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内驱 学教磨研 成就卓越
——江苏省淮阴中学数学教研组建设的实践探索

2017-03-23 22:44皇甫立同
江苏教育 2017年54期
关键词:学教内驱力教研组

皇甫立同

激发内驱 学教磨研 成就卓越
——江苏省淮阴中学数学教研组建设的实践探索

皇甫立同

数学教研曾经处于“被教研”状态,为此,学校确立了“激发内驱、学教磨研、成就卓越”行动指南和发展愿景,并在有效实现“内驱激发”和“学教磨研”教研改革上做出不少探索,为优质数学教研组的创建注入活力,努力行走在追求卓越的发展道路上。

教研困境;观念转折;内驱激发;学教磨研

“建设优质教研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江苏省淮阴中学一直行进在思考与探索的道路上。我们以为,优质学科教研是每一个学科都需要努力践行的工作,需要学校层面的全力支持。作为淮安市高中数学学科基地的淮中数学教研组,我们以“专家引领,团队协作,资源共享”为抓手,形成了“探究·合作·生长”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就如何创建优秀数学教研组谈谈我们的思考与实践。

一、困境:数学教研组曾经处于“被教研”状态

众所周知,数学教研组是学校教育中数学专业活动最基础的组织单元,是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它担负着“改进数学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基本使命和“研究数学教学,培养青年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但事实上,不少数学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往往处于“被教研”状态,对数学教研活动的认同度和参与度都比较低。究其原因,首先是数学教研活动的形式过于僵化。曾经的数学教研活动,要么如同开例会,教研组长“一言堂”;要么开设组内公开课,然后流于形式随便说说,即所谓的评课。其次是数学教研活动的内容相对单一。教研活动时,要么讨论难题的求解方法,要么集体统一进度,讨论重难点如何突破等等。面对这一困境,如何创建优秀的数学教研组就成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转折:教研组确立发展愿景,注入新鲜活力

在学校层面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数学教研组专门组织人员外出考察、交流学习。一方面,主动从专业理论书籍中汲取养分,比如,研读了王永和教授的《教研组建设简论》、陈桂生教授的《我国教研组演变轨迹》等,进一步明晰了教研组未来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参考兄弟学校在实践层面好的做法与经验。我们发现:教研组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应该是“人”,要实现教师由“要我教研”向“我要教研”观念转变。为此,我们把“如何指导教师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如何永葆教师自我发展的激情”作为创建优质数学教研组的关键。基于此,我们最终将“激发内驱、学教磨研、成就卓越”作为教研组加强自身建设的行动指南和发展愿景。

三、探索:如何实现“激发内驱、学教磨研、成就卓越”

(一)如何更有效激发内驱,实现由“要我教研”向“我要教研”转变

“内驱力”可分为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研究表明“人们在一种或多种内驱力的基础上行动,往往可在事业上非常成功”,而三种内驱力成分所占比例依个体的年龄、性别、文化、人格因素不同而各异。所以在不同发展阶段哪种动机为主,哪种动机为辅,是我们制定激发策略的依据。查阅相关研究资料,我们进一步发现,在青年教师身上,附属内驱力(即为获得或保持长辈和同伴的赞许与认可)是主要学习动机;在老教师身上,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即希望赢得尊重、信任与地位的动机)逐渐增强;而认知的内驱力(即内在的求知的欲望)会随着教师年龄增长、水平提高、眼界开阔、知识增加而日益发展。基于以上多方面认识,我们激发内驱力的具体举措有如下几点:

1.优秀校园文化引领,共同发展愿景支撑。百年淮中,有着它特有的文化底蕴,一代又一代淮中人继往开来,传承发扬着“乐于奉献,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淮中精神。漫步校园,“孺子牛”“担当石”“成就每一位师生的卓越追求”……这些渗透校园文化的景点随处可见。学校层面已经将其提炼成“竖起脊梁担事”的“担当教育”品牌;“乐于奉献,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校园文化,已经深深根植于每个淮中人的心中,使得每一个走进这所“光荣之门”的淮中人,在孜孜以求勇担重任的同时,心底倍感荣光。

2.唤醒自主发展意识,预留自主发展空间。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每个人都应当把握住自己特殊的天职。”学校管理层达成的共识是——学校管理层的天职就在于“艺术地唤醒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驱力,使教师获得一种生命的升华”。为了能够唤醒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并给他们留下自主发展的空间,学校采取弹性坐班制度,并成立学术委员会。弹性坐班是指在保质保量完成学校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教师完全可以自主安排课余时间。而学术委员会,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展开一系列创新形式的教研活动,以此唤醒部分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

3.具体考核制度保驾,多种激励措施护航。教师的自主发展有外在的文化引领和内在的主观能动,然而要形成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行为,还要健全管理举措,通过制度来强化习惯。学校为教研组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制度性保障和各种利好措施。学术委员会牵头开发的具有校本特色的《淮阴中学发展性教师评价办法》,明确了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学教师日常教研达到优秀的标准。数学教研组研制设计了《淮阴中学数学教案标准与优秀教案评比办法》,统一了“教案设计9环节”,打通三个年级教研组通道,学年结束统一考评。这些公开透明、具体可操作的考核制度已经得到来自不同层面的好评,并在淮安市兄弟学校产生一定辐射作用。另外,学校也尽可能采取各种激励措施,设立“淮钢”“一品梅”“宁淮”等多项奖教金,对教与研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物质奖励;开设淮阴中学教师发展论坛,开展双周“相约星期二”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推选在教学或教研方面有思考、有想法的教师,走上讲坛,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教研困惑、教学故事、教研成果,换一种方式给予教师荣誉表彰。

(二)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师初步具备教研能力

在学术委员会倾力帮助下,数学组将校本教研的重点概括为“学教磨研”四个字。对于不同层级教师群体而言,它有相应的两个层面的内涵:

1.对于刚入职不久的教师新手而言,它侧重于“先学后教”“先磨后研”。数学教师刚入职时都会面对巨大的困难与压力,比如,教学实践经验几乎为零,高中数学知识遗忘,数学解题能力薄弱,家长学生不信任,课堂管理与应对突发状况能力差等。此时,数学教研组的支持、帮助与引领,尤其意义重大。数学教研组主动协调课程表安排,支持新教师的“先学后教”行为,不仅给新教师安排热心的师傅,而且全组面向青年教师开放课堂,主动热心指导新教师“听一节上一节”。对于入职一年后的新教师,教研组组织开展“教学基本功”达标考核课;对于考察合格的新教师,数学教研组对他们提出新的备课要求,如“带着自写的教案听课”“整合自备教案与听课记录,二次备课、磨课”“一课一反思”。新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记录问题并尝试各种途径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我们都将其认定为自主教研活动成绩,纳入教师发展评价考核中,促其成长和发展。

2.对于具备5年以上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而言,它侧重于“学教磨研”四环节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整合。为了“促学”,教研组采取“青蓝工程”,帮助“青学老”;“同课异构”,督促“相互学”;“定期展示读书收获”,引导“自主学”;另外,还定期选派组内骨干教师到北京、上海、武汉、南京、无锡、常州等教学先进地区的知名学校考察学习,回校辐射共享。为了“促教”,教研组在抓好精心备课、撰写教案、课课精品的同时,细化“同课异构”“组内研讨课”之后的评课环节,将原来的“随便说说”改为“淮中评课1+1模式”,即讲课人说“这节课我的最得意之处是……”“我最遗憾的地方是……”,评课人讲“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我想给出的建议是……”。言简意赅,说出新意,杜绝重复啰唆。

四、超越:追求卓越,我们一直行走在路上

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数学教研组选择“学教磨研”这一校本研修模式,重在实践和过程的“探究、合作、生成”课堂教学模式还须进一步论证和探索。时至今日,我们所做的改革、探索到底能培养出多少真正的名师或专家,效果还不得而知,但所有的经历都会有成长的收获。事实上,已有不少教师正悄悄改变着自己的教育行走方式,开始读书写作,尝试申报科研课题,并主动承担《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材》和《淮阴中学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资料》等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研制工作。

G451

B

1005-6009(2017)54-0014-02

皇甫立同,江苏省淮阴中学(江苏淮安,223002)校长、党委书记,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学教内驱力教研组
唤醒内驱力,让孩子拥有“自推”的力量
“学教评”一体化:把握评价导向,把脉阅读教学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美术课堂“教学”与“学教”的探究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问题引导式课堂“学教”形态的实践与思考
变“教学”为“学教”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