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虎军
(四川外国语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重庆 400031)
新千年以来美国诺贝尔获奖小说家研究在中国
任虎军
(四川外国语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重庆 400031)
1930年以来,美国有8位小说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是21世纪中国美国文学研究的热点关注。2000—2014年,中国出版其研究著作118部,发表其研究论文7130多篇,撰写相关博士学位论文60余篇,但不同作家及其不同作品受到学界关注程度不同。海明威及其《老人与海》最受学界关注,刘易斯及其作品受学界关注最少。本文研究2000—2014年中国的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家研究,突显每位小说家研究的主要关注,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亟待学界关注的现象。
美国诺奖获奖小说家;中国的批评研究;新世纪
1930年辛克莱·刘易斯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美国共有8位小说家(刘易斯、赛珍珠、福克纳、海明威、斯坦贝克、贝娄、辛格和莫里森)获此殊荣,这8位小说家是21世纪中国美国文学研究的热点关注。据统计,2000—2014年,中国出版其研究著作118部*该数字及其后数字根据国家图书馆文献检索而来。,其中海明威研究44部、莫里森研究21部、福克纳研究20部、赛珍珠研究16部、贝娄研究10部、辛格3部、斯坦贝克和刘易斯研究各2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授予博士学位的相关研究论文63篇,其中莫里森研究18篇、福克纳和贝娄研究各13篇、赛珍珠研究8篇、辛格研究5篇、海明威研究4篇、斯坦贝克和刘易斯研究各1篇*该数字及其后数字根据中国知网期刊论文查询而来。;各类期刊发表的相关学术研究论文7130余篇*该数字及其后数字根据中国知网期刊论文查询而来。,其中海明威研究2270余篇、福克纳研究1740余篇、莫里森研究1630余篇、赛珍珠研究510余篇、贝娄研究440余篇、斯坦贝克研究320余篇、辛格研究130余篇、刘易斯研究40余篇。这些研究著作、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表明了2000—2014年国内学界对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家的关注程度:海明威最受学界关注,其次是福克纳和莫里森,再次是赛珍珠、贝娄和斯坦贝克,最后是辛格和刘易斯。基于期刊论文,本文对2000—2014年国内对上述8位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家研究状况进行分析、梳理与总结,以突显每位小说家研究的主要关注,为学界进一步研究他们提供视角参照。
2000—2014年,国内发表海明威研究论文2270余篇,主要关注七个方面:海明威作品中的生态与性别意识、海明威作品中的“硬汉”形象、海明威作品中的悲剧与死亡主题、海明威作品的艺术特色、海明威的生活经历与其创作的关系、海明威与其他作家的异同以及海明威评论。
具体而言,研究关注海明威作品中的生态思想、生态伦理、英雄主义情结、“准则英雄”、硬汉精神及其现实意义、男性意识与厌女情结、女性意识与女性形象、女性观及对女性形象的影响、传统女性与新女性人物形象、双性视角、两性理想、女性身体观、阴性身体叙述、人生悲剧、悲剧情结、悲剧意识、悲剧精神、悲剧艺术、死亡情结、死亡意识及其蕴含的宗教精神、死亡观、死亡体验、死亡哲学、生死哲学、死亡主题与硬汉人物、生命意识、生命伦理、“原始”情结、本源意识、荒诞意识、战争影响与反战思想、价值重构、宗教意识、反智主义倾向、老人情结、老人群像、食物描写、异国空间、空间性、本土书写、结尾艺术、重复艺术、艺术借鉴、话题寓意、文本间性、隐喻、意象、象征、讽刺、“冰山”风格及其艺术效果、情节结构、叙事伦理、叙述语式、叙述声音、叙事视角、视角转换、海明威的生活背景(自卑情结、西班牙情结、旅游、非洲经历、记者生涯、旅居生涯、童年阴霾、法国文化)与创作、海明威作品的写作风格、语言特色、创作思想、拜伦式英雄与海明威式英雄的异同以及海明威与法国小说家安德烈·马尔罗、奥地利德语小说家弗朗兹·卡夫卡、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英国小说家伍尔夫、曼斯菲尔德、美国作家朗费罗、伦敦、福克纳、菲茨杰拉德、斯泰因、马克·吐温、赛珍珠、凯瑟、加拿大小说家莫利·卡拉汉、法国画家保罗·塞尚、法国小说家维克多·雨果、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和三岛由纪夫、中国作家刘勰、苏轼、张炜、沈从文、鲁迅、林语堂、余华、张爱玲、三毛和路遥的异同。
海明威评论方面,学界比较关注海明威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成果(杨仁敬,2010,2014)。
海明威作品研究主要关注《老人与海》《白象似的群山》《永别了,武器》《雨中猫》《太阳照样升起》《乞力马扎罗的雪》《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与《一天的等待》,关注点涉及:《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生态哲学、父子伦理、人生哲学、自然观、女性观、战争观、传统价值观、忧患意识、人文精神、棒球精神、精神困惑、自我意识、英雄主义、生命意识、死亡意识、死亡哲理、原始回归、抗争与虚无、宗教信仰、宗教寓言、无意识原型、多层文化意蕴、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及其受难原因、悲剧英雄与悲剧美、小说原著和电影中圣地亚哥形象的异同、意象、象征、隐喻、转喻、意识流技巧、陌生化手法、叙述视角、叙事伦理、时空叙事、散文叙事、自然主义审美取向、“冰山”艺术、反复修辞、小说原著与电影的异同以及小说与《热爱生命》《熊》《白鲸》《第五和平书》《一块牛排》《古船》《阿Q正传》《这是一片神奇土地》《雪国》《活着》《山之音》《年月日》《伤逝》《愚公移山》《沙乡年鉴》和《北方的河》的异同;《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女性意识、女性地位、男性形象、两性关系、视点差异、跨性别交际及其失败、多元伦理身份、文体风格、隐喻、象征、意象、叙述模式、叙事策略、“空白”艺术、非结构性衔接以及小说与《雨中猫》《纸做的玫瑰花》和《腌萝卜》的异同;《永别了,武器》中的悲剧意识、亨利与凯瑟琳形象、性别意识、恋母情结、女权主义、实用主义、人道主义与反战思想、爱情与战争、战争观、爱情观、人生观、荒诞意识、生态意识、宗教情结、矛盾冲突、迷惘、创伤、死亡、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述语言、圣经隐喻、动物象征、自然意象、非主角人物及其作用、“冰山”风格、时空艺术以及小说与《日瓦戈医生》《了不起的盖茨比》和《西线无战事》的异同;《太阳照样升起》中的狂欢节、“菲勒斯”情结、勃莱特与杰克形象、女性意识与新女性形象、双重妇女观、爱情观与爱情悲剧、乌托邦与悲剧思想、自然生态思想、宗教色彩、存在主义与人生哲学、青年“迷惘”及其根源、身体叙述、“冰山”风格、象征与场景手法、时空艺术、叙述策略以及小说与“迷惘的一代”和浪漫主义传统的关系;《雨中猫》中的两性关系、男性形象、女性主义与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女性主体意识、女性凝视、现实主义与异化主题、空间场景、象征意象、猫的隐喻、叙事视角、重复叙事、“冰山”风格、神话原型、二元对立结构、前景化艺术、对照艺术与身份寻求;《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复调叙事结构、叙事张力与叙事视角、反战思想、净化与救赎思想、反思格调与殉道精神、生态思想与生态女性观、双重妇女观、死亡意象、人生探索、非洲形象与后殖民主题、隐喻、象征、前景化与陌生化艺术、意识流手法、“冰山”风格、创作手法、空间叙事、多维空间与空间形式以及小说与《局外人》《最后一片叶子》和《布礼》的异同;《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年长侍者形象、存在主义哲学、自然主义主题、叙事视角、对话艺术、“冰山”风格、象征手法以及小说与《孔乙己》和《地洞》的异同;《一天的等待》中的死亡意识、父子误解、“硬汉”形象、文体风格、叙事艺术、象征以及小说与《洗衣妇》的异同。
海明威作品研究还关注《丧钟为谁而鸣》《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杀手》《非洲的青山》《印第安人营地》《伊甸园》《一个非洲的故事》《一条好汉》《大二心河》《在异乡》、《在密西根北部》《士兵之家》《春潮》《两代父子》《在我们的时代》《拳击家》《此刻我躺下》和《你们绝不会这样》,关注点涉及:《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父子困境、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人性、道德、死亡、责任悲剧、救赎思想、战争观、战争反思、硬汉特征、时空艺术、人物特色、语言风格;《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的生态伦理、自然主义与存在主义思想、人文关怀、两性观、海明威的自我形象与男权意识、“冰山”风格、人物性格、叙事模式;《杀手》中的邪恶、荒诞、虚无、尊严与正义主题、“省略”与重复艺术、人物形象、象征手法、戏剧场景、陌生化特征;《非洲的青山》的生态主题;《印第安人营地》中的死亡情结、死亡意识、生死二元对立、印第安女人形象、“冰山”语言、电影化叙事;《伊甸园》中的女权主义思想与新女性形象、双性视角与复杂性属观;《一个非洲的故事》中的生态与生态伦理思想、人性与心灵;《一条好汉》的语篇衔接;《大二心河》的叙事视角、生态观与生态伦理;《在异乡》的伤口与死亡主题、反战情绪、人物塑造、叙事艺术、文体风格;《在密西根北部》的话语与写作风格;《士兵之家》的“冰山”风格、生态与异化主题;《春潮》的叙事艺术;《两代父子》中的生态与人伦困境;《在我们的时代》的文本结构与主题;《拳击家》的孤独主题;《此刻我躺下》的抒情维度;《你们绝不会这样》的叙事特色。
2000—2014年,国内发表福克纳研究论文1740余篇,主要关注六个方面:福克纳的女性观及其作品中的女性及其他人物形象、福克纳的种族观及其作品中的美国南方、福克纳作品中的基督教神话及其他主题、福克纳作品的叙事艺术、福克纳与其他作家的异同以及福克纳评论。具体而言,研究关注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情结、女性命运与悲剧、女性声音与悲悯情怀、女性形象与群像、南方女性形象与女性神话、南方妇道观与妇女观、少女与少妇形象、黑人女性形象、理想主义人物形象、父母形象、耶稣式与怪诞人物形象、白痴形象与群像、反英雄与混血儿形象、“替罪羊”与“恶人”形象、弱势群体与印第安人形象、“穷白人”形象、时间观与神话时间、自然主义情结与自然观、生态思想与生态伦理、生态女性主义、荒原情结与虚无主题、苦忍命题与创伤主题、兄弟冲突、神话与典故、圣经原型与基督教思想、历史与人类忧患意识、通俗意识与贵族神话、地域空间意识与清教文化传统、“乱伦”与“寻父-审父”母题、“紧闭”母题与自卑情结、存在主义与实践哲学、矛盾思想与人道主义、乡土情结与乡土观、南方情结与南方意识、种族主义情结与种族观、“坏黑鬼”形象、反复叙事与动态和静态叙事、多重叙述声音与多元化叙事视角、叙事的时空形式与异质空间叙事、非理性与非线性叙事、时空变异、意象、隐喻、象征、复调艺术与哥特特征、南方幽默及语言表征、结构与命名艺术、诗化倾向与文体形式以及福克纳作品的传统性与永恒性、福克纳的地方性书写与普世性关注、福克纳前后期创作思想的转变、福克纳与中国新时期乡土小说的转型、福克纳与中国新武侠小说的后现代特征、福克纳对中国先锋作家的影响、福克纳与“荒原文学”、福克纳与后现代主义、福克纳与金庸、贾平凹、张爱玲、苏童、沈从文、莫言、白先勇、鲁迅、巴金、沙汀、余华、吕新、略萨、莎士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马克·吐温、奥康纳、海明威、波特、沃伦、泰特、莫里森、伍尔夫、哈代、巴尔扎克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异同。福克纳评论方面,学界比较关注福克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成果及问题(谌晓明,2013;陶洁,2012;2005;高奋、崔新燕,2004)。
福克纳作品研究主要关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喧哗与骚动》《八月之光》《押沙龙,押沙龙!》与《我弥留之际》,关注点涉及:《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美国南方淑女与女性形象、女性主义与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梦想与现实、自我与他者、冲突与抗争、矛盾与困惑、艾米丽形象及其原型、艾米丽的文化身份、艾米丽的悲剧及其原因、艾米丽性别的建构与解构、父亲与黑人形象、“门”与“玫瑰”象征、时间与死亡哲学、个人主义、存在主义与人道主义思想、价值认同困境与生死边界、忍耐精神与浪漫情怀、人性沉沦与拯救、传统文化敬仰与继承、南方情结与南方批判、贵族意识与历史意识、乡土情怀与乡土观、世界隐喻与世界反思、“态度”表达与意识形态体现、爱情的悲剧与渊源、监狱式社会的权利运作机制、哥特式手法与“陌生化”技巧、叙述者与叙事心理、叙事视角与视角转换、叙事时间与叙事结构、时序与叙事逻辑、时间倒错与叙事距离、圆形叙述与时间蒙太奇、时空跳跃叙事、空间与叙事、空间与身份、权力叙事、身体叙述、情节建构与场景描写、并置与反讽、话语层次与话语策略、魔幻现实主义特征以及小说与《欲望号街车》《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菉竹山房》《秀拉》《到灯塔去》《林中之死》《呼啸山庄》《厄舍屋的倒塌》《简·爱》《莎菲女士的日记》《金锁记》《神雕侠侣》《谪仙记》《雪色花》《熟路》和《祝福》的异同;《喧哗与骚动》中的叙述者、叙述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策略、复调叙事、穿越时空交错的叙述、不可靠叙述、非理性叙事与疏离主题、班吉的意识流、昆丁的言语、行为和死亡意识、杰生的困境、主体性和受害者形象、凯蒂与康普生太太形象、南方淑女与旧南方女性形象、“南方新女性”形象、白人女性形象与女性“影子人物”、神经症人格与“恶人”形象、母女关系与母女形象、南方情结与南方女性观、女性情结与女性观、清教批判与南方道德历史想象、决定论色彩与俄狄浦斯情结、人物群像与家族命运、象征与隐喻、圣经意象与基督教原型、时间意识与时空观、人物与时间哲学、性与爱的伦理、创伤、历史与记忆、文化认同与文化叛逆、种族意识与人文关怀、生命哲学与生态主题、现代人生存困境思考、复调艺术与“陌生化”手法、结构艺术与诗性语言、句子重复、后现代主义手法以及小说与《德伯家的苔丝》《哈姆雷特》《押沙龙,押沙龙!》《桥》《尘埃落定》《罂粟之家》《无情的妖女》《尤利西斯》《边城》《秦腔》《四世同堂》《英雄》《古船》《风景》《红楼梦》和《思旧赋》的异同;《八月之光》中的复调艺术、视角模式、叙事律动、叙事话语、叙事时间与电影化叙事、象征手法与诗化特征、对照型结构与人物对比修辞、乔的种族身份与爱情悲剧、乔的主体解构之旅、父亲形象、“他者”女性形象、海塔沃的悲剧形象与琳娜的原始性存在、格罗夫的身份、克里斯莫斯的原型、身份僵局与悲剧人生及其成因、身份认同危机与自我艰难寻求、身份探寻与生存悖论、宗教多重性与民族身份认同、人性异化与回归、存在主义与生态思想、时间观与生死主题、创伤症状及其原因、欲望缺失及其表征、福克纳的后现代精神与性别观、社区与南方人的善和恶及其内战后的孤独迷惘困境、复调叙事与时空跳跃叙事、互文性、哥特特征;《押沙龙,押沙龙!》中的对话艺术、基督教思想、圣经原型与典故、叙述者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立体主义叙事与叙事中的时序交错、多元化与不确定性叙事、拼贴与叠错重复叙述、复调与互文、人物形象与命运、种族主义、混血群体的种族创伤、创伤记忆的重演与传播、女性主义和新历史主义主题、“死亡”含义与伦理悲剧、父子关系与传统父亲形象、成长模式、生态话语、哥特特征、读者·作者·文本之关系以及小说与《宠儿》和《撒母耳记(下)》的异同;《我弥留之际》中的叙述者、叙事视角、叙事话语、叙述结构、伦理叙事、人物类型与形象、人物悲剧、女权思想、对话哲学、圣经原型、俄狄浦斯情结、“苦熬”精神、家庭伦理、存在主义主题、异化主题、死亡主题、对立与转化、惩罚与净化、诗化结构与互文策略、戏仿与复调、狂欢化与意识流、黑色幽默与哥特特征、陌生化技巧与艺术真实感以及小说与《宠儿》和《尘埃落定》的异同。
福克纳作品研究还关注《去吧,摩西》《熊》《圣殿》《野棕榈》《村子》《干旱的九月》《夕阳》《殉葬》《坟墓闯入者》《士兵的报酬》《烧马棚》《公道》《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和《希望之树》,关注点涉及:《去吧,摩西》中的种族主义思想、生态与生态伦理观、成长主题、圣经母题、后现代主义态度、人物命名、女性形象与黑人女性形象;《熊》中的生态与生态伦理观、历史观与社会道德呼唤、基督教原型、神话主题意蕴、艾萨克的情结、象征与隐喻、拼贴艺术、文体特征;《圣殿》中的圣经文化、自然主义与生态女权主义思想、男性与女性形象、主题与两性象征、文学与历史、金鱼眼的神经症人格、“黑白人”及其陌生化;《野棕榈》中的地理空间指向、和谐统一、自由与责任错位、存在主义主题、福克纳的女性观;《村子》中的南方情结、空间与时间主题、“他者”尤拉的存在与毁灭;《干旱的九月》中的人性扭曲与疯癫、南方情结与南方淑女神话、典型人物、戏剧化特征、复调、象征与“陌生化”技巧;《夕阳》的文体特征、叙事策略、不确定性艺术、宏观与微观修辞;《殉葬》中的文化并置;《坟墓闯入者》的叙事策略、哥特因素、种族政治与艰难成长主题;《士兵的报酬》中的传奇故事与现代战争;《烧马棚》中的父子关系、父亲形象、女性人物的屈从性、叙事视角、反讽语气;《公道》中印第安人的“漂白”厄运;《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的女性主义主题与不可靠叙述者;《希望之树》的荒诞色彩与道德关怀。
2000—2014年,国内发表莫里森研究论文1630余篇,主要关注七个方面:莫里森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莫里森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莫里森小说中的种族意识、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女性、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文化、莫里森小说的艺术审美和莫里森评论。具体而言,研究关注莫里森小说中的母女关系、家庭演变及家庭伦理缺失与诉求、爱与母爱、父爱及其缺失、母亲形象与母亲身份、个人与群体、“逃离”母题、死亡、成长与社会主题、主题嬗变与反思意识、新历史主义书写、历史记忆与身份危机、身份定位与身份政治、悲剧精神与精神乐园、食物情结与食物意境、暴力禁忌与暴力世界、黑人情结与黑人形象、黑人族裔身份与身份认同、黑人文化身份建构与民族文化重建、黑人文化传统及其生存策略、黑人宗教思想、黑人精神生态困境及其出路、黑人群体中人物的归属模式、黑人自我认识与黑人女性悲剧、黑人女性自我意识与话语权及成长轨迹与解放之路、黑人女性文学特质及其主体建构、黑人女性形象、黑人母亲形象、黑人音乐、宗教情怀、非洲哲学与文化、流散民族历史记忆与族裔认同、文化冲突与族裔文化认同、女性书写与女性观、女性身份转化与认同、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与民族女权主义思想、姐妹情谊、女性人物变迁与莫里森思想演变、女性自我寻求、女性叙事策略、两性关系、人物命名、行走母题及其二元性、神话与原型、哥特情怀、家园意识、隐喻与意象、美学追求、模糊叙事、音乐叙事、空间叙事及其文化表征、叙述视角、互文、时间与复调艺术、传记色彩、色彩运用、黑人民间文学传统与莫里森作品的世界性、莫里森与黑人女权主义批评、莫里森与后现代社会的审丑意识、莫里森文学创作与文化记忆建构、莫里森作品的经典化问题以及莫里森与莫言、沈从文、汤亭亭、苏童、沃克、纳丁·戈迪默和福克纳的异同。莫里森评论方面,学界比较关注国内外对莫里森的批评与接受情况及其特色(李靖雨,2013;杨金才,2011;杜志卿,2007;陈法春,2000)。
莫里森作品研究主要关注《宠儿》《最蓝的眼睛》《所罗门之歌》与《秀拉》,关注点涉及:《宠儿》中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与成长、主体意识与主体身份、自我解放与自我实现、姐妹情谊、黑人母亲与黑人女性形象、黑人女性身份建构、黑人女性自我解放、黑人母女关系、黑人民族身份构建与自我追寻、黑人族裔身份丧失与重构、黑人身份建构、黑人个体与群体、黑人代际间创伤、黑人文化寻根与文化言说策略、黑人社区的是非观、黑人文化重建观与民族文化意识重建、黑人传统音乐元素、非洲文化与神话原型、白人形象与莫里森的黑白关系思考、女性身体与身份、自由与母爱、塞丝的畸形母爱与母性、塞丝的创伤及其复原、宠儿的替罪羊形象及其多重身份与神秘结局、替罪羊原型及其意义、丹芙与沉默男性形象、幽灵形象、男女关系、生存伦理、伦理诉求与建构、历史忧虑与历史重构、历史记忆与忘却、历史、文化与自我意识、重新记忆与创伤治愈、回忆与人性、分裂自我与自我寻求、主体间性与主体建构、权力话语与身体政治、黑人家庭关系与理想家庭模式、创伤性家庭形态、暴力与社区、矛盾与统一、存在主义、《圣经》故事仿写与神话原型、宗教救赎思想、生态与生态伦理思想、生态女权主义意识、后殖民女权主义思想、启示录写作与爵士乐风格、语言偏离与前景化语言、陌生化与复调艺术、象征、隐喻与意象、群体语言与散文风格、开放式结尾与魔幻现实主义特征、即兴艺术与时间技巧、双向与多类型意识流、互文性、叙事结构、叙事话语、音乐叙述、身体叙事、碎片式叙事、后现代现实主义叙事、人物身份解构叙事、中心叙事与边缘叙事、视角转换与多重聚焦、叙述引导与衔接、时间倒错与叙事频率、空间叙事与空间形式、《宠儿》的影视化以及小说与《奥德塞》《慈悲》《最蓝的眼睛》《紫色》《汤姆叔叔的小屋》《红字》《美狄亚》《根》和《玫瑰门》的异同;《最蓝的眼睛》中的修辞艺术、叙事结构、叙事话语、叙述声音与视角、时间叙事、空间叙事与边缘化表述、多元叙事、反讽与时间艺术、意象与蓝调特征、女权主义与生态女权主义思想、女性、家庭与文化、黑人母亲自我迷误与母爱缺失下的心灵扭曲、母爱与成长、母亲形象、黑人女性的身体政治意识与自我选择之路及成长与生存困境和身份认同、黑人家庭与父母价值取向对子女命运的影响、黑人文化自我审视与批判、黑人从自我憎恨到肯定和从自我迷失到寻求的变化、黑人权利与内部殖民下的黑人文化身份、黑人同社区的游离与融合、黑人民族文化身份缺失与族裔身份探寻、文化冲突中黑人的抗争与生存、文化异化、后殖民抵抗、种族主义内化下的“他者”、多维空间、空间与权力、空间与自我、权力规训的运作手段、男性人物、黑人男性、自然意象、上帝形象的颠覆与重构、美国梦的扭曲与颠覆、科佩拉的悲剧命运及其原因以及小说与《女勇士》《秀拉》《我爱比尔》《爵士乐》和《穿越象牙门》的异同;《所罗门之歌》中黑人女性的意识觉醒、成长、声音与解放、黑人男性的身份建构与成长之路、黑人文化身份迷失、认同与回归、黑人的身份认同困境、非洲文化传统与黑人精神困境和自由解放之路、黑人民族主体性建构与民族身份认同、黑人文化寻根与根的断裂和重建、黑人历史文化精神重构、黑人的美国梦追寻、女性与生态女权意识、莫里森的文化情结、文化理想及对美国黑人民族文化的反思、隐喻与意象、歌谣与人名、悲剧元素、场景描写与悲剧精神、叙事聚焦、怪诞叙事与音乐叙事、后现代叙事、叙事中转喻的语境重构、布鲁斯与魔幻现实主义特征、神话模式与原型、空间结构与权力关系、兄弟情谊与人际疏离、两性关系、家庭关系、奶娃的自我追寻、性格发展、成长与心路历程;《秀拉》中的黑人女性形象、身份探寻、自我救赎与寻找及其两难困境、狂欢与姐妹情谊、秀拉的叛逆与自我追求、黑人文化身份构建与历史文化重构、黑人群体的善恶观与是非观、黑人社区与个人、黑人的出路、族裔幽默与黑色幽默、女性自我与身份构建、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种族与女性意识、双性同体形象、身体政治、女性身体反抗、生态女性主义、自然主义与存在主义思想、战争、死亡与异乡人主题、生死母题、生存伦理、神话改写、象征与意象、人名寓意、圣经隐喻与原型、在场与缺席、否定性互文、后现代叙事以及小说与《女勇士》的异同及与《他们的眼睛望上苍》的互文性。
莫里森作品研究还关注《慈悲》《乐园》《柏油娃娃》《爵士乐》《爱》《家》和《宣叙》,关注点涉及:《慈悲》中的人物精神追求困境、女性自我意识构建及其悲剧、生存伦理、人性呼唤、弗洛伦斯的自卑情结与女性身份建构、跨越种族和文化的女性人生与关爱、黑人女性的边缘地位与主体性建构、母女关系、“他者”的病态身份建构与自我追寻、主体身份缺失、创伤与记忆、空间主题与空间叙事、权力规训、生态女性主义主题、去种族化与陌生化叙事、时间叙事、叙事视角、意象喻指、审美召唤与召唤结构、象征手法、《慈悲》与《我弥留之际》在叙事策略与文本建构方面的异同;《乐园》中的权力博弈、生态与女性主义思想、排斥与融合、敌意与和解、记忆与创伤、历史观与黑人历史重构、肤色政治与主体建构、黑人民族出路探寻、黑人女性主体意识、圣经母题与神话原型、基督精神与女神崇拜、“替罪羊”形象、种族与性别解构与重构、精神生态、身体叙事、叙事中的空间艺术、叙述话语、复调叙事、边缘叙述与潜藏文本、黑人乌托邦理想;《柏油娃娃》中的空间叙事、神话隐喻模式、伏笔与悬念、圣诞晚宴的狂欢化意蕴、层叠叙事原型、黑人女权主义话语、黑人双重意识与双重自我、民族文化出路寻求、人物文化身份、二元对立及其解构、“黑”与“白”的冲突与融合、生态与生态女性主义主题、莫里森的伦理观、文化理想、后人道主义文化观与黑人民间故事改写;《爵士乐》中的黑人女性形象、女性人物塑造艺术、城市文化与身份建构、历史观与历史书写、爵士精神与人物精神生态、后现代身份叙事与戏仿、叙述者、音乐叙述、原型救赎、空间主题;《爱》中的空间观、种族空间政治、“替罪羊”形象、女性主体沦丧与回归、女性身体、身体叙事、女性创伤书写、姐妹情谊、畸形母女关系、黑人女性的出路、创伤与疗伤、凝视与反凝视、“爱”的魅力与困惑、爱与政治、爱的思考、道德伦理、圣经原型;《家》中的历史书写、文化书写、存在主义、创伤与治疗、伦理归旨、黑人生存空间想象、弗兰克的创伤与回归、“呼唤与回应”模式、叙事策略以及《家》与《太阳照样升起》的互文性;《宣叙》中的文化身份、生存主题、黑人女性自我重构、种族关系、自我宣叙与叙事策略。
2000—2014年,国内发表赛珍珠研究论文510余篇,主要关注四个方面:赛珍珠与中国文化和中国女性、赛珍珠作品的宗教思想、主题与艺术特色、赛珍珠与中外作家的关系以及赛珍珠在中国的传播、接受与影响。具体而言,研究关注赛珍珠的中国情结与中国恋、赛珍珠与中国文化传统及其中国文化观、赛珍珠对中国美学的阐释、赛珍珠的女性世界观及其笔下的女性主义与中国女性、赛珍珠的中国小说观及其中国小说研究、赛珍珠对中国小说的接受及其影响、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大地、中国农民、中国知识分子和海归知识分子形象、中国母亲形象、中国家庭、中国话语、中国民俗、恋父情结与恋土情结、赛珍珠中国乡土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及其与3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的异同、赛珍珠乡村题材小说中的乡村生态审美书写、赛珍珠抗战小说中的女权意识与中国题材小说中的中西文化合璧观、赛珍珠的书信与其小说创作中的中国人形象、赛珍珠建构中国形象及其描述中国文化现象的策略与手段、赛珍珠的后殖民主义意识、赛珍珠的文化价值观、文化立场及其嬗变与跨文化写作、赛珍珠的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及其渊源、赛珍珠的“异乡人”身份与“边缘人”人格、赛珍珠的跨文化他者书写、赛珍珠对跨文化交流的贡献、赛珍珠作品中的悲悯情怀、救赎情结、清教思想与基督教精神、赛珍珠的宗教观与宗教立场及其笔下的中西宗教关系、赛珍珠的哲学思想、赛珍珠文学创作的民族性及其作品中的美国形象、赛珍珠小说中的“头发”细节及其文化意义、赛珍珠小说的文本间性、赛珍珠短篇小说的结构模式和叙事特点、赛珍珠小说创作策略、赛珍珠个人与笔下的婚姻问题、赛珍珠小说的影视化、赛珍珠与郁达夫、林语堂、汤亭亭、陈忠实、鲁迅、巴金、朱雯、胡适、王莹、曹禺、江亢虎、海明威、狄更斯和拉什迪的关系及异同、赛珍珠作品在中美两国的经典化历程、赛珍珠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赛珍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国际汉学中的地位与贡献、赛珍珠再思考、中国对赛珍珠的译介接受及其过程中的热点问题以及赛珍珠研究的历史、现状及现实意义(张媛,2014;姚望,2014;姚君伟,2008,2001;郭英剑,2002)。
赛珍珠作品研究主要关注《大地》,关注点涉及:《大地》中的中西文化冲突与共融、跨文化民主思想、文化相对主义意识、宗教救赎意识、美国东方主义、普世化的“他者”、儒家思想对赛珍珠的影响与赛珍珠对儒家思想的批判、赛珍珠的宗教立场、博爱精神、民族精神、生态意识与生态思想、女性主义与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中国女性关注、中国妇女观、中国传统妇道观与跨文化传播方式、中国农民的恋土情结、土地意象与大地象征、中国、中国人、中国农民与中国女性形象、旧中国社会群像、中国乡村生活、乡镇的空间叙事及其意义、皖北文化、丧葬习俗、婚俗与中西文化差异、美国人的中国观、阿兰与王龙形象、象征与原型、东方神话、叙事特点、叙事的现实性与思想性、语气系统与人物关系变化、话语标记与人物身份建构、寓言风格、《大地》的跨时代性与经典性、《大地》与中西文化交流及其跨文化演变、《大地》的情节结构及其被冷落的原因、电影《大地》对原作的改编与误读及叙事基调的转变、《大地》与《白鹿原》《生死疲劳》《小艾》《母亲》和《春蚕》的异同以及《大地》的研究状况(张媛,2014:29-35)。
赛珍珠作品研究还关注《群芳亭》《龙子》《东风·西风》《母亲》《同胞》《巨浪》《战斗的天使》《旧与新》《原配夫人》《牡丹》《帝王女人》《分家》《梁夫人的三位千金》《正午时分》《异邦客》《曼荼罗》《我的几个世界》《我的中国世界》以及佚作《永远的困惑》。关注点涉及:《群芳亭》中的女性形象、女性意识及其文化内涵、两性自由与平等、宗教观、异质文化交流、后殖民倾向、中国美学思想、赛珍珠的中西文化观、《群芳亭》与《一双丝袜》中主人公自主意识觉醒的异同;《龙子》中的战争视角、乡土中国、乌托邦中国他者形象、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与女性话语、文化身份与人物形象;《东风·西风》中的婚姻家庭观、女性主义意识、双重他者形象、传统与现代、跨文化理想与中西文化观;《母亲》中的母亲与中国传统妇女形象、女性与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同胞》中的中国形象、女性主义思想、中国知识分子人生定位、“海归派”知识分子抒写;《巨浪》中的日本死亡哲学;《战斗的天使》中的父亲形象;《旧与新》中的中西文化冲突;《原配夫人》的跨文化主题;《牡丹》的顺应论思想;《帝王女人》中的中西文化交融;《分家》的成长主题及其国家隐喻;《梁夫人的三位千金》的中国情结;《正午时分》中的母女形象;《异邦客》中的边缘人;《曼荼罗》中的殖民话语;《我的几个世界》中的家园叙事及其身份认同;《我的中国世界》中的赛珍珠与中国文化以及赛珍珠佚作《永远的困惑》的主题。
2000—2014年,国内发表贝娄研究论文440余篇,主要关注六个方面:贝娄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与犹太知识分子形象、贝娄小说中的女性意识与女性形象、贝娄的犹太性、贝娄小说中的流浪意识与流浪主题、存在主义与伦理思想等主题、贝娄的艺术特色与文学传统以及贝娄评论。
具体而言,研究关注贝娄小说中知识分子的精神焦虑与命运、知识分子夫妻之间的权力关系、犹太知识分子人文关怀与精神救赎、贝娄与鲁迅和钱钟书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异同、贝娄的犹太书写与犹太性及其嬗变、贝娄小说中的“父与子”主题和希伯来文化、女性形象与女性主义思想、性别身份、精神流浪意识与精神流浪汉的流浪历程、流浪意识与犹太传统、流浪汉主人公、人与他人关系、人文主义精神与新人文主义思想、存在主义和超验主义思想、人性沉沦与生命本真还原、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叙事时间的复调性、贝娄早期小说中犹太人发展主题模式、贝娄小说的伦理指向性、贝娄与犹太伦理及其肯定伦理观与犹太文化归属、贝娄小说的哲学性与当代意义、贝娄的跨文化写作、文化身份困惑与追寻、贝娄与浪漫主义传统、贝娄对荒诞派文学、文学精英论传统和犹太文学的继承与超越以及贝娄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异同。贝娄评论方面,学界比较关注贝娄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祝平,2013)。
贝娄作品研究主要关注《赫索格》《洪堡的礼物》和《雨王汉德森》,关注点涉及:《赫索格》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及其历史使命、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特征、美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回归、知识分子的荒诞世界与荒诞生活、犹太意识、犹太文化、犹太身份、身份焦虑、两性关系、性别、政治和文化、人文关怀、后现代文化危机与主体救赎、现代人焦虑、现代性忧思、迷惘与追寻、冲突与妥协、异化与回归、荒诞意识、荒原主题、价值错位、家庭伦理、人性拷问与自我诉求、自我与他者、赫索格的焦虑、自我拯救、精神生态、文化身份追寻、心路历程与悲剧境遇、厌女症情节与女性人物戏仿、玛德琳新女性形象、女性形象与贝娄的性别观、贝娄对女性主义的焦虑与反拨及其男性霸权思想、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贝娄与福克纳的性别观之异同、记忆与空间、空间叙事与主体性、叙事艺术与读者心理空间建构、情境与意境、复调特征与叙述技巧、解构主义倾向、文本价值呈现模式;《洪堡的礼物》中的城市空间、叙事空间、不可靠叙述、时间、复调与互文艺术、名字隐喻、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倾向、知识分子情怀与形象、双角色人物模式、男性气质、女性形象的矛盾性特质及其成因、洪堡的精神特质与命运、消费文化与犹太文化、犹太文化意识与灵魂救赎、人文精神与人类精神探索、性别政治、艺术与物质主义、都市问题及对中国的启示;《雨王汉德森》中的动物意象、生态与宗教救赎思想、流亡与索求主题、空间结构与空间主题、犹太性与犹太文化、浪漫主义与共同体思想、超验主义自然观、英雄精神回归、雨王汉德森的精神危机、心路历程与成年礼原型、荒诞世界中的生活英雄及生活意义追寻、狂欢化与互文艺术以及小说对传统流浪汉小说的继承与超越。
贝娄作品研究还关注《只争朝夕》《拉维尔斯坦》《晃来晃去的人》《受害者》《奥吉·马奇历险记》《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赛姆勒先生的行星》《寻找格林先生》《堂表亲戚们》《莫斯比的回忆》《来日的父亲》《真情》《贝拉罗莎暗道》《院长的十二月》《耶路撒冷去来》和《口没遮拦的人》,关注点涉及:《只争朝夕》中的美国梦与犹太传统、父子关系、贝娄对代际关系的思考、存在主义、受难与救赎思想、“边缘人”母题、威尔赫姆的精神世界与精神历程、泰姆金医生形象、道德冲突与伦理指向、复调性与唯美现实主义特征;《拉维尔斯坦》中的身份与认同、文化与伦理、悖论迷宫、修辞性叙事、“对话”哲学与生态观、生命意识和双重性、《拉维尔斯坦》与贝娄的犹太性转变;《晃来晃去的人》中的存在主义思想、犹太性与“亲社会”伦理、主人公的边缘性、圣经原型与写作技巧;《受害者》中的伦理性与伦理思想、希伯来哲学与犹太宗教伦理观;《奥吉·马奇历险记》中的互文性、马奇的双重流浪、异质文化中的双重困惑、生态回归意识、存在主义与自由追寻主题;《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权力关系、贝恩悲剧、受虐狂现象、贝娄型知识分子形象、叙述者、多重视角与视角越界、“对话”哲学与犬儒主义戏仿、泛性论与消费主义批判;《赛姆勒先生的行星》中的记忆与历史、创伤书写、反社会人性母题与现代主义手法;《寻找格林先生》中的犹太文化、伦理道德与伦理指向、存在主义思想、人生哲学、二元对立、神话原型与象征;《堂表亲戚们》中的“对话”策略;《莫斯比的回忆》的叙事伦理;《来日的父亲》中罗金的痛苦;《真情》中的人文关怀;《贝拉罗莎暗道》中的创伤传播及其反思、犹太关怀与叙事技巧;《院长的十二月》中贝娄的现代美国城市观及对大众传媒的批判;《今天过得怎么样》中的女性观;《耶路撒冷去来》中的乡愁;《口没遮拦的人》中的“美国化”尴尬以及短篇小说《银蝶》中的物质主义与价值困惑。
2000—2014年,国内发表斯坦贝克研究论文320多篇,主要关注四个方面:斯坦贝克小说中的生态与宗教思想等主题、斯坦贝克的女性观及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斯坦贝克的艺术特色以及斯坦贝克评论。具体而言,研究关注斯坦贝克小说中的生态伦理与海洋生态环境伦理观、生态“群体人”理论与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宗教意识与圣经隐喻、圣经主题、美国梦及其难圆之因、人物塑造与命名、诗性语言与写实艺术、伦理叙事与底层叙事、中国人与中国文化、斯坦贝克女性观流变及其小说中的女性世界与女性形象、斯坦贝克笔下的生态主义女性形象、《道德经》对斯坦贝克生态思想的影响、斯坦贝克与狄更斯宗教思想的异同、斯坦贝克小说创作与30年代加州腹地的斗争、斯坦贝克的旅行书写及其小说的出行主题与结构模式、斯坦贝克小说的悲剧主题及其悲剧小说的结构模式、斯坦贝克喜剧小说的主题与结构模式、斯坦贝克田园小说中的景物及其象征、“加利福尼亚三部曲”与斯坦贝克的伤残书写、斯坦贝克“蒙特雷小说三部曲”中的乌托邦情境及其构造、斯坦贝克笔下的洋泾浜及其农业工人三部曲的题材与内容、斯坦贝克作品的“小我”与“大我”、斯坦贝克的哲学观与创作、斯坦贝克与欧美文学传统以及斯坦贝克小说创作兴衰的启示、斯坦贝克创作溯源、斯坦贝克作品“粗俗”的再认识以及斯坦贝克再认识。斯坦贝克评论方面,学界比较关注斯坦贝克研究历史与现状、成果及问题(田俊武、张和龙,2014;徐向英,2014;田俊武、王成霞,2005;方杰,2002)。
斯坦贝克作品研究主要关注《愤怒的葡萄》《菊花》和《人鼠之间》,关注点涉及:《愤怒的葡萄》中的宗教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整体主义观、基督教生态伦理观、环境伦理观、土地伦理、土地健康问题及其成因、女权主义、生态女性主义与自然主义思想、利己与利他主义思想、圣经语言、圣经意象、圣经原型与圣经典故、葡萄与陆龟象征、乔德妈与罗撒香形象、乔德一家与美国农民形象、双面人物与“绿色”人物形象、吉姆·凯绥形象、个体与群体、美国神话与美国噩梦、历史与真实、篇名寓意、视觉艺术、出行主题、人性探索与价值界说以及《愤怒的葡萄》的经典化之路;《菊花》中的生态主义、男权主义、双性同体与自然主义思想、女性梦想与孤独女性、伊莉莎的需求与心理历程及其“手套”象征、伊莉莎的身份危机与女性意识的成长及其失败、人生哲学、自由呼唤、伦理困惑、身体叙述、叙事空间、隐含作者及其反讽、互文性与象征手法以及小说与《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啊,拓荒者!》《绣枕》和《醉花阴·重阳》的异同;《人鼠之间》中的“白痴巨人”与标题隐喻、爱的主题、孤独主题、文化寓意、男性友谊、人物群像、动物意象及其象征意义、莱尼悲剧及其成因、死亡与人格尊严、叙事时空与节奏、斯坦贝克的道德悖论、生态观、乡土情结和土地情结。
斯坦贝克作品研究还关注《珍珠》《伊甸之东》《工人三部曲》《罐头厂街》《煎饼坪》《烦恼的冬天》《长谷》《科特斯的航海日记》《逃亡》《胜负未决的战斗》《月落》《小红马》《斯坦贝克携犬横越美国》《紧身甲》和《美国与美国人》,关注点涉及:《珍珠》的自由追求、女性主义与生态思想、电影化想象与电影化叙事、简约文体、奇诺的自我实现;《伊甸之东》中的母亲形象、女性他者形象、怪诞华人与华裔他者形象、基督教伦理思想、伦理困惑、人戏合一、圣经元素与意象;《工人三部曲》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罐头厂街》的松散结构与东方主义哲学;《煎饼坪》的自由观;《烦恼的冬天》的伦理学意义与丰裕社会中的分裂主体;《长谷》的压抑主题;《科特斯的航海日记》的生态思想;《逃亡》的原型与普世性;《胜负未决的战斗》的象征;《月落》的戏剧化风格;《小红马》的成长主题;《斯坦贝克携犬横越美国》的生态忧思与田园情结;《紧身甲》的女权主义思想和象征;《美国与美国人》中斯坦贝克的身份伦理观。
2000—2014年,国内发表辛格研究论文130余篇,主要关注四个方面:辛格的犹太性、辛格作品中的犹太主题与犹太人物形象、辛格的艺术特色以及辛格评论。具体而言,研究关注辛格对犹太性的传承与超越及其小说中的犹太文化与美国文化、人物典型与犹太情结、同化、受难与道德主题、不确定性与焦虑情结、悖论情结与愚者意蕴、施莱米尔(Schlemil)现象与辛格犹太幽默的文化意蕴、辛格的宗教意识及其创作、辛格创作的男性立场及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辛格及其作品中的素食主义、辛格创作的“双语之争”及其意第绪语写作、辛格小说创作的源流与特色、辛格的叙事艺术、辛格短篇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者、辛格短篇小说中的知识女性、辛格小说的互文性、辛格的上帝观及其文化意义、辛格与贾平凹笔下傻瓜叙事者的异同、斯宾诺莎对辛格的影响以及辛格研究焦点及其不足(乔国强,2005)。
辛格作品研究主要关注《傻瓜吉姆佩尔》与《卢布林的魔术师》,关注点涉及:《傻瓜吉姆佩尔》中的“对话”哲学、犹太性、犹太文化主题、精神皈依与道德重生、魔鬼与拉比、“替罪羊”与女性形象、二元结构、对话与狂欢、圣经原型、辛格的道德观、吉姆佩尔与中国傻瓜的文化差异以及小说与《阿Q正传》和《活着》的异同;《卢布林的魔术师》中的空间叙事、传统背离与复归、信仰背弃与回归、宗教哲学、文化融合、冲突与变迁、历史主义主题与“边缘人”母题、人物情感流浪与回归、人物形象及其嬗变、女性形象与辛格的犹太传统意识、辛格创作的男性立场与存在主义倾向。辛格作品研究还关注《汽车》《冤家,一个爱情故事》《庄园》《肖莎》《第三者》《市场街的斯宾诺莎》《犹太神学院的燕特尔》《洗衣妇》《胡子》《掘墓人》《证件》《命运》《忏悔者》《山羊兹拉特》《魔鬼的婚礼》和《旅游巴士》,关注点涉及:《汽车》中的隐含作者、空间叙事、二元对立与身份错位;《冤家,一个爱情故事》中的女性人物与犹太大屠杀控诉;《庄园》的叙事结构及其文化蕴含;《肖莎》中的犹太人与自我、犹太传统守望与犹太大街象征;《第三者》中的人生困惑;《市场街的斯宾诺莎》中的信仰与现实;《犹太神学院的燕特尔》与犹太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处境;《洗衣妇》中的人生与人性;《胡子》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蕴;《掘墓人》中的门德尔形象;《证件》的新历史主义主题;《命运》中的自白对话与人生;《忏悔者》的回归主题;《山羊兹拉特》的精神重构主题;《魔鬼的婚礼》的主题;《旅游巴士》的叙事策略与主题。
2000—2014年,国内发表刘易斯研究论文40余篇,主要关注刘易斯小说的反叛文化叙事情结、地理景观叙事与文化情感结构、刘易斯的创作历程及其人格发展对其创作的影响、小说叙事空间的多重维度与刘易斯的文化空间想象、梭罗对刘易斯的影响以及刘易斯研究与当代文学走向。刘易斯作品研究主要关注《巴比特》与《大街》,关注点涉及:《巴比特》中的美国商业文化、美国大众文化、社会群体消费文化观、快感与罪恶感、棒球隐喻、自我寻求与存在主义思想、复调叙述、巴比特的理想实用主义及其人性沉浮;《大街》中的狂欢化色彩、生态思想、文化叙事、隐含作者的叙事伦理、卡萝尔的实用理想主义与螺旋式人生、反叛精神与“新女性”形象、乡镇社会与乡镇文化、服饰及其表现力、刘易斯的自我超越以及小说国内研究现状。刘易斯作品研究还关注《王孙梦》《阿罗史密斯》和《埃尔默·甘特利》,关注点涉及:《王孙梦》中的跨种族身份叙事;《阿罗史密斯》中隐含作者的叙事伦理、解辖域化叙事策略、刘易斯的理想主义医生形象以及殖民医学与帝国意识;《埃尔默·甘特利》中的商业性宗教文化、自主化叙事策略与隐含作者的叙事伦理。
21世纪,中国的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小说家研究硕果累累,但存在一些现象亟待学界关注。首先,不同小说家受到学界关注程度差别很大;其次,同一小说家的不同小说受到学界关注程度也相差很大;再次,同一小说家的思想与艺术受到学界关注程度也有差别;最后,重复研究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之所以出现,原因主要在于:首先,经典作家与经典作品情结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研究者的兴趣与选择取向;其次,研究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选择哪位作家进行研究纯属短期兴趣而非长远规划;再次,研究者对所研究作家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不甚了解,未能准确把握国内外研究的最新动态,因而重复前人研究不可避免。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小说家,刘易斯、赛珍珠、福克纳、海明威、斯坦贝克、贝娄、辛格和莫里森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美国小说乃至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都是美国的伟大作家,因此,他们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我们要有意识消除研究中存在的厚此薄彼倾向,既要不断深入研究海明威、福克纳和莫里森这些被学界一直青睐的诺奖获得者,也要积极关注并深入研究刘易斯和辛格这些似乎正被学界遗忘的诺奖获得者;既要深入研究这些诺奖获得者的思想精华,更要深入挖掘他们的艺术魅力;既要关注他们的代表作品,还要关注他们的整体创作;既要关注他们的创作本身,也要关注他们与美国小说乃至美国文学发展的关系。唯独这样,我们才能领略他们作为诺奖获得者的真正风采,才能揭示他们的伟大之所在。
陈法春.2000.西方莫里森研究中的几个焦点[J].外国文学动态(5):22-26.
谌晓明.2013.国内福克纳研究的沿革与展望[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60-64.
杜志卿.2007.托妮·莫里森研究在中国[J].当代外国文学(4):122-129.
方杰.2002.荣辱兴衰六十载——国外斯坦贝克研究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3):152-157.
高奋,崔新燕.2004.二十年来我国福克纳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144-150.
郭英剑.2002.论中国20世纪的赛珍珠研究[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1): 219-238.
李靖雨.2013.托尼·莫里森在中国的研究综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12):78-81.
乔国强.2005.批评家笔下的辛格[J].当代外国文学 (4):110-118.
陶洁.2005.对我国福克纳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3):1-3.
陶洁.2012.新中国六十年福克纳研究之考察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148-156.
田俊武,王成霞.2005. 国内外斯坦贝克研究的进展和缺失[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20-23.
田俊武,张和龙.2014.中国斯坦贝克研究70年历程概观[J].外国语文 (6):46-51.
徐向英.2014. 半个世纪来国外斯坦贝克女性主义研究现状述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12):134-137,160.
杨金才.2011. Toni Morrison’s Critical Reception in China[J].外国文学研究 (4):50-59.
杨仁敬.2014. 海明威评论六十年:从冷清到繁荣[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108-117.
杨仁敬.2010. 美国文学批评语境下的海明威研究[J].外国文学评论 (2):230-239.
姚君伟.2001 近年中国赛珍珠研究回眸[J].中国比较文学 (4):30-39.
姚君伟.2008. 赛珍珠在中国的接受[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53-59.
姚望.2014. 赛珍珠在新世纪中国的译介[J].新文学史料 (4):127-135.
张媛.2014. 赛珍珠研究综述——基于“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的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143-147,173.
祝平.2013. 新中国60年索尔·贝娄小说之考察与分析[J].当代外国文学 (2):60-70.
责任编校:蒋勇军
A Survey of American Nobel Prize-winning Novelists in China Since the New Millennium
REN Hujun
The eight American novelists who have won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since 1930 have been the major concerns of Chinese studie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 21st century. From 2000 to 2014, 118 books and more than 7130 scholarly articles on them were published and over 60 Ph. D. dissertations on or related to them were written in China, but they have not drawn equal attention from critics, nor have their different novels. Ernest Hemingway and hisTheOldManandtheSeahave drawn much more attention from critics than any other novelist and any other novel, and Sinclair Lewis and his novels much less than other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studies of the eight American Nobel Prize-winning novelists in China in 2000—2014 to highlight the major concerns of the criticism of each novelist and the phenomena in the studies that should draw attention from critics.
American Nobel Prize-winning novelists; critical studies in China; in the New Century
I106.4
A
1674-6414(2017)02-0019-10
2016-10-2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美国小说研究在中国的历史嬗变及其效应研究”(13YJA752017)的部分研究成果
任虎军,男,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美国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