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冲
摘 要 道德的形成经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过程。高校德育的使命便是要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作出与之相符的道德行为,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本文系统的阐释了90后大学生群体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偏离的表现和形成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期给当前大学生知行矛盾现象的解决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知行偏离 原因分析 对策
Abstract Moral formation undergoes 4 processes: moral cognition, moral emotion, moral will and moral behavior. The miss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to form correct moral cognition, to make the moral behavior in accordance with them, to realize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system deviation from 90 college students moral cognition and moral behavior and the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ways and methods to solve this problem,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olving the current line between the phenomen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Keywords 90s college students; deviation of knowing and doing; cause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知行錯位,或‘良能缺场,是当代中国道德精神的最大缺陷和突出难题”。①从总体上来看,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整体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状态,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90后大学生道德素质状况还不够完善,无论是道德认知、还是道德行为,都体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虽然在认识上与社会主流道德认识相一致,但实践中,却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担忧的行为,“知”与“行”存在着一定的脱节。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道德问题的重视,如何解决知行偏离问题成为应密切关注的课题。
1 90后大学生群体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偏离现象的主要表现
90后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偏离,表现为大学生道德认知在外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或不一致,即大学生掌握一定的认知后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完全实现其相对应的道德行为或在外化为与其相反的、错误的行为实践,或者在转化后产生了行为与认识相互独立的道德行为。
1.1 思想观念立场不坚定
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认识到应该加强自身道德建设,积极倡导和弘扬正能量。受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影响,多种思潮和观念交替不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与人本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想相互冲突;金钱至上,权钱色情交易等与我们中华名族优秀的传统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背道而驰。这使得90后大学生在复杂的文化价值观下迷失了本性,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其道德观念出现了继承上的断裂,反而一味地崇洋媚外,文化审美畸形。
1.2 价值取向功利性
价值观念存在功利性目的,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拜金主义盛行,精神境界有待提升;当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利益发生冲突,大多数90后大学生在不有损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兼顾,然而当他们为集体利益或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却认为其应当有所回报,并且回报≥付出,以上即说明了大学生道德体系的二元对立: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对立。
1.3 他德与我德的分离
一方面90后大学生用社会认可的道德准则去要求别人的行为应该如何,对社会上不文明的道德现象大加指责,反而自身在同样事情上出现了这种行为时表示情有可原,应该如此。另一方面,他们向往道德楷模的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期待自身也能发挥道德模范作用,但在实际生活中,一旦涉及自身利益时便将所谓的“模范榜样”弃之一旁,不能将讲道德和践行道德在自己身上完美的结合,表现了90后大学生理想人格与道德原则的缺陷。
1.4 道德行为的滞后性
知而不行或知而错行是大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道德问题。知而不行即90后大学生认同正确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按照他们认知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做出相应的行为实践;知而错行即在现实道德环境中进行某种道德问题的解决时,个体内在认识正确的规范却做出与其认识相悖的错误行为,或没有真正的掌握认识的道德规范,也可能是错误的理解了这些规范而产生的错误行为。
2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偏离的原因剖析
2.1 社会性因素分析
马克思把人类掌握现实世界的方式分为四大类:科学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和道德的方式,我们要研究人的道德的问题,就必须要研究人所处的社会外部环境,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所以道德活动也不能脱离社会。正如马克思说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享受”。②90后大学生群体的知行偏离也是如此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2.1.1 社会现实背景的影响
当前中国的社会处于新的转型期,市场经济“利益主体个体化”,“利益选择自主化”的特点使得人们在作出道德抉择的过程中,必然要与自身的利益相联系,当他们的选择与评价标准不一致时,个人与社会的道德标准就会产生矛盾,致使部分大学生出现认识选择上的迷失,久而久之,他们对于道德选择的认识更难以趋向一致。同时上层建筑的变革打破了传统的道德体系,传统与现代道德在新旧交替之际不能很好的继承,从而导致道德体系的不完善;加之外来文化的渗透,90后大学生很容易出现认识上的困惑和行为的错乱,所以90后大学生面对如此特定的时代背景,认知和行为难以趋同。
2.1.2 高校德育教育的滞后
古人云: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要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去塑造学生,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高校的德育课往往过于重视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充实与否;过于强调传授的教学内容,而忽视教学的实际效果。在这种“泛化式教育”的模式中,“教学方法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道德知识”。③受传统应试教育和就业压力的影响,高校德育评价体系上通常以考试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状况的综合测评,评价体系仅仅局限于思想认识的层面,忽视了其行为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教育方法上单向性的传授模式在能够有利于90后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形成,但是教育目的的预设效果与实际问题的差距,教学内容注重理论化与教学方式忽视实践性的冲突,最终形成了大学生“知”和“行”的偏差。
2.1.3 家庭道德教育的偏差
“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培育大学生道德的最好土壤”,④而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着一些教育的盲目性和功利性的弊病。在就业和竞争压力下,“望子成龙”的迫切思想使得部分家庭在教育问题上存在着错误的观念:重智轻德,在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家庭教育就成了配合学校对学生强行灌输知识的媒介,90后大学生在双重力量作用下,演化成只会学习的“机器”。同时很多家长由于教育能力和教育方法的欠缺,在实践中有些家庭没有注意到教育方法的重要性,存在方法过于简单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口头灌输的方法是各类型家庭模式使用的主要教育方法”。⑤笔者认为,这种教育模式家长主要向其子女灌输空洞的、理想化的德育知识为主,缺乏真实的道德氛围和情景的体验,从而认知无法在实践中得以转化。
2.2 个体性因素分析
2.2.1 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制约
当前90后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发育上的“第二个断乳期”,心理上处于一种不成熟的状态。他们个性鲜明,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但是由于生活和社会经验不足,成人意识较为缺乏,能动地认识和看清新事物的本质性较弱。尤其他们正处于信息化的时代,大众媒体的时效性、网络环境的多样性、外来文化的渗透性,造成他们的精神世界复杂性,极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道德认识出现偏差,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定向和控制能力弱,道德行为容易受到影响。
2.2.2 自律和反思意识的缺乏
90后大学生由于受教育程度高,具有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缺乏自律意识和自我反思的能力。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知行矛盾的原因之一就在于90后大学生“非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准则,即道德行为的选择是有条件的:当其处于外部道德约束环境时,必然要做出与其相符的道德行为;而当其脱离这种约束时,他们就会做出和认知相脱节的行为。同时大学生将自己的道德认识付诸实践,通过实践会检验和产生新的认知,这需要他们能够对自身的道德行为进行反思,从而看到自己的不足。然而90后大学生多数不能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反思道德行为,从而在知行转化过程中易出现偏离。
3 实现大学生道德知行合一的路径探析
面对当今90后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已然成为目前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知行转化的过程是道德形成的重要环节,大学作为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道德价值观的阵地,任重而道远,针对现在大学生道德问题,学校德育内容的实效性应该不仅仅局限于道德认知的养成,更要落实道德实践的参与,所以笔者依据这一现状,提出实现90后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四点对策建议:
3.1 创新德育手段与方法,促进德育内容适应时代特征
先进有效的德育方法能够促使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进行情感和心灵上的沟通,在道德主体实现道德内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适应新的时代特征,对高校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促进德育工作的实施。
首先,创新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通过“疏导式”、“实践型”的教学模式,替代以往“灌输式”、“经验型”的教学方式,将课堂回归学生,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体;其次,利用新型传媒手段和现代化理论成果,构建具有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使德育教育内容贴近道德生活,从而实现知行合一。例如高校思想政治教研部可以在教学方式从分利用网络技术,形成“政治网络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题网站,通过交流讨论真正促进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的提升。同时,将德育课程与各学科之间相互交流渗透,增加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实现新型的德育模式。最后,建立全新的道德评价机制,培养其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从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来看,大多数高校对德育课程的考评都集中在期末的卷面考查,这种方式并不能如实反映大学生们的实际道德素质水平。这种评价应该通过其长期的实践生活中的外在行为表现来作为评判的重要依据,以便于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3.2 创新道德实践的方式,实现道德的内化与外化
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道德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过程, “德育实践是个体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⑥所以高校德育教学应该通过实践体验以提升道德的践行能力,最终实现道德的内化与外化。
高校德育课侧重于理论教学,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实践教学,学生即便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但在生活中难以学以致用。所以高校应该在原有课堂教学之上注重实践教学,进行道德模拟、情景式教学体验,通过受教者在创设的模拟情景中的体验,指导他们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能做出正确的行为活动的选择。同时,道德教育应该积极的引导同学们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比如带领大学生进行社区服务,农村支教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道德评价,加深他们对道德理论的理解,强化自己的道德行为。让学生在更多的实践锻炼中养成道德习惯,把认知升华成信念,继而内化成自身素质,并在行为中得以彰显,以此培养知行合一的品格,使学生终身受益。
3.3 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道德教育就是要引导教育对象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和反思,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自我教育,就是自己对自己进行教育。在道德领域的自我教育,就是个体通过适合自己的或自己认同的方式主动学习道德知识来完善自己。受教育对象自觉地接受并且外化为行为实践,我们才能确定道德教育发挥了作用,所以只有大学生们将道德行为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时,德育教育的引导性作用才有意义。因此,高校德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同学们如何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更重要的是启发他们如何进行自我道德教育和反思。对于大学生而言,只有在道德方面注重学思结合,才能更好地接受和认同群体的道德规范,增强道德认同感,继而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在解决大学生道德知行矛盾的过程中,既要强调理论学习,更要强调其道德实践,培养他们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不断充实道德知识,增强道德情感,规范道德行为,形成道德习惯。
3.4 弘扬优秀传统道德理念,构建知行和谐的人格
反思当前高校德育的发展路径和体制,形成这种尴尬局势的实质就是缺乏德育教育的哲学基础和文化基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作为维系中華文明的血脉基础,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孔子最早探寻“知”和“行”的关系:“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中的中庸之道包括外内合一,可以视为品德意识和品德行为的合一;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提出了“知行合一”的道德理念。这些本土孕育的道德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建设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我们不能期待传统道德能解决所有的信仰、道德等问题,传统道德生命力更主要的在于其能给现代人继承和借鉴的价值”。⑦所以高校的德育内容应该从传统优秀文化德育观中汲取营养,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建立新的道德体系;确立优良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有时代特色的德育理念,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培养其高尚人格,提高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和践行能力,从而实现知行合一的和谐境界。
90后大学生的道德问题作为一个现实性的社会问题,对于社会整体的道德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⑧90后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所以90后大学生“知”、“行”不一这一问题亟需解决,必须要寻其根源,对症下药。当然,这个问题的产生有其必然性,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德育任务的要求最重要的就是引导90后大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改革德育内容,积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建构和谐的道德人格;从而实现道德认知与行为实践的统一。
注释
① 樊浩.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4).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187.
③ 苏杰初.提升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路径探析[J].道德与文明,2015(1).
④ 朱鲁英.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3.
⑤ 张 颖.试析社会转型期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
⑥ 王颖,俞树彪.关于高校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9).
⑦ 曾云莺.传统道德教育:大学德育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论坛,2003(4).
⑧ 习近平.之江新语[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