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
[摘 要]审美体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构建过程。教师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多重优化处理,让学生的审美体验顺利开展,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轻松愉快的审美体验情境,促生学生审美体验的主观内驱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审美体验;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9-0070-01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优化课堂导入方式、精选学习内容、丰富学习活动等,能够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审美体验情境,深化学生的审美体验。由于音乐本身包含众多审美因素,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确定审美体验的角度,发挥音乐的重要启蒙作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一、优化导入,创设审美体验情境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优化处理,能够给学生以身臨其境的体验,为学生的个性审美提供重要条件。特别是将多媒体引入音乐课堂教学之后,给教师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多媒体可以将丰富的图片、视频、音频、动画、文字等信息,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给学生多种感官带来信息冲击,使他们的审美体验自然形成。
例如,在学习《跳吧!跳吧”》时,教学之前,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青春舞曲》,并引导学生舞蹈律动走进教室,然后展示具有新疆特点的舞蹈动作。音乐停下来之后,教师提问:“刚才我们跳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学生回答:“新疆。”教师继续问道:“你从哪些舞蹈动作可以看出是新疆舞蹈呢?有兴趣的上来展示一下。”学生纷纷上台展示,音乐重新响起,教师与学生一起表演舞蹈,课堂学习气氛热烈。这里,教师引导学生以舞蹈律动的形式进入教室,给学生营造载歌载舞的学习氛围,因为有教师一起参与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顿时被点燃。通过对音乐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明确舞蹈的动作特点,给学生带来重要启迪。学生对新疆舞蹈非常熟悉,通过舞蹈欣赏,感受新疆的美,学生获得的审美信息自然也是多元的、立体的。
二、精选内容,观照学生审美差异
音乐学习有比较固定的教材,但这些内容不具有硬性规定,教师有一定自主选择的权利。特别是欣赏类作品的选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设计安排,甚至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对相关音乐作品进行优化整合,为课堂学习提供适宜的内容,以满足学生的音乐感知需要。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进行合理选择,有效提升学生审美体验的品质。
例如,在学习《五月的夜晚》相关内容时,为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教师在欣赏环节展开时听取学生的参与意见,选择了《牧羊女》《春到沂河》《五月的夜晚》《茉莉花》等歌曲,并给出具体的欣赏要求:“这些歌曲叫什么名字?具有什么样的风格?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你最喜欢哪一首歌曲?说说喜欢的理由。”欣赏开始,学生听得特别认真,很多学生都跟随多媒体视频播放进行哼唱。在欣赏成果时,学生大多能够圆满完成相关的欣赏任务。特别是说自己喜欢的歌曲时,很多学生都有创造性的发挥。如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茉莉花》,曲调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的韵味,让人不由得想起‘小桥流水人家那种美是醉心的、令人向往的。”从学生的审美体验可以看出,教师欣赏内容选择是比较成功的,如果一味地遵循教材的设计,学生的审美体验就要大打折扣。根据学生审美实际需要选择音乐内容,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
三、丰富活动,深化审美体验
音乐学习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在具体体验过程中形成美学观点。为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教师要对音乐活动展开选择和整合,以提升学生审美体验的效果。如课堂演绎、学习竞赛、信息搜集、改编创编等,都属于音乐实践活动形式,教师在具体设计时需要对学生展开深入调查,根据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展开设计。如果有条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创设实践活动,这对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有重要帮助。
例如,学习《四季歌》时,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展示一年四季的美。学生展开热烈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春天是最美的,鸟语花香,还可以放风筝”;有的学生喜欢夏天,认为“夏天可以到小河里游泳,捕鱼捉虾”;还有的学生热爱秋天,因为“金秋是丰收的季节,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当然也有喜欢冬天的学生,因为“冬天可以滑雪溜冰、打雪仗,也别有一番情趣”。然后教师展示《四季歌》曲调,让学生分组进行创编活动,并参与班级展示。学生积极行动起来,重新编制歌词,并开始排练演绎。在课堂展示时,各个小组都有比较出色的表现,歌曲改编得非常成功。这里,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四季的特点,成功激活学生的审美思维,然后组织学生展开分组改编活动,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进一步加强。
总之,审美体验是一个动态的构建过程。教师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多重优化处理,让学生的审美体验顺利开展,并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创建轻松、愉快的审美体验环境,促生学生审美体验的主观内驱力。
(特约编辑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