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的葡萄》:主题与人物形象的探析

2016-12-23 17:24吴迪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2期
关键词:斯坦贝克美国梦象征

摘 要:《愤怒的葡萄》是美国现代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于1939年发表。《愤怒的葡萄》作为他的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给斯坦贝克带来了国际声誉。小说用一种细腻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斗争,可以说这是一部美国现代农民的史诗,包含血泪、愤慨和挣扎,因此被称为改变美国的20本书之一。贫苦的农民们,被大规模生产逼到了绝境,只好背井离乡西去寻找生路,他们从风沙肆虐的俄克拉荷马州平原来到了富庶的加利福尼亚州,本以为可以衣食无忧,但现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等待他们的是失业、饥饿和困苦,表现了“美国梦”破灭的主题。以汤姆·约德一家为代表的农民,在被“拖拉机”赶出后,变卖了家里的一切换来了一辆旧汽车,一家十三口人一路向西,寻找他们幻想中的乐园。这个幻想——“美国梦”就像阳光下的泡沫,看起来美丽却是一碰就碎。最后,他们的西去之路以幻想的破灭而结束。《愤怒的葡萄》是一部具有社会意义的小说,它是一个时代的浓缩,如此细腻而又深刻。

关键词:愤怒的葡萄;斯坦贝克;美国梦;象征;人性光芒

作者简介:吴迪(1994-),女,内蒙古赤峰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2

一、《愤怒的葡萄》的创作背景及主题探析

《愤怒的葡萄》这部小说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功,与作者的亲身经历是分不开的。在1937年秋天,约翰·斯坦贝克跟随俄克拉荷马州的农民流浪到加州,一路上,他见到的农民颠沛流离,生活困苦,处于没有希望的境地中,这些都深深地震撼了他。在日记中,斯坦贝克向人们描述了很多这样的场景。作者用精妙的创作手法把圣经中“葡萄”所蕴含的“希望”的象征意义用在了小说里。人们把盛产葡萄的加州当作希望之乡,葡萄承载了他们去加州谋生的希望和开拓新生活的梦想。尽管一路上他们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但只要想到加利福尼亚可以带给他们的新生活和新的希望,他们就会重振旗鼓继续前行!“葡萄”在农民们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为“葡萄”带给他们勇气和希望。在第十章中,爷爷曾说过:“过天我们到了加利福尼亚,我要一天到晚把一大把葡萄捧在手里,随时想吃就咬下来吃,那可好呀!”现实往往很残酷。当一家人到达加利福尼亚之后才发现,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冰冷,那么的令人失望。工作难找,即使找到工作,薪水也低得可怜,根本不够养活一家人。在经历一件又一件让大家失望的事情之后,他们终于明白,加利福尼亚的“葡萄”并不属于他们,而是属于那些资本家。他们开始变得愤怒。“饥饿的人眼里闪着一股越来越强烈的怒火,愤怒的葡萄充塞着人们的心灵,在那里成长起来,结的沉甸甸的,准备着收获期的到临。”小说写到这里,“重心”转移,此时此刻的“葡萄”不同于曾经的“葡萄”。现在,它们充满了“愤怒”,一串串“葡萄”承载着农民们的痛苦、失望和愤慨。

在小说中,苦难带给人的痛苦可以浸到全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不过,斯坦贝克更想告诉读者的,是人们即使处于困苦的环境下也没有被磨灭的尊严以及人们对新生活的希望。在困难或问题面前,人应该表现出的不应该是逃避困难逃避现实,相反,人应该迎难而上并且积极面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静下心来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找到通往成功的方向。无论是终日迷惘无所事事,亦或是消极面对本应该可以解决的困难或问题,都算不上是真正的成长。

《愤怒的葡萄》这一小说里,在一路向西去加利福尼亚的路途中,主人公汤姆·约德一家中总有人在不断地抱怨。有的人抱怨残酷的现实环境逼迫他们走上“逃亡”之路;有的人抱怨家里的其他人在艰苦的条件下把仅剩的钱藏了起来;还有的人抱怨西去之路过于艰苦而选择离开家庭这个大“队伍”,独自寻觅生路。在经历了种种挫折之后,大家的集体意识逐渐增强,所以说通往加州的艰辛历程也是一段具有精神层面意义的行程。小说中,处于困境的农民用不气馁的斗志去寻求生活的希望,尽管他们已经被社会的现实与黑暗折磨得一无所有,但是他们仍然愿意去帮助别人。《愤怒的葡萄》带给我们的最精彩的部分,其实不在于小说过于写实的文字或者是作者对于农民们在西去之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与挑战的生动描写,而在于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以汤姆·约德一家为代表的美国农民们,即使他们当时已经“四面楚歌”,却还对生活、对人性充满希望。他们能够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慷慨的拿出仅有的物品分给更需要的人;他们也能够在某些家人“背叛”整个大家庭的环境下,依然抱成一团,互相扶持。他们,就是用这样的最朴素的感情以及最坚定的信念,一步一步走到了加利福尼亚,一点一点看到了希望。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这部作品被称为改变美国的20本书之一并且受到广泛关注。没有过于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激动人心的情节,小说以一种镜头的形式在不同场景的切换中,描述了汤姆·约德一家人所代表的来自俄克拉荷马州的农民真实的生活状态。

二、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小说中,牧师吉姆·凯绥、汤姆·约德及其母亲,这三个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丰满,他们以切身的经历表现出觉悟的提高、体会到团结的重要性。

凯绥在小说中,是个牧师,随约德一家一起到了加州。一路上,他的思想在发生着变化。凯绥总是在说,“人人都有罪”。可是连凯绥自己也不清楚,这句话到底有什么深刻的内涵。凯绥这个人物在小说中被塑造得很成功。更加形象地说,他是农民们“精神爆发”的“导火线”。牧师凯绥的生活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他曾经因为替别人接受惩罚而进了监狱。在随约德一家人西去的路上,经历了很多事情的牧师终于意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凯绥后来因为罢工活动而被武装流氓杀死。在他去世前,他有着一种人类共同生活的幻想:所有的人共有一个伟大灵魂,每个人的灵魂都是大灵魂的一部分。他在弥留之际把这些思想传给了约德一家。

第二位要介绍的小说中的人物,是汤姆·约德的母亲,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但同时她也是一家人的灵魂。即使处在绝境中,在很多人都动摇了的情况下,她都始终满怀希望。她勤劳、善良、坚强,尽管生活很艰辛,但是这位母亲依然从容面对。母亲负责照顾长辈,在路途中会主动帮助弱小者,虽然在开始时有些得不到家里人的理解,但是最终母亲通过自己的“大爱”收获了大家的敬重。小说的结尾处有这位伟大的母亲对于“家”这一概念的概括总结。她说:“过去家庭的圈子很小,现在却不是这样了,它包括任何人在内。”她认为穷人的路越走越宽,因为“我们干的事情,都是为了朝前走。”

《愤怒的葡萄》里被刻画的极其形象的一位主人公汤姆·约德,是小说的中心人物。在监狱中时,约德怀着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努力在狱中改造,提前假释出狱。此时的约德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并不觉得自己进过监狱这件事是可耻的。但在跟随家人前往加州的过程中,他在精神上成长了。约德最初很注重眼前的利益,但是在凯绥的影响下,他进步了很多尤其是在思想方面。在他跟母亲的交谈中,不难发现,他是一个孝顺的、有思想的人。即使处在当时那样的艰苦环境下,他依然能够为家人、为家人以外的人着想。在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帮助别人修车等等。或许正是这些经历,帮助他完成了精神上的升华和进步。汤姆·约德,小说的主人公,看到了前往加利福尼亚的农民们为了生活的“希望”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他也开始像牧师凯绥一样,渐渐地感受到了“团结”带给人的积极意义以及能量。汤姆·约德,其精神上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约德精神层面的进步在小说中有许多细节上的体现,如:汤姆·约德一家人在经历了艰难困苦后,很难得的在农场找到一份工作。尽管薪水少得可怜,但一家人还是接受了,毕竟可以暂时维持生计了。但当时,他们不知道,罢工行动即将拉开序幕。在一个夜晚,约德看见牧师凯绥成为了罢工行动组织者,在跟大家的交谈中,约德理解了他们。他明白了,可以通过罢工行动组织移民向他们不公平的遭遇说不!虽然最后凯绥被警察杀害,罢工行动被镇压,但他已经认识到人们不能一味地委曲求全。约德开始思索西迁农民们的悲惨处境,他对母亲说:“我日日夜夜一个人藏着,你猜我心里想着谁?凯绥!他谈过许多道理,常常使我讨厌。可是现在我却想起了他所说的话。他说有一回他跑到荒野上去寻找他自己的灵魂,他发现并没有什么灵魂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说他觉得自己的灵魂不过是一个大灵魂的一小部分。真奇怪,我怎么还记得这么清楚。当时我还以为根本没用心听呢。可是现在我明白了,一个人离开了大伙儿是不中用的。”母亲担心地问他:“以后,我怎么能打听到你的消息呢?他们也许会伤害你,也许会把你杀了。我怎么知道呢?”他回答母亲:“也许凯绥说得对,一个人并没有自己的灵魂,只是一个大灵魂的一部分。那么!我就在暗地里到处周游。哪儿都有我!无论你朝哪一边,都能看见我。只要有饥饿的人为了吃饭而斗争的地方,就有我在。只要有警察打人的地方,就有我在。人们生气的时候会大叫大嚷,我跟他们一起在嚷。饿肚子的孩子们知道晚饭做好了会哈哈大笑,我跟他们一起在笑。人们吃到自己种出来的粮食,住上自己盖起来的房子,那些时候,我都会在场。天哪,我这样说简直像凯绥了。”这段文字是约德精神上的彻底爆发,也是小说里最振奋人心的一段话。字字珠玑,掷地有声,仿佛令读者们看到了那段曾经发生在加利福尼亚的故事,让人们感受到了精神的成长带给一个人的进步。汤姆·约德意识到了遇到困难不能一味逃避,也意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有了为饱受苦难的人们做些什么的意识。

三、结论

一本好书,需要读者的细细体会。作为普通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作为整个世界的一分子,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困难或挑战。如果拿我们的经历去跟小说中的人物们相比,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我们本可以做得更好的。在困难面前,有的人会选择逃避,而有的人会选择积极、诚实面对。如果遇到一点事情就呼天喊地、垂头丧气,而不去认真思考应对方法,那么就会离成功的彼岸越来越远;相反,那些在挑战面前勇往直前的人,将会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宽,并且不断地进步成长,收获希望和幸福。《愤怒的葡萄》一书之所以打动人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品中的人物身上有一些美好的特质,那就是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抛弃不放弃的坚持与勇敢!这不仅仅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才会发生的故事,而是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时代和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地域的故事。在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很多人、很多事。一位老师曾跟他的学生们叙说他的一生,他经历了战火,吃过常人难以忍受的苦,但最终希望的种子在贫瘠的土地上发了芽、开了花。因为面对困难时,他不曾低过头,他用隐忍和坚持,一步一步坚持到了今天。他时常告诫他的学生们,年轻人不要害怕困难,不要害怕失败。人在任何环境下,都要有勇气去面对,不逃避。如果一个人觉得生活变得更艰难了,那可能是因为他又上升了一个层次。这也正是这部作品带给读者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愤怒的葡萄[M]. 胡仲持译. 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2.

[2]高祥峪.《愤怒的葡萄》与美国1930年代的大平原沙尘暴[J].外国文学评论, 2011(3):159-168.

[3]胡天赋.《愤怒的葡萄》:一部伟大的生态文学之作[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5):98-102.

[4]刘芳宏.闪耀的人性光芒--解读《愤怒的葡萄》中的人性魅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1):112-114.

[5]温洁霞.《愤怒的葡萄》中的《圣经》典故与象征意义[J].外国文学研究, 2002(2):77-81.

[6]郑燕虹.《愤怒的葡萄》中“葡萄”的象征意义与圣经典故[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4):60-62.

猜你喜欢
斯坦贝克美国梦象征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电视广告中象征的运用
古代游牧民族绘画对中国画的贡献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烦恼的冬天》的伦理道德意义
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外斯坦贝克生态批评研究现状述评
通往伊甸之路——斯坦贝克女性描写所传达的主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