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飞
【摘 要】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怎样才能使小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所必需的数学呢?我认为,数学必须要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只有学生善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对知识的价值更详尽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核心。
【关键词】联系生活;借助生活经验;活用生活知识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怎样才能使小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所必需的数学呢?这成为现代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认真、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我认为,数学必须要贴近生活,走进生活。
一、重视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作为一个从事小学数学十几年的教师,我在数学过程中发现,当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知识的时候,学生对学习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态度空前高涨。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来显现数学内容,增加数学的趣味性、现实性,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所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生活中时时、处处离不开数学,我就生活在数学中,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我首先出示了一张“台州火车站的时刻表”,让学生观察时刻表,用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谈一谈一天火车站发车和到站的情况,接着我又设计了一些问题:老师要去上海学习应该坐那一班次的车?需要经过多少时间?师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从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带有生活气息的素材来引入新课,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经过中学习新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因此,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需要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很有用、很有价值,自然而然地学生就产生了一种想了解数学、研究数学的愿望。学生们如果有这样一种积极的心态就会成为学习的动力,并有进入数学乐园去探索和创造的欲望。
二、借助生活经验,学好数学知识
心理学认为:学习知识有两个背景,凡是新知与自己智力背景近的就容易掌握,凡是离开自己背景的就不易掌握。而很多的數学问题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样会使枯燥、单调的数学理论变得生动、具体,可以触摸,会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为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生活中缺少不了数学,而数学更离不开生活,对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和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教师应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广泛收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例如:调查一周七天的天气情况,调查本周各班的学生的出勤情况,调查各银行的存款利率和国债利率等,对学生所得的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要学好数学知识,有数学意识还是不够的,波利亚曾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现实生活和周围事物的同时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提问和思考的机会,要引导学生敢于利用生活经验发表自己的独特的看法,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思考方法并发现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数学意识。
在增强数学意识的同时,我们应该多设计一些如:“购物问题”、“租车方案”、“校园里的数学问题”等课型,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数学思维。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例如:我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联系学生熟悉的情况,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学校运动会中我们班表现突出,得了全年级的第一名,老师为了奖励运动员,准备给24为运动员每个各买2元一支的圆珠笔和3元一本的日记本,那么一共要花去多少班费?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都能列出(3+2)×24和3×24+2×24的算式。但是有的学生就提出问题:“老师,你买的多,可以让老板便宜一点。”“还可以让老板多送一支笔或一个本子。”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学生能在解题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角度的考虑问题,这是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的体现。
三、活用数学知识,服务现实生活
数学在现代社会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实用性技术和辅助性工具,而且在各领域中它也已经成为解决许多重大问题的关键。数学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从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而数学的应用意识的体现是当学生面临生活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应该要让学生学会选择有用的、需要的条件和信息,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生活服务。努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和快乐,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
有一次,我带26个学生去校外参加“你丢我捡”的活动。那天天气很热,当学生们劳动完成时已经满头大汗,口干舌燥,我当时提议:天气这么热,教师请大家喝汽水。汽水1元钱1瓶,3个空瓶能换一瓶汽水,但是老师今天只带了18元钱,要每个人都能喝都一瓶,行吗?顿时学生就像沸腾的油锅炸开了锅,三人一组,五个一伙的讨论开了,最后机灵的同学终于想出了好办法:18元先买18瓶汽水,喝完再用空瓶换6瓶汽水,6只空瓶换2瓶汽水,最后向小店借一只空瓶,加剩下的2只瓶,再换一瓶汽水,喝完后把空瓶还给小店。18+6+2+1=27(瓶),这样用18元钱,让老师和同学每个人都喝到了一瓶汽水。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既巩固所学知识,又开阔了学生的生活视野,神话数学知识,更体验了数学的实践性。
我们数学教师更应该用发展的眼光赖审视现代数学教学,使学生达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最终教学目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数学教育是面向大众化的教育,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具有用数学思想和方法来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数学能力就是看他们能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思维方法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形成新的知识和能力,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只有学生善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才能促使学生对知识的价值更详尽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