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瑛
【摘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大多是6~8岁的儿童,他们活泼好动,对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事物往往感兴趣,因此,根据他们的认知发展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采用游戏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三个方面论述了怎样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识字教学 识字兴趣 游戏教学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12-01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中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喜欢汉字,主动识字的愿望,让他们逐步形成识字的能力,为将来的自主识字、大量阅读做好准备,”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积极根据他们的认知发展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是我在识字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仅供大家参考:
一、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石,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识字教学。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丰富心理经验、开阔眼界的原动力,人们感兴趣的东西总是愿意去认识它、去研究它,一个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学习起来效果会特别好。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常常根据学生年龄、身心、喜好等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快乐的方法进行识字。具体措施如下:
1.创设良好教学情境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起点,也是进行启蒙教育的开始,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识字教学应该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因此,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常常运用轻松活泼、生动愉悦地形式创设教学情境,让孩子们觉得识字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例如编故事法、简笔画法、猜谜语法等都是创设良好情景,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好方法。
2.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学生都有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发现者,成为一个创新者的愿望,他们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事物,如果得到老师的肯定,就会更加积极地去探索。因此,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总是积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用他们喜欢的方法识字,例如“姑”这个字,有的学生说是有“女、古”组成的,有的学生说是“菇”字去掉草头;“司”字,有的学生说是 “同”字去掉了一笔,有的说是“词”去掉言字旁。对于这种情况,我都是积极鼓励,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在老师的肯定中产生了识字兴趣。
二、采用游戏教学法
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采用了游戏教学法,大大提高了识字课的教学效率。具体措施如下:
1.自编谜语法猜谜语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它既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还可以活跃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认识字。因此,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常常根据字形的特点给学生创编谜面,让他们猜谜底,孩子们在猜谜过程中是积极地活跃的,当他们猜出一个谜语时,就会开怀大笑,例在学习“燕”时,我这样给学生编字谜:“孙中山革命不成功,蒋介石口口声声要革命,彭德怀带领四十万大军,毛泽东领导北上抗日”,这样的识字游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开火车法“开火车”是一种集体性较强的游戏活动,运用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在游戏中,如果其中的一列“火车”错读,就要自动退出,读得最流利、最正确的才会获胜,孩子们很希望自己的那列“火车”胜出,就会想尽法会读某些生字,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传统识字教学中,我们教师多采用卡片或挂图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采用挂图或卡片进行教学。可是小学生,特别是那些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注意力不够稳定,对那些不生动的、静态的东西激不起他们的兴趣,达不到良好的识字效果。因此,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1.运用多媒体加大了学生的识字量多媒体在教学中能够增强训练密度,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的苏教版低年级小学语文教材识字量大,这给我们的识字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加之课堂教学时间又少,运用多媒体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增加信息容量。例如我用多媒体给学生设计了“我会找”活动,给学生营造真实的语感环境,加大了学生的识字量
2.运用多媒体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我们大家知道:词语、生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特殊功可以让学生知道生字的音、形、义等,有些难写的生字可以让学生边看屏幕演示边讲说笔画,这种教学方法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又生动活泼,给孩子们带来愉快的享受。
如果我们的教学法能够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和意志领域,就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中,只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运用多种多样的识字教学方法,才能开启学生心灵,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繼续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