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琪
摘 要 “三位一体”招生政策是浙江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入实施并完善新课改高考方案的重要举措。“三位一体”学生与普通高考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所差异,高校应根据“三位一体”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差异化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文章通过对“三位一体”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探索了目前“三位一体”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三位一体”学生的培养方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三位一体 学生发展情况 培养问题 培养模式
Abstract “Three-in-one” admissions polic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 of Zhejiang Province, to implement and improv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program. "Three-in-on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ordinary students differences, universitie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in-one" students on the differences of training and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The data was analyze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in-one" students, explore the "three-in-one" students in the course of the problem and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 to "three-in-one" students' training mode.
Keywords three-in-one; students development situation; training problems; training mode
近年來,为提升大学生培养效果,高等教育界对招生方式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发掘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潜力。浙江结合本省情况,创新推进了“三位一体”招生政策。“三位一体”是由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综合素质评价(中学和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与测试)和统一选拔考试(高考)构成的多元化招生评价体系。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三位一体”招生的指标体系,努力使学生选拔培养与学校发展目标一致。浙江省“三位一体”招生政策于2011年在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开始试行;2012年新增至14所高校,包括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以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2013年有22所高校实施,2014年有34所高校,2015年则有52所高校实施了“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政策。
1 “三位一体”招生对学生培养的定位
浙江省2012年颁布的《浙江省普通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试点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建立“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评价体系,有利于高校选拔符合培养目标、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学生,有利于引导和促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发展和展示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三位一体”招生放在提前批次进行,与统考招生不冲突。“三位一体”的权重可以因学校、专业、学生的不同而异,主要根据各学校专业需求而定。为考生进入高校学习提供了机会,弱化了“一考定终身”的影响。例如,2015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三位一体”招生实施标准是,学校按照考生的综合评价成绩,由高到低录取。学生的综合评价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5%+综合素质测试成绩€?5%+高考成绩€?0%。其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以及高考成绩统一折算成百分制计算。若考生综合评价成绩相同时,则按单项顺序及分数高低排序,单项顺序排列依次为:综合素质测试成绩、高考总分、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成绩。“三位一体”学生入校后,可享受与普通高考生同等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2 “三位一体”学生发展情况分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2012年起开始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政策,首批100名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在综合发展方向表现出如下特征:
2.1 学生成绩并非特别优异
根据平均学分绩点排名比=平均学分绩点的排名/专业总人数,课程总绩点数排名比=课程总绩点数的排名/专业总人数。所以一般而言,平均学分绩点排名比越小,表示学生的成绩越好;课程总绩点数排名越小,表示学生的成绩越好。根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级“三位一体”学生的调查,得出“三位一体”学生的绩点排名比情况:
由数据分析可知,“三位一体”学生的平均学分绩点排名比在30%以下的比例为28.23%、课程总绩点数排名比在30%以下的比例是25.88%,而我校的奖学金比例一般是专业的30%,可见“三位一体”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低于一般水平;并且“三位一体”学生的绩点排名比在50%以上的比例均为44.71%,也就是说,“三位一体”学生的文化课知识在所在专业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的比例较高,其化课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2.2 课外活动表现优异
课外活动获奖比例是根据“三位一体”学生参见课外活动的积极情况及其获奖比例而设置的,课外活动获奖比例=各活动事项参加总人数/总统计人数*100%。经分析,“三位一体”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并获奖的比例较高,特别是在实践环节,如社会工作经历和社会实践以及文体竞赛方面的比例较高。
首先,“三位一体”学生科研素质高、课外实践活动能力强。“三位一体”学生通过综合素质评比进入高校,与普通高考生相比,其文化课水平相对较低,综合素质水平较高。据我校统计资料,“三位一体”学生的科研发明获奖比例是1.18%,体育竞赛获奖比例是29.41%,学科竞赛获奖比例是32.94%,社会实践获奖比例是42.35%,文艺竞赛获奖比例是45.88%,社会工作经历的比例达到62.35%。由此可见,与普通高考生相比,“三位一体”学生的科研素质高、课外实践活动能力强。
其次,“三位一体”学生的社会工作经历的获奖比例达到了62.35%,社会实践获奖比例是42.35%。说明其社会活动能力强、参与度高、能较好完成社团工作,社会实践能力较强。
3 “三位一体”学生培养中的问题分析
3.1 “三位一体”学生培养目标不明确
“三位一体”学生入校后,学校并没有根据学生特点专门培养,而是将“三位一体”与普通高考生进行同等培养,就忽视了“三位一体”学生的特殊技能,“三位一体”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其综合素质方面的优势。由于对“三位一体”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三位一体”学生与“非三位一体”学生无差异,不能为社会输出较多素质较高的人才。
3.2 “三位一体”学生与“非三位一体”学生的授课方式无差异
虽然“三位一体”学生的入校方式与普通高考生不同,但是由于“三位一体”学生的群体太小,不能完全独立授课,所以高校在考生入校后并没有针对其特长而进行差异化教育。由于“三位一体”学生文化课成绩并无优势,而其他素质则相对较高,这种无差异的授课教育就不能突显“三位一体”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优势,所以无差异的授课方式不利于“三位一体”学生充分发挥其综合素质的优势。
3.3 “三位一体”学生缺乏对实践活动的系统指导
由数据分析可知,“三位一体”学生的科研素质较高,但是现行的培养模式以教学为中心,使“三位一体”学生不能发挥其科研方面的能力,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没有特色。另外,“三位一體”学生的活动大多数都是自发参与,缺少专门的系统的指导,学生特长不能充分发挥。
4 “三位一体”学生入校后培养方式探究
“三位一体”学生综合能力一般比较强,而“非三位一体”学生应试能力一般比较强。所以在考生入校后,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进行分类培养,以使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
4.1 为“三位一体”学生制定特定的培养计划
学校应该根据“三位一体”学生的特殊性,针对综合素质的特长,为其单独制定培养计划,因材施教,从而为社会输出多样化人才。
4.2 对“三位一体”学生实施导师制
“三位一体”学生通过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的综合评价进入高校,综合素质较高。学校可因材施教,对“三位一体”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
学校可以对“三位一体”学生实施导师制,即给“三位一体”学生配备导师,由导师指导学生逐渐接触项目、科研,使其充分发挥个人在科研方面的特长;此外,对于老师指定的项目工作,学生可以经老师同意向学校申请学分替代,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的科研能力,又可使学生顺利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另一方面,“三位一体”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较高,导师制可有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利于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4.3 部分学分可由实践活动代替
“三位一体”学生通过综合评价进入高校,其高考成绩多数是低于当年高校录取的一批最低分数线,其文化课知识相对较薄弱。统计数据显示,“三位一体”入校后,其文化课成绩也是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不及格比例达到了22%,而“三位一体”学生的科研发明获奖比例是1.18%,体育竞赛获奖比例是29.41%,学科竞赛获奖比例是32.94%,社会实践获奖比例是42.35%,文艺竞赛获奖比例是45.88%,社会工作经历获奖比例达到了62.35%。由此表明,“三位一体”学生的文化课水平处于偏下水平,而其他方面的发展则相对较好。
高校应该改进目前的授课方式,如高校可以允许“三位一体”学生申请科研项目学分替代,促使学生在发挥科研能力的同时顺利完成学分要求;高校也可以允许学生的部分学分由优秀的实践活动代替,降低“三位一体”学生的文化课学分,同时增加其科研、实践等方面的学分教育;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三位一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课程等,从而使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5 结论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是对我国高等院校招生政策的探究,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高考与自主招生政策的弊端,为考生进入高校继续深造创造了机会。“三位一体”招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综合素质的重视,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本文通过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级“三位一体”学生的调查,分析了“三位一体”学生的发展情况,探析其培养中的问题,并对“三位一体”学生入校后的培养方式提出了三点建议。“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制度不仅充分考虑高考成绩水平,而且兼顾学生专业爱好和专业潜质;弥补了单纯以高考分数选拔学生的不足,拓宽高考选拔多元化途径,强化学业水平测试和高校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的作用;能够促进高校专业人才的建设多样化,是目前高校招生录取模式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国华,裴学进.地方高校“三位一体”招生制度及其完善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86-88.
[2] 王佳莉,王慧娴.高等学校招生模式改革评价模型——基于“三位一体”招生政策的调查[J].统计与咨询,2013(3):15-16.
[3] 曹十芙,周清明.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进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6.2(2):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