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韩小学隐性道德教育途径比较

2017-03-29 20:37胡亚双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隐性韩国

胡亚双

(大理大学,云南 大理 671003)

当前中韩小学隐性道德教育途径比较

胡亚双

(大理大学,云南 大理 671003)

本文以跨文化视角,对当代中韩小学隐性德育途径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中韩德育途径的异同,并就改进我国小学的德育方法进行了探讨。

隐性道德教育;中国;韩国;小学

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道德教育,特别是道德素质教育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是隐性道德教育的最大特点。小学阶段是主体意识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易受暗示和强烈的归属动机等心理特点,也最易受到隐性教育的影响。韩国作为亚洲经济强国,其国民素质总体水平较高,在小学德育教育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中韩小学在德育教育途径方面的异同。

一、当前中韩小学隐性德育途径比较

(一)教育方式不同

作为亚洲经济大国,中国和韩国都把小学道德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来抓,但因为国情、世情不同,两国的小学隐性道德教育途径也有很大差异。

中国的小学隐性道德教育方式是相对比较传统的学校教育。虽然家庭和社会也肩负小学道德教育的职责和义务,但小学道德教育还是以学校正规教育为主,家庭和社会教育为辅。不独小学教育如此,我国的中、高级学校教育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重知识轻道德教育的现实窘境,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韩国的小学隐性道德教育也以学校教育为主,但家庭和社会充分参与到学生的道德教育当中。值得一提的是,韩国的家庭和社会的隐性道德教育在其小学道德教育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韩国的道德教育是“看不见的道德教育”,更加重视接受者的实际情感和内化提升。

(二)教育理念不同

中韩都十分重视小学道德教育工作,但两国在小学道德教育理念上有着本质区别。绝大多数中国父母认为,孩子的道德教育是学校老师的职责和义务,孩子道德素质的好坏取决于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此外,中国父母都视自己的孩子为掌上明珠,事事迁就孩子,不鼓励孩子做家务。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孩子犯错误时,有些父母容易把责任推到学校或老师身上,认为学校没有教育好孩子。由此可见,我国不仅缺乏家庭隐性道德教育,更存在反面隐性道德教育这一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

韩国小学隐性道德教育虽然也以学校教育为主,但家庭和社会的道德教育占了很大比重。父母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礼貌、谦让、诚信和合作,并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使得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生活和温和的社会氛围中得到较多的实践机会。社会通过美化环境、倡导文明礼貌营造良好的德育社会氛围,让孩子耳濡目染、接受教育。

(三)德育方法不同

中韩都把小学道德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但由于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不同,尤其是道德教育理念不同,中韩小学的隐性德育方法也不尽相同。在中国,小学德育工作主要由学校来承担。道德教育方法以小学思想品德课教育为主,通过故事、图书、影视作品中的道德思想来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另外,中国强调用道德舆论和社会舆论来规范孩子的行为方式,德育方式和内容相对比较单一。韩国的小学道德教育更强调通过身体力行的活动和事例来教育孩子,通过社交活动和实践活动实现道德教育的内化。

二、改进我国小学隐性德育途径的措施

当前,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在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方面,韩国的小学隐性道德教育给了我们很多借鉴和启示。

(一)加强隐性德育教育目标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我国的小学德育目标比较明确,就是培养“四有”新人,但对“四有”新人的界定比较模糊。由于内容比较空泛,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四有”新人的内涵。在实际德育工作中,教师和学生时常把“四有”新人挂在嘴边,但从德育教育实践来看,效果不太理想。因此,在开展小学德育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德育目标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二)形成隐性德育多方合力

当前,我国小学德育甚至大学德育都以学校为实施主体,家庭和社会在德育方面的参与度和重视度远远不够。因此,在充分发挥学校隐性德育教育“主阵地”和“主战场”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家庭和社会参与隐性德育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教育“三位一体”的良好局面,营造积极向上的道德教育氛围,推动我国德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转变重“智育”轻“德育”的理念

当前,我国德育教育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重智育轻德育的功利主义思想。大多数父母在德育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中国很多孩子高智低德,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相处,这样的人是很难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担当重任的。

(四)创新德育方法

当前,我国小学隐性德育的实效性不足,德育目标过于空泛、不便操作和落实,德育方法缺乏创新、德育模式陈旧。我国小学德育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创新,加之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致使德育实效性往往不太理想。此外,中国的道德教育过分强调理论教育,对孩子内化方面的德育比较少,应借鉴韩国小学德育方式,通过社会实践加强孩子的道德内化教育,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意识。

三、结语

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方面面。德育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关乎国家的兴衰和形象。隐性道德教育是我国较为不足的教育形式,加强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个长期积淀的教育过程。加强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必须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使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形成合力。

[1]戚万学.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魏长领.道德信仰与社会和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3]王容涛,罗兰.多元视域下的中日德育比较研究[J].西部教育研究,2012(3).

[4]王丽荣.中日德育途径方法的异同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7).

2017-01-05

胡亚双(1990- ),女,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21

A

2095-7602(2017)05-0156-02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隐性韩国
韩国“第一步”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聚焦韩国大选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在韩国走马观花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