连线;

(2)开关S1保持断开,合上开关S2,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1;再合上开关S1,电压表的读数变为U2,电压表内阻r=(用U1、U2和R表示).

解析(1)实物图连线如图4所示.

(2)开关S1保持断开时,E-U1R=U1RrR+r,合上开关S1,则E=U2,解得r=U1RU2-2U1.

点评电路中的R1充当电流表的作用.

三、充当电压表的作用

例3某学习小组为了测量一电阻Rx(约为300Ω),现有下列器材.电流表

A1(0~5 mA的理想电表);电源E:干电池(1.5V);电压表V(量程为10V,内阻约为3kΩ);电流表A2(0~10mA,内阻约100Ω);定值电阻R1:阻值为300 Ω;定值电阻R2:阻值为10 Ω;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为1000 Ω;滑动变阻器R4:最大阻值为20 Ω;开关S、导线若干.

(1)定值电阻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填写器材字母符号)

(2)画出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3)用已知的量和实验中测得的量表示待测电阻Rx=.

解析(1)量程为10 V的电压表量程太大,不能用,分析可知Rx需与A1串联,串联后与定值电阻并联,用A2测并联后的总电流,待测电阻Rx两端的最大电压约为U=5×10-3×300 V=1.5 V,若两电流表均满偏,则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5 mA,所以定值电阻的阻值约为300Ω,定值电阻选R1;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太大,不便于操作,因此应选用R4,采用分压式接法接入电路.

(2)实验电路如图5所示.

(3)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知Rx=I2-I1I1R1

点评此题中的定值电阻R1起到了测电压的作用.

四、分压限流作用

例4某学习小组为测量一铜芯电线的电阻率,他们截取了一段电线,用米尺测出其长度为L,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其直径为D,用多用电表测得其电阻值约为2 Ω,为提高测量的精度,该小组的人员从下列器材中挑选了一些元件,设计了一个电路,重新测量这段导线(用Rx表示)的电阻.

A.电源E(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

B.电压表V1(量程为0~3.0 V,内阻约为

2 kΩ);

C.电压表V2(量程为0~15.0 V,内阻约为6 kΩ);

D.电流表A1(量程为0~0.6 A,内阻约为1 Ω);E.电流表A2(量程为0~3.0 A,内阻约为0.1 Ω);

F.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 Ω,额定电流2.0 A);

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 kΩ,额定电流1.0 A);

H.定值电阻R0(阻值为3Ω);

I.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1)实验时电压表选,电流表选,滑动变阻器选.(只填代号)

(2)为提高实验的精确度,请你为该实验小组设计电路图,并画在方框中.

解析由题意可知:电源电动势为3.0 V,故电压表应选V1(量程为0~3.0 V,内阻约为2 kΩ)即可,通过电线的最大电流约为I=1.5 A,故电流表A2 (量程为0~3.0 A,内阻约为0.1 Ω)不合适.现在只能暂时选择电流表A1 (量程为0~0.6 A,内阻约为1 Ω),但其量程又偏小故不能直接使用.待测电线电阻较小,故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为保证电路及电流表A1的安全,待测电阻Rx应串联一个保护电阻R0,电路设计图如图6示,此时定值电阻R0对于待测电阻Rx而言,起到限流分压的作用,同时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电流表A1正常工作,所以电压表应选B,电流表应选D,滑动变阻器应选F.

点评此题中的定值电阻起到了分压限流的作用.

五、擴充量程的作用

例5现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x的阻值,除Rx外可用的器材有:

多用电表(仅可使用欧姆挡);一个电池组E

(电动势6 V);一个滑动变阻器R(0~20 Ω,额定电流1 A);两个相同的电流表G(内阻Rg=1000Ω,满偏电流Ig=100μA);两个标准电阻(R1=29000Ω,R2=0.1Ω);一个电键S、导线若干.

①为了设计电路,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粗测未知电阻,采用“×10”挡,调零后测量该电阻,发现指针偏转非常大,最后几乎紧挨满偏刻度停下来,下列判断和做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A.这个电阻阻值很小,估计只有几欧姆

B.这个电阻阻值很大,估计有几千欧姆

C.如需进一步测量可换“×1”挡,调零后测量

D.如需进一步测量可换“×1k”挡,调零后测量

②根据粗测的判断,设计一个测量电路,要求测量尽量准确并使电路能耗较小,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将各元件字母代码标在元件的符号旁.

解析①因为电表指针几乎满偏,故可知所测电阻很小,只有几欧姆,所以选项A正确、B错误;根据欧姆表的特点,若要进一步精确测量,应换用小倍率,并进行欧姆调零,所以选项C正确 、D错误;故选AC.

②根据伏安法测电阻原理和串、并联电路规律,可将一个电流表串联电阻R1后测量电压,另一个电流表并联R2后测量电流,题目要求能耗较小,故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所以电路设计如图7所示:

点评R1、R2在此题中分别起到了扩大电压表、电流表量程的作用.

六、增大电源内阻方便处理数据的作用

例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一块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

(1)先直接用多用表测定该电池电动势,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多用表表盘示数如图8所示,其示数为V.

(2)然后,用电压表V、电阻箱R、定值电阻R0、开关S、若干导线和该电池组成电路,测定该电池电动势.

Ⅰ.在图10中,根据电路图9,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

实物图连接成完整电路.

Ⅱ.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阻值R,读出电压表V相应示数U.该学习小组测出大量数据,分析筛选出下表所示的R、U数据,并计算出相应的1/R与1/U的值.请用表中数据在图11坐标纸上描点,并作出1/U-1/R图线.

R(Ω)166.771.450.033.325.020.0

U(V)8.35.94.84.23.22.9

1/R(×10-2Ω-1)0.601.402.003.004.005.00

1/U(V-1)0.120.170.210.240.310.35

Ⅲ.从图线中可求得待测电池电动势E=V,r=Ω.

解析(1)由图可知,其示数为9.40 V

(2)Ⅰ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图如图12所示,电压表测电阻箱的电压,电池组电动

势约为9.40 V,故电压表选择15 V的量程.Ⅱ根据上表所示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然后根据坐标系中的点做直线,做出1/U-1/R图线,如图13所示.

Ⅲ.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U+UR(R0+r),化简得1U=R0+rE·1R+1E,则图象的斜率为R0+rE,图象与纵轴的截距为1E,由图象可得R0+rE=48Ω,1E=0.10 V-1,解得E=10.5 V;r=48-40=8Ω.

点评本题中的定值电阻相当于增加了电源的内阻,使得做1/U-1/R图线的斜率增大,方便作图,方便读数.

(收稿日期:2016-09-16)

猜你喜欢
量程内阻阻值
探究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对一道电学实验题的思考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复习课之八问
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
一道电学题目的联想
电流和电压用电表组方法测量
电桥平衡条件的应用
两场争论带来的思考
这道电学黑箱题有误吗?
运用等效电源巧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