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品德课堂焕发生机

2017-03-23 10:56
教育家 2017年46期
关键词:品德课品德课程标准

增强教学实效,引导学生树立美德雅行,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每一位《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要具有“有意义、有效率、生成性、常态性、待完善”五个方面的标准。结合《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品德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深刻领会课程标准,正确确立教学目标

目标的确定是课堂教学“有意义”的关键所在。教师首先要具备区分“课程标准”和“课堂目标”的能力。2011版课标中提出《品德与生活(社会)》采用总目标和分目标两个层级分述,以总目标统领分目标,以分目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达标保证总目标的实现。课程目标体现了多领域融合、多科功能兼备的特点。但是一节课仅40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事实知识、人文、地理知识等,要通过过程和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有效地自主建构知识框架。同时,有关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决不能急于求成,应对这些目标做出系统的规划,千万不能把终端目标作为课时目标来确定。

培养激发学习兴趣,让兴趣带动学生学习

教师应精心设计导言,使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味”、学科内容“有意思”,对之后的课堂教学无疑大有帮助。例如《我的动物朋友》一课,可采用猜谜语导入,通过竞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讲秩序》一课,可带领学生玩抢彩纸的游戏,通过一顿乱抢和有序排队两种方式对比,进入课题,展开关于秩序的大讨论……可以说,良好的开课,能让学生体会到品德课并不是圈圈重难点,背背知识点,而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课程,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可利用录音、投影、挂图、多媒体课件等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此外,下列方法也非常有效:

各类教法有机融合 品德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小品表演、讲故事、听音乐、角色游戏、讨论交流等教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每堂课中可采用不同的教法、不同的主题活动,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如此,学生会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兴趣自然产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掌握知识。如可将课堂前五分钟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相关主题讲演;课中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讨论、做“小老师”、进行小组抢答等。这样,课堂不仅成了学生施展才华的竞技场,也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课内外活动拓展延伸 品德课应以儿童生活为主线,体现品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的有机融合。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实践中,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

充分利用课堂生成,从常态化课堂中提实效

品德课是一门活动性、开放性的课程。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这其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状态的生成。笔者在执教《我为家人分点忧》一课时,让学生在小纸条上写出目前自己或家庭成员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不署名,通过秘密的形式上交到老师准备的盒子里。然后由教师随机挑选问题,组织大家为他排忧解难。这一活动的设计就存在着巨大的未知性。根据学生提问,我随机组织大家围绕“品牌球鞋到底该不该买”这一话题开展辩论赛。最终,师生通过思维的碰撞,认同了一个结论:要根据各自家庭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购买。恰当充分地利用课堂生成,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教师只有不断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再学习,坚持科学性,增强灵活性,提升有效性,才能使品德课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品德课品德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摭谈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未雨绸缪 静等花开——基于“儿童立场”下的品德课前准备策略例谈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