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克托罗《大进军》中的人道主义情怀

2017-03-12 16:16:42
丽水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谢尔曼珀尔托罗

杨 茜

多克托罗《大进军》中的人道主义情怀

杨 茜

(丽水学院民族学院,浙江丽水323000)

E.L.多克托罗的小说《大进军》不仅生动再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也反映了作家思想中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多克托罗在《大进军》中主要通过对残酷战争的批判、对黑人境遇的关注、对黑白混血女孩珀尔苦难受歧视形象的建构表达了人道主义情怀。多克托罗在作品中回顾历史、反思历史,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主要原因在于他是一位极具正义感、积极入世的人道主义作家。

E.L.多克托罗;《大进军》;人道主义;情怀

《大进军》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E.L.多克托罗(E.L.Doctorow,1931—2015)写于 2005 年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南北战争时期北方军总司令谢尔曼带领6 2000联邦大军从佐治亚州到北卡罗莱纳州进军的过程。该作品为多克托罗夺得了第二次美国笔会奖/福克纳小说奖。美国曾有学者评论说可与《大进军》相媲美的内战小说唯有斯蒂芬·克莱恩的《红色的英勇标志》和科马克·麦卡锡的《血色子午线》[1]。笔者认为,这不仅是因为《大进军》对美国那段历史进行了生动再现、对战争的本质有着深刻诠释,该小说也体现了多克托罗的人道主义情怀,反映了小说家思想中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

一、多克托罗与人道主义

何谓“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是十四世纪后半期发端于意大利并且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成为现代文化一个构成因素的哲学和文学运动。人道主义也指任何承认人的价值或尊严,以人作为万物的尺度,或以某种方式把人性及其范围、利益作为课题的哲学。”[2]758该文学运动也就是学术界所谓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而广义的人道主义不仅包括文艺复兴时主张以人为本、反对以神为本的人文主义观点,也包括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对人道主义原则的细化——“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及天赋人权的主张,以及19世纪以来主张尊重人的尊严、重视人的价值为特征的各种思想派别的思想。作为哲学的人道主义的基本思想则包括:

……在宇宙万物中人具有最高价值,人的尊严应该得到维护,人与人之间应建立兄弟友爱关系;……全人类的现世幸福和自由,以及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的进步是人道主义的最高目标;……在政治上,人道主义一般强调尊重公民的自由权利,主张实行民主政治,反对种族歧视,重视世界和平。[3]13

综合以上对于人道主义的解说,我们可以对人道主义的内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把握,同时也可以看出,作为哲学的人道主义的基本思想包括具体的伦理和道德方面的要求,人道主义也是关于人的价值、尊严、权利和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系列理论总和。

多克托罗是1931年生于纽约的美国犹太人,二战对于当时年少的他自然没有留下什么印记,他也未曾参加美军卷入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只在1953至1955年在美国军队服役。多克托罗先是从事文职工作,而后成为作家和教授。但是一生生活安定的多克托罗却是一位积极入世,关注社会公正与道德正直的作家。其作品也彰显了他的伟大人格:《拉格泰姆时代》揭示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贫富差距与劳资矛盾问题;《但以理书》再度审视了罗森堡案件,通过罗森堡一家的悲惨遭遇抨击冷战时期美国政府的疯狂、麦卡锡主义的横行;《比利·巴思格特》中对黑帮罪恶进行深刻揭露;《上帝之城》中对纳粹罪行的控诉;《霍默与兰利》中对社会边缘人的关怀与怜悯……这些同样也是多克托罗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不过,笔者认为,长篇小说《大进军》是多克托罗最具人道主义立场内涵的作品。

二、《大进军》中的人道主义情怀

多克托罗对于南北战争的态度是非常理性的,《大进军》的创作手法也是独具特色的。同样是描写南北战争的小说,《飘》《南方的寡妇》《冷山》《小妇人》都有较多爱情描写的成分,但是《大进军》中却缺乏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的点缀,多克托罗直面战争的残酷性,对残酷战争的批判,是该小说人道主义情怀的一种具体呈现:

1.对战争残酷性之批判

《大进军》出场人物甚多,但许多人物在上场之后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死去,他们如同流星般骤然消逝的生命,一再印证了战争的冷酷。譬如北方军年轻中尉克拉克的死亡。克拉克是一位粮秣征集小分队的指挥官,负责为北方军征集粮草。在一户南方种植园主的家中,他发现了一个白皮肤的黑人女孩,就是园主与女黑奴的私生女珀尔。南方的黑奴在被奴隶主遗弃之后的通常选择就是跟随谢尔曼的军队前行,珀尔与生俱来的高雅气息深深打动了克拉克,于是他邀请珀尔与自己同骑一匹马同行,一路对她呵护有加。然而时隔未久后,克拉克的小分队遇到人多势众的南方军,一场激战后他与队员投降,但还是被枪杀了。生命在战争中的卑贱、战争的残酷性由此不言自明。

《大进军》还描述了好几位高级军官的死亡。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的莫里森是谢尔曼将军的随从副官、通信主任。南卡罗来纳州冬日的恶劣天气使得莫里森在一次送信途中因淋雨得病,不久后又被南方军偷袭,一匹受伤的战马砸在莫里森身上,他被砸得停止了呼吸;还有北方军上校莫蒂默,他死于南方军在凌晨对他们发起的一场突袭中——在战争进入非常时刻后,夜晚不再是南北方军一致同意停战休息的时刻。

既然高级军官都难逃死神的魔爪,那么普通士兵的性命在战争中更是如同草芥了。譬如十九岁的南方军士兵威尔的死,这个清秀瘦弱的小伙子因为夺取他人的马匹而中弹,在找到医生前他死于流血过多;还有年轻有爱心的战地记者普赖斯,在一次战争中,普赖斯为了做深度新闻报道而过于接近战争的核心,然而一颗炮弹击中了一棵大树的树冠,断裂的树冠又猛砸在他的身上……小说中许多人物因为形形色色的原因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我们都知道南北战争是美国的一场深重灾难,一次浩劫,“在这场为期四年的战争中,美国当时的3 100万人口中有400万被卷入了战争,先后发生2 200多次战斗,其中149次达到了战役的规模,阵亡人数达62万之多。”[4]多克托罗也在小说中表露自己对南北战争的看法:“什么战争打起来能比一场国内战争更为痛苦,具有更大的激情,更为惨烈呢?没有一场国家间的战争能够与它相比。”[5]182《大进军》花费较多笔墨描写各种人物的死亡,意在表现战争的残酷。

至于那些在战争中暂时还活着的军人,他们的生活条件也是异常艰苦的。比如北方军在包围萨凡纳期间,“一些人得了感冒发烧和支气管充血:因为他们整天坐在露天的沼泽地带,穿着潮湿的衣服,饥肠辘辘又不能生火,于是他们纷纷生病,几乎不能站起来。现在出现了军队纪律的全面松弛,士兵们在城里到处酗酒、彼此打架斗殴,丢人现眼,一大清早就穿得破破烂烂,比过去还不如”[5]87。这段描写其实也触及了北方军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多克托罗没有把北方军美化为无懈可击的“正义之师”,比如粮秣征集小分队的队员,“他们喜欢给自己捞好处,他们能够不受惩罚地那么干,因为他们搞到的东西对于谢尔曼将军指挥的这支军队能够成功地活下去至关重要。”[5]10还有,在南卡罗来纳州的哥伦比亚市这分离主义者谋反的首都,北方军士兵曾沦为纵火犯、强奸犯和抢劫者……

多克托罗曾评论美国二战小说的特点是“不具史诗性,而是讽刺的、具有鲜明的反战倾向,就像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诺曼·梅勒的《裸者与死者》一样”[6]。确实,梅勒、海勒、冯尼古特还有詹姆斯·琼斯等作家的二战小说都把战争讽刺为愚蠢与荒唐的事情。而多克托罗自己创作的反映南北战争的《大进军》同样表明了鲜明的反战思想。

2.对黑人境遇的关注

南北战争中黑人何去何从是一个大问题。在《大进军》的第一部第一节,中尉克拉克就曾经对着众多被解放的黑奴心生忧郁:

他们不会成为有用的应征者。他们是个累赘。会没有东西给他们吃,而且没有给他们遮风避雨的地方。现在已经有大约一千多个黑人跟随着这支军队。必须把他们遣送回去,但是送到哪儿去呢?我们并没有把一个新政府留在我们的身后。我们一把火烧掉了乡村然后继续前进。他们很可能被重新抓住或者不——或者更差,因为游击队就骑马跟在我们后面。[5]12

多克托罗还特写了由戴维斯将军带领的北方军在渡过埃比尼泽河后,砍断绳子、收起浮桥,把黑人民众留在后面等死的场面。当时人群中发出巨大的哭喊声,许多人只能绝望地尖叫、祈祷并滑到水里游泳渡河。后来多克托罗还让林肯政府中的陆军部长埃德温·斯坦顿到萨凡纳会见谢尔曼将军,顺便道出该事件的后果:被遗弃的黑人有些被淹死,有些则被游击队屠杀了;并指出谢尔曼对待被解放黑人奴隶的方式是不鼓励他们和军队一起行动,他们被送回原来的主人,或者被留下而成为游击队的牺牲品,至多是征召他们到军队当下等劳工。

这些描写首先暴露出的是黑人在南北战争时期的艰难困苦甚至痛苦的处境。为了彻底毁灭南方的经济与军事基础,谢尔曼大军一路所至之处不但摧毁武器库和所有其他军事设施、铁路,还烧掉了许多种植园的豪宅。南方种植园主和邦联军队也毁灭了不少物质财富及生产资料,以免使之落入北方军之手。这些行为都给黑人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他们即使不愿跟随北方军,留在奴隶主逃离后的残破庄园也难以维持生计,何况当时的战争环境根本无法让他们安居。随军似乎是他们的唯一选择,但是这些被解放的黑奴却被视为包袱、沦为“累赘”——于是也便有了北方军为了自己行动的快捷而抛弃尾随自己的黑人这样不人道事件的发生。

其次是对黑人参军问题的暴露。斯坦顿指出谢尔曼拒绝征召黑人到他的军队中,除非是当下等劳工,谢尔曼将军的回答居然是当劳工是使用他们的最好方式,并且他还认为黑人不会打仗。这些事实与言论都说明了当时黑人在许多联邦军队中受到歧视的事实。林肯颁布《解放宣言》后,参军的黑人迅速增加,但是他们不免在部队中遭到种族歧视。“最初,他们被当作劳工而不被当作士兵来发薪饷,金额也低于白人——黑人每月十块美元,而白人是十三块美元;黑人所得的赏金也较低,并且有许多白人军官故意只要他们担任战线后面的警卫工作和勤务工作。”[7]直到1864年1月1日,联邦政府才把薪饷调到相等。

《大进军》中还出现了一个因拯救谢尔曼将军而双目失明、几近失去生命的黑人卡尔文。他在关键时候阻止了一个由南方叛军伪装成的摄影师对谢尔曼将军的射击。但是卡尔文以生命阻挡枪口的英勇行径根本就没有得到回报,谢尔曼将军似乎随即忘了这事,谢尔曼身边的军官后来还怀疑卡尔文的清白。卡尔文所能做的,只能是隐身于黑人难民营中,期待早点与珀尔等人踏上回家之路。而黑人卡尔文所受的不公待遇是否也象征着南北战争期间黑人遭遇的众多不公正?

3.对珀尔苦难受歧视形象的建构

《大进军》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无疑就是女主角珀尔的形象。珀尔是南方种植园主约翰和一个女黑奴的私生女。从外表来看,这个美丽的黑白混血女孩就是一个纯粹的白人,她遗传了白人父亲的金盏花眼睛和高颧骨、麝香石竹花一样白的皮肤,不过这并未替她招来父亲的一丝喜爱,平时她和其他黑奴一样辛苦劳作,父亲在永远逃离庄园时也不曾带上她。珀尔这样一块被生父抛弃的璞玉就是对当时美国存在的奴隶制的无言批判,甚至她的洁白皮肤和美貌都是奴隶制罪恶的印证,因为在当时的美国,在奴隶制后期,一个明显的趋势存在,那就是奴隶的肤色越来越白,显然,种植园奴隶主必须为此负主要责任。女黑奴遭性奴役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一个种植园主的妻子“发现让女仆免受她丈夫的淫乱的情欲的占有是不可能的,她丈夫是他种植园1/4奴隶的父亲”。废奴主义者曾经在揭露奴隶制罪恶时说,每一个种植园都是一个奴隶主的妓院[8]。

珀尔的后妈,种植园主约翰的妻子马蒂就是一个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角色,她嫁给约翰后也曾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并育有两个儿子。但约翰又和一个极漂亮的女黑奴南希生下了珀尔。多克托罗没有描写约翰与南希之间的关系,没有描写约翰如何占有南希,在小说的开篇,南希业已死去。马蒂天性中有善良的成分,她对珀尔的态度是:“在这么多年里,有多少次她曾想要摸摸这个漂亮的孩子,有多少次她曾想要使她的生活更容易一些。但是约翰根本不想和她有关系,而顺着他是很容易的。”[5]94三言两语,却道尽马蒂温柔懦弱的性格和约翰自私冷漠的天性。毋庸置疑,万恶奴隶制的存在注定了混血的发生,也注定了奴隶主家庭中一些悲剧的产生。

珀尔遇见善良的克拉克中尉,但克拉克旋即死去,悲伤不已的珀尔后来偶遇谢尔曼将军,成为将军参谋部的少年鼓手。这样珀尔又认识了随军护士埃米莉小姐。埃米莉认出珀尔是个女孩后便开始教她做护理工作,把珀尔培训为军医雷德的又一个得力护士。珀尔的父亲约翰因挑衅北方军士兵受重伤,被送到雷德处抢救,这样,珀尔又与父亲和后妈马蒂重逢了。约翰一直昏迷未醒直至死去,悲伤的马蒂则从此缓慢地进入痴呆状态,但是珀尔此时却对她伸出了援手。她不计较马蒂从前对她的视而不见、漠不关心,照顾着虚弱的马蒂,并鼓励马蒂也成为对谢尔曼这支推翻奴隶制的大军的有用之人。

珀尔不仅在军中对南北方伤兵进行一视同仁的照顾,也救助了一个无家可归的黑人小男孩戴维,她还不计前嫌地资助后妈和二哥回家,这些举动都彰显了多克托罗所推崇的人道主义精神;不仅如此,多克托罗还让珀尔对自己的身份定位进行思考和追寻,主要表现在珀尔对自己“冒充白人”行为的思考上。这种思考发生在一个特别的时刻,就是珀尔有了北方军白人士兵男友斯蒂芬之后,那夜珀尔因月光而醒来,想起了自己离乡后的所作所为:

自从她离开那个种植园以来,除了使自己依附于白人,她都做了什么事情?从她被人举起来放在克拉克中尉背后的马鞍上那天起,还有随后,她甚至和谢尔曼将军本人呆在一起,将军喜欢上她,以为她是一个少年鼓手,再后来,她甚至通过汤普森小姐成了那位上校军医的护士,还有现在的斯蒂芬,她的活动都是作为一个白人,和白人们生活在一起,有一个白人后妈,并且身穿给白人北方军的制服掩饰起自己的黑人本质。[5]216

可以说,貌似白人的混血姑娘珀尔为了能让自己在艰难时世生活得容易一些,有意无意地冒充了白人,并希望自己是纯粹的白人。在克拉克让她当鼓手的时候,她回答说“做鼓手我太漂亮了。而且我不是白人,我要是白人就好了。”[5]36年仅十五的她被白人士兵斯蒂芬喜爱和迷恋,令她暗中洋洋得意,但是珀尔始终无法忘记自己的混血儿身份和处境,她也十分明白:“如果斯蒂芬·沃尔什想要和我结婚,他就要明白,虽然珀尔长得这么白,她有一天却可能给他怀上一个黑孩子,让他烦心。”[5]224

多克托罗让珀尔对自身身份进行思索,渴望自己是真正的白人,其意在于抨击建立在肤色基础上的种族歧视制度。在当时白人飞扬跋扈导致黑人苦难深重的美国南方,珀尔在大进军时依附白人、下意识地掩饰起自己的黑人本质的行为当然不难理解,她对自己将来即使与白人斯蒂芬结婚也有可能生下一个黑孩子的未卜前景的担心也是在情理之中。这些都体现了作家多克托罗思想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人是生而平等的,依据肤色、阶级去判定人的高贵低贱,限制人的发展的行径是非常可笑与荒谬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内涵本就包括了应当反对种族歧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多克托罗在《大进军》中主要通过对残酷战争的批判、对黑人境遇的关注、对珀尔形象的建构彰显了人道主义精神、表达了人道主义情怀(其实小说中的一些次要人物身上也同样闪耀着人道主义精神,如军医雷德,护士埃米莉等)。作家对于战争、种族歧视、奴隶制罪恶等问题进行审视,表明了自己的反战思想以及坚决反对种族歧视与奴隶制的鲜明立场。在小说结尾多克托罗让珀尔最终拥有一个深爱她的白人男友和美好未来。这也是作家对美国少数族裔、每一位美国公民的美好祝愿。

多克托罗在作品中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主要原因是他是一位极具正义感的作家。他曾著文对好几任美国总统进行多次批评:他指斥里根对萨尔瓦多内政的干涉[9]66,抨击老布什对一系列救助弱势群体提案的否决[9]98,他亦曾尖锐地指出小布什总统发动伊拉克战争是对美国国家身份的滥用[10]……多克托罗的人道主义精神不局限于一国之隅,他尊重人类的尊严和生命,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相互友爱的关系,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权对其他民族族肆意压榨、迫害与杀戮;他对整个人类拥有一种爱,这种爱促使他批判世界上的一切丑恶现象,促使他向往自由平等与正义,促使他既在作品中引领人们勿忘历史、反思历史,又对人类的现世幸福及未来命运进行积极思考与行动。这也是多克托罗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

[1]VINCE Passaro.“Another Country”[J].The Nation,2005(14):7.

[2]沈恒炎.国外学者论人和人道主义:第一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758.

[3]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辞典[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13.

[4]李公昭.分裂的声音:美国内战小说与评论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9(5):129.

[5]多克托罗·E L.大进军[M].邹海仑,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6]MALON D H.“Human Values in Twentieth Century”[J].Neohelicon,1983(2):71.

[7]福斯特·W Z.美国历史中的黑人[M].余家煌,译.上海:三联书店,1960:291.

[8]黄虚峰.美国南方转型时期社会生活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88.

[9]DOCTORO E L.Jack London,Hemingway,and the Constitution:Selected Essays,1977-1992 [M].New York:RandomHouse,1993.

[10]多克托罗·E·L.创造灵魂的人[M].郭英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94.

The Humanitarian Thoughts and Feelings in E.L.Doctorow’s The March

YANGQian
(Facultyfor Nationalities,Lishui University,Lishui 323000,Zhejiang)

E.L.Doctorow’s fiction The March not only vividly represents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Civil War,but also reflects the profound humanitarian spirit in the author’s mind.Doctorow expresses his humanitarian thoughts and feelings mainly through his critique of the cruel war,his concern for the adverse circumstances of black Americans,as well as his creation of Pearl,the mulatto girl’s suffering and discriminated image.His personality trait as a righteous humanitarian writer is a major motive for his reviewing and reflecting on history as well as his promotion of humanism.

E.L.Doctorow;The March;humanism;thoughts and feelings

10.3969/j.issn.2095-3801.2017.06.016

I106.4

A

2095-3801(2017)06-0097-05

2017-08-12;

2017-10-09

杨茜,女,江西上饶人,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谢尔曼珀尔托罗
西摩和奥珀尔
珀尔修斯斩杀蛇发女妖美杜莎
读者欣赏(2019年5期)2019-05-13 01:56:34
奥斯卡最佳导演:
莫愁(2018年16期)2018-11-14 06:15:41
凝望黑暗与世界相通吉尔莫·德尔·托罗
时尚北京(2018年5期)2018-06-21 06:35:36
他爱怪兽,因为他曾被吓得尿床
电影(2018年4期)2018-04-23 04:59:08
眼镜比萨饼
谢尔曼的奇异旅行
墨“最性感收银员”成网红
环球时报(2017-06-19)2017-06-19 07:55:52
愤怒的坦克
——M4X谢尔曼
照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