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春
[摘要]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课程资源本土化,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高中政治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政治理论的理解。泰州文化资源丰富,发掘泰州本土课程资源,对于当地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开发利用泰州本土课程资源时必须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原则。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课程资源;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07001
高中政治新课程理念强调,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若能做到课程资源本土化,拉近生活与教材的距离,使学生有亲近感,从“厌学”变“乐学”,定会增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开发泰州本土课程资源的实践与思考
教学资源的本土化,一是为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必要的准备,二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如讲授政治理论和原理时,教师应当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从学生最熟悉的东西中选择最能说明问题的感性材料,创设情境导入,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掌握政治理论知识。正因为如此,选择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有关的泰州本土教学资源,一方面能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如泰州“星光大舞台”新课改示范课,陈亚萍老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通过比较泰州溱湖簖蟹和阳澄湖大闸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质疑反馈、总结提升等环节拓展深化了认识,实现了从关注学生是否“学会”到关注学生是否“会学”的转变,取得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俗话说“隔山打枪,难辨虚实”,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举的一些远离学生、远离现实的教学案例,不仅不具有说服力,而且还会让学生怀疑其真实性,弱化了课程资源的实效性。相反,在教学中如果运用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本土教学资源,学生就会感同身受、印象深刻,更有助于对教材的理解。例如,在讲高一经济生活《价格变动的影响》时,时值泰兴银杏艺术节召开之际,于是笔者在讲解“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这个问题时,让学生对泰兴“银杏之乡”的由来、现状、未来进行讨论,分别设置疑问,层层相扣,启发学生通过研究和讨论,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归现实生活。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参与面广,充分体现了自身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既能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又能让学生收获知识,在亲身体验中升华情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境界。
二、开发泰州本土课程资源,激活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策略
泰州是历史名城,文化资源丰富。泰州因水而生,以海而名,古城傍水而立,与水紧密相依,跨水而建的各色桥梁,星罗棋布的历代水井,具有独特的水城格局和艺术特色;运盐河、稻河、草河等河流及伏龙桥、赵公桥、高桥等百座桥梁,都蕴含着历史典故;素有“东看梅柳桃、西看儒释道、南看楼阁塔、北看古民居”的文化特色;拥有海军纪念馆、东进纪念馆和泰兴黄桥镇、姜堰曲江楼等红色旅游景区;还有泰州华侨城、溱湖湿地公园、李中水上森林、徐马荒万亩荷塘、千岛垛田、大纵湖、江河风光带、里下河风景区等田园文化、水乡文化特色。泰州名人辈出,如胡瑗、王艮、岳飞、陈毅等历史名人及当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发掘泰州本土课程资源,对于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使泰州本土课程资源达到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功效,在开发过程中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原则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泰州政治课程资源本土化。首先,借助泰州地区的媒体,精选课程资源。政治教师可以了解泰州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重大政策的出台背景以及社会生活趣闻,从而为政治课堂教学积累了本土课程资源。这些泰州地区新闻事件、社會生活趣闻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更能吸引学生。其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集思广益。政治教师在传授课本理论知识时,可结合泰州本土教学资源,提前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当地的各种信息、事件,提供给教师作为备课资源参考,也可用于学生开展课堂探究。如,笔者在讲文化生活第四课《传统文化的继承》中“传统文化面面观”一目时,让学生课后参观泰兴市“三馆”(图博馆、名人馆、规划馆),搜集泰兴“文化符号变迁” 的历史材料,在课堂上用学生自己整理出的材料、信息来佐证所学的文化生活理论,以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政治教学的基本原则,取得了“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充分利用本土丰富的地域课程资源,能够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实现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相互交融,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才能激活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