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艳艳
把课堂还给学生
文│韩艳艳
学习金字塔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所熟悉的。它是美国著名的教育专家爱德加·戴尔1969年提出的。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是不同的。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呢?学习金字塔理论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学生能做的、能讲的内容、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想办法引导学生去做,为学生搭建交流与碰撞的平台,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引领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更深和更广层面的讨论分析,适时总结提升。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做好两点。
其一,利用导学案引领学生自主预习。导学案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温习旧知,即复习本节课需要的旧知,为探究新知识铲除障碍,铺平道路,提供保障;二是探究新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将要探究的问题层次化,大问题分解成各个小问题,化大为小,化整为零,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引导学生逐步探究。
学生在学习新课的前一天按导学案的要求,独立地、高质量地完成自主预习,体现出每个学生的独立性。然后教师批阅,掌握学生的理解情况,以便于课堂上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交流。课堂上先进行组内交流,组长带领组员一起订正错题,讨论要讲解的内容,根据题目的难易度确定讲解人员的分工。为了鼓励更多的同学大胆地展示自己,我采用按层次赋分的方法,基础越差的同学讲解一次得到的分数越多,其他同学如果能够补充发言或者提出问题也给予加分,这样就可以让全班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其二,课堂探究中要给学生提供自由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当小老师。在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拓展延伸,让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难度更大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交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这是实现有意义学习和培养学生学习信心的根本措施。每个公式、法则的推导,每一解题方法的确立,教师应在方法上引导,在学生的思维与知识之间架起桥梁,绝不能给学生思维设置框框,要放手让他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可能的条件下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从而达到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生本数学课堂教学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为此搭建平台,做好铺垫,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通过让学生更多地思考,更多地探索,更多地说和做,使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这样,我们的学生也将学得更自信,更精彩。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三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