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春
【摘 要】“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而是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愿意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从而进行自主学习。
【关键词】初中地理;亲和力;求知欲;效率;方法
从教20多年,一直在初中一线从事地理教学工作,我深知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为了使地理课堂教学具有鲜明的地理学科特色,保证地理课堂教学高效,应尽快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促进地理课堂教学高效,这里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摒弃高高在上思想,使教学具有亲和力
如何具有亲和力,就是在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情感的投入,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的需求,由此带来教师教学工作的精神动力,更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学生,公平对待学生,摒弃自己高高在上的思想,以丰满的情感营造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会因亲其师,信其道,产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得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地理学科有的内容比较枯燥,抽象,教师更要增加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将缺乏情感因素的教学内容赋予充沛的情感色彩,从而达到知识与情感融合。在教学中我发现,凡是经常得到老师关心和信任的学生,上课时都具有充沛的精力,良好的心境,从而很容易达到教师所预期的学习效果。反之,如果师生情感淡泊,冷漠,关系紧张,甚至“火药味”极浓,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说不定课堂上会随时爆发“战争”,这样的课堂如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怎能实现?
二、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初中地理一直是学生眼中的小科,看似可有可无,所以学生不重视,自然投入地理的学习精力就少得可怜。可地理对于高中文科生来说就非常重要了,为了学生的长远打算,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常以学生感兴趣和关注问题为切入口,将地理学知识巧妙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新知情境中,以此激发他们的探求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航空航天,南极探险,中东战乱等与地理有关,而某一地方的气候,地形,风土人情等也是热衷旅游人士应该了解的常识,当搜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也渐渐了解了相关的地理知识,由此让学生清楚学好地理就是给自己增加一项生活技能,当需要时会体会到受益匪浅,而决非中考那5分可比。还比如讲到《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忆家乡山地的南北山坡上,哪一边的植物比较茂盛?(南坡)什么原因?(南坡向阳,日照充足。)马尾松是长在南坡多一些,还是长在北坡多一些呢?(马尾松是喜阳植物,南坡日照充足,所以南坡多。)这些问题学生都会兴趣盎然地去讨论,他们会觉得原来生活中到处是地理,这会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也得到了提高。所以,地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生活无处不地理。
三、重视45分钟的课堂效率
地理既然是一门应试科目,那课堂教学中就不能单纯的理论讲解,一定要循序渐进渗透一些解题的技巧和方法。所以我经常提醒学生上课要集中精力,并紧紧跟上老师的思路,而且听课要听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理解问题是怎样提出的?又是怎样分析和解决的?我边讲解边用目光巡视,观察学生的反应,提醒他们如果遇到某个问题或某个环节没有听懂,别着急,别钻“牛角尖”,而应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待到课后再去钻研或向同学,老师请教。另外我还要求学生记笔记,我也尽量条理清晰地将知识点整理在黑板上,同时鼓励他们把自己认为有用的内容速记在笔记上,课后再根据回忆将空缺补充完整,不懂的地方再问老师同学。这样既是复习巩固也是检测自己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
四、训练学生将地图烂熟于胸
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地图,它里面承载着很多知识,而最精准,快捷,有效的记忆方法就是地图记忆。尽管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大部分知识都能借助地图去解释。为了把地图烂熟于胸,我经常强调要把书与地图结合,把书中涉及到的知识逐一在图上落实并熟记,其次,空闲时间多看地图,做到“眼中有图”,但是每次看图时间不用太长,却要想着常常看,比如可在枕边放一本地图,每天睡觉前的几分钟看一看,记一记,然后睡觉,这样记忆效果非常好,长此以往就能将地图印在脑海里,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读图解题上。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不能单纯让学生去记忆,还要经常训练他们自己动笔绘图,这样好多地理知识就随着地图而不断跳跃出来。
地理既然是一门和现实生活结合密切的学科,就希望他们爱上地理,能感受地理的趣味与魅力,同时地理在中考,高考的位置也决定了学生们应该努力學习它。相信在地理外在魅力和学生分数需求的内驱力共同作用下,他们会学得轻松愉快,动力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