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学前卫生学》的教学方法

2017-03-25 11:51杨眉
甘肃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中职学校

杨眉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学前卫生学;实践性教学;多法并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3—0071—01

《学前卫生学》是中职学校开设的研究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健康的一门学科。目前多数《学前卫生学》的任课教师并非本专业出身,教学素养相对落后,再加上学校缺乏专门的教学实训设施设备及实践基地,因此教学过程往往不能有效地突出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直接导致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轻视,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成了大多数《学前卫生学》教师不得不关注的课题,现就此谈几点拙见。

一、自编体系,增加实训

理论知识是培养专业技能的基本保障,要改进《学前卫生学》教学体系,减少理论教学时间,降低理论知识难度,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细化实践内容,最好是让学生在实训中学习。现行《学前卫生学》教学大纲中限制本课程开设时间为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时间为一年。开设课时应为每周三课时,其中两节课为理论课时,一节课为实训课时。作为中职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他们接触学前教育专业已达半年,对学习本课程已经有所准备,因此增加实训课时的安排会使他们直观、具体、细致地完成本课程内容的学习。例如,对于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章节的教学,可在教室内用一节课完成两节理论课内容的学习后,第二、第三课时在实验室中通过对人体的生理结构进一步的了解,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讨论和总结。在教学规模上,还可将班级人数分散,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这样,当场学习理论知识并得以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多感记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程实践内容的学习。

二、活用教材,突出实践

自编教材是满足实践需求的关键。教师应在实事求是的调研分析后,根据学生实际将实践教学知识与理论教学知识交叉编排,并加入学生普遍关心的、有趣的、专业价值很强的校本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如此学生才能学得轻松。最好是两套教材结合选用:一套为基础性教材,即学校订购的理论教材,用于卫生学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课时安排一周两课时;一套为自编实践教材,需任课教师根据基础性教材将相关的实际应用知识做成实验或是体验编入实践内容,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同步进行。此教材主要应用于实践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课时安排为两周一下午,活动场地可定为幼儿园,也可定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训教室中。但是这样的解决方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众多有教学经验的卫生学教师共同商讨、制定、筛选、评定而成,这是一项有效而长远的发展策略。

三、端正理念,全面培养

要使学生重视《学前卫生学》的学习,教师必须端正教学理念,不应只完成教学工作,而应领着学生实际参与到幼儿园的工作中去,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幼儿园的日常实际与基础工作有赖于专业理论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知识的掌握。教师不能仅教课本,不能只是自己教,最好让学生到幼儿园里去学,从真实的案例去领会,以期使学生的学习理念发生相应变化。另外,要转变教学理念,不能走入极端,使得学生忽视对理论的学习。这方面,首先要打开中职升高职的通道,提高理论教学的重要性,还需要对学生灌输专业教育思想,让他们认识到真正的职业人才是全面性人才。还应该对目前存在一定制度设计缺陷的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比赛尽快进行改革,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

四、多法并用,优化教学

要优化《学前卫生学》课程的教学,离不开增设实践内容,可以采取如下诸法:

1.任务教学法,比如婴儿喂养这节内容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如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通过查阅资料、统计分析、成分对比来了解配方奶粉的優缺点,同时分析国内外各大品牌奶粉,从而找出最适合幼儿的配方奶粉。

2.小组竞赛法,还是以婴儿喂养为案例,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看谁查阅资料最多、分析材料最细、得出的结论最让大家信服,就给该组整体成员加分。

3.现场教学法,例如在学习婴幼儿意外伤害处理这节内容时,我们可以采用假人或是模特的办法,现场教会学生处理意外伤害,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用动作记忆来加深知识的熟练程度。

4.演习法,例如在预防传染病这节内容中,我们在学习完成之后,以演习传染病暴发的场景来评判学生的预防措施是否正确。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实践性教学中职学校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模式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反思
试析如何通过语文实践性教学提升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