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2016-06-21 19:10刘兴功
考试周刊 2016年44期
关键词:联系生活中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刘兴功

摘 要: 语文教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语文教学应走生活化的道路,生活实践要融入语文的运用,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从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的社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不断提高,更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 中学语文 生活化教学 联系生活 运用语文

语文是交际的工具、学习的工具、工作的工具,也是生活的工具。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它的参与和支撑,这决定了学语文不能单靠课堂、单靠学校,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学以致用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关键,也是难点。语文教师不但要为了学生学语文而教语文,而且要为了用语文而教语文。应该全方位地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与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和能动的培养和训练。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所谓语文生活化教学,就是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改变课堂教学的封闭模式,开放语文课堂,让生活走向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使语文教学与生活紧紧相连,将学生从抽象、枯燥的课本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交流中产生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这一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能力和完善人格。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国正认为:“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应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各种孔道使教学和学生生活息息相通。这样,会使教学充满生气,使语文训练多趣而有效。”中学生走进教室时并不是一无所知的,他们都带着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他人、对事物的认识、看法和态度等。因此,课本中出现的一些人或事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缺乏细心观察,这些常见的人或事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想方设法地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指导学生用心观察,使其拥有的经验感受与书本抽象、间接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产生共鸣,缩短教材与学生的心理、时间和空间距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文本作者相似的情感经历和体验,化远为近,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文章的美。

例如在教学《背影》一文时,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和真实地理解作者四次流泪的原因或当作者看见父亲的背影情不自禁地流泪这种情感,可以提前布置一个小作业,让学生注意观察自己的父母亲。例如,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父母上班、劳动、做家务的背影,然后写出一篇小文章表达内心感受。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无意中发现正在劳动的父母亲头发有些白了,背有些驼了;或者父母穿着一件浅蓝色工作服,正用力把他的自行车提出门去上班;又或者在寒冷的冬天里,母亲正为自己洗着校服的背影等这些平时都很少留意到的生活画面。学生通过细心观察,感受到了父母是那么不容易,是那么关爱着自己,心里也体会到原来父母平时那么辛苦地劳动和工作,就是为了使孩子活得更快乐、更幸福。这时,学生真正感悟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与文本所抒发的情感产生直接的碰撞,与文本产生共鸣,文本的情感教育也已经完成。此时正是教育的最佳时机,《背影》中父子之间的那种深情,学生已经理解,这种亲人间的情感必将引起学生的深思,从而反思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行为,达到生活化的目的。

二、引领学生演绎生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语文教师要还语文教学以生命的本色,通过积极创造“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增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常常发现有的课文内容情节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情节创造性地将语文课堂变为“生活大舞台”,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亲自演一演。学生表演课本剧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再现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如临其境,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改编和表演过程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更真实地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和性格。例如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可以要求学生先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学生通过对各自角色语言、动作和神情的表演,成功地塑造范进喜极而疯、胡屠户庸俗势利和众邻居麻木冷漠等一系列形象,在愤怒和控诉的氛围中使课堂充满活力。同时,学生通过观察范进的命运变化,深深感受到当时世态的炎凉,以及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三、借助多媒体再现生活

课文是对生活的反映,生活是个万花筒,中学生的阅历和见识毕竟有限,如果不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离文章的距离就远了,对文章理解随之增加难度,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生活情境,再现生活。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情境,教师适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提供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号刺激,积极创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把实际生活中事物通过多媒体的三维效果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如临其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从而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这不仅能使书本知识、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能克服学生感官的局限性,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联系生活中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