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英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所以笔者认为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教师要以开展拓展阅读为契机,努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达成。
【关键词】拓展阅读 语文素养 达成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055-02
我国传统的阅读“滋养说”、叶圣陶先生语文教材观、学习迁移说中“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的理论都强调了拓展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开展拓展阅读为契机,努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达成。
一、营造拓展阅读氛围,促进学生读书习惯的达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了保证阅读质量,要训练学生养成读书看报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为此,我着力营造拓展阅读氛围,努力促进学生读书习惯的达成。如在每学期开学在班上首先布置好精致多彩的读书专栏,其中有激励学生读书的口号,如:“我读书,我快乐”,“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个好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实用、有创意的交流平台,如“心灵桥”栏、“好书齐读”栏等;有最具吸引力的评比栏,如“我是小书迷”、“读书之星”、“背诵之星”等,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在激励中被激发。
我还在班上专门设立图书角,琳琅满目的图书可以让孩子们随时随手可以享受文化大餐。每个图书角都设计了响亮而动听的名字,“智慧角”、“金钥匙”、“品味台”……每个名字都意蕴深刻,饱含着浓浓的书香,充分显示了小书架的大作用。我还在班上经常开展“好书大家读”、“美文齐欣赏”等活动,因为这些活动是充分展示学生自主读书的成果。
总之,我尽可能地营造读书氛围,为学生拓展阅读提供全方位的准备,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了自觉读书的良好习惯,对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课外阅读引导,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达成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拓展阅读是“减负”最佳手段的理论。他指出:“学生学习越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象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是使课外阅读落到实处,保证课外阅读量与质的重要途径。
如学习完语文出版社第六册第六单元的第23课《和时间赛跑》后,看到同学们意犹未尽的学习热情,我借此契机出示《明日歌》作为拓展阅读的补充材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品读并谈感受,学生在品读和谈感受中进一步知道了时间的重要性,而我还向学生推荐了《爱惜时间的爱因斯坦》和《挤时间学习》这两篇与时间密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自觉参与课文阅读的兴趣,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这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的:学语文,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语文学习讲究“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由此可见,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预设,长期推荐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文章,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定能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三、整理拓展阅读资料,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达成
新课标中也给我们提出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建议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新课标的这一些理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内容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了,语文学习再也不能仅仅等同于语文学科学习了。而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阅读理解,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的收集、解释、整理、归类、运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分析能力,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在教學《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战士们对邱少云同志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更好的体会邱少云同志“严守纪律”的伟大品格。就有必要让学生更贴近人物,对人物的生平有一定的认识。我在教学这一课前,布置学生们搜集有关邱少云的资料(影像、图片、故事、生平、名言等)。当这些资料汇到一处时,这些多个角度的不同信息,让学生们更完整地认识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人物的形象。在这些丰富的感知认识之后,在学生心里留下的是对人物的充满个性化的理解,留下的是更想走进人物的兴趣冲动。课前搜集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更接近事件、人物,由此走进课堂,学生就轻松了。当学生再次阅读到关于邱少云的作品时,就会更加通俗易懂。这也为学生今后的课外阅读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由此可见,教师帮助、指导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体验到自主阅读的成功与喜悦,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达成。
四、拓展读写结合广度,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达成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非得借助课本,课本阅读只如鸟儿的一只翅膀,我们必须让拓展阅读的这另外一只翅膀丰满坚硬起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如雄鹰在知识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从读学写,借读练写是阅读理应承担的一项任务,不管是课文阅读还是拓展阅读,教师都别忘了引导学生迁移练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习作教学是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这就明示了习作方法指导应落实在阅读教学上。如《海上日出》一课,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特点来写的。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授之以法,做好读书迁移的训练,要着重抓住以下几点:一是引导学生体会海上日出的特点,弄清各个时间段的不同特点;二是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阅读时一定要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和过渡句。让学生体会这些时间词和过渡句能够使文章层次清楚。学生在阅读中抓住它就能正确理解课文,又能悟出写作的方法来。这样既开发了学生潜在的智力,又提高了写作中的悟性水平。学生在阅读中抓住了段落层次,就能体会出观察顺序和写作特点,起到借鉴作用,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技能也在无形之中得到达成。
学生在读中练写,在写中又加深了阅读感悟,真是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与所有的教学研究一样,拓展阅读的实践研究同样要讲求有序、适度、高效,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发挥最大的作用。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