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视角出发 探究生成性科学课堂教学

2017-03-09 08:49
名师在线 2017年24期
关键词:预设科学课堂教学

周 莹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江苏南京 211156)

引 言

生成性教学已经越来越成为课堂研究的主导方向。尤其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利用现代多媒体环境,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感,才能很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一、价值澄清:生成性课堂解决了“为什么”

时代在进步,小学科学课堂在面临着改革,从开始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解答不出教师再来讲解,到现在的教师提出问题,大家来探究,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更深层次地去研究问题,不断地创新,最后得到答案,学生从此摆脱了教师提出问题,等着教师来讲解的习惯,在不断交流探究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问题,形成生成性教学课堂。学生懂得了科学课堂不再局限于科学课本,应该通过自己的动手和探究形成一种创新的精神,从而达成知识的学习。同样,这种生成性课堂对科学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二、构建善待:生成性教学实现“怎么办”

⒈能生成:借百种手段,形成生成课堂资源

生成资源不会凭空产生,它需要在教师提供优化了的学习环境中产生。比如借助PPT、视频等这些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能多重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容易产生新想法、新问题。

在教学《土壤里面有什么》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视频,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询问我们周边的土壤里面有什么,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对要求掌握的知识进行预设;再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去发现,去生成新的知识。

⒉好生成:巧妙预设,智引课堂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要生成首先要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设计时,以前我们都是一步一步按照课本进行设计,上课时也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现在在设计教案时,都会预设学生此时的反应以及会出现的情况,往往不止预设一种情况,就是这样,课堂中也会生成新的问题。这时候就考验了教师的综合素养,对课堂的把握,对生成性问题的解决,等等。

《热的传递》一课中,对于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教材就设计了一个实验:在铝勺上滴蜡油,在铝勺的一头加热,观察蜡油融化的顺序。我在上这课时,设计了一个新的实验,用铝丝代替铝勺,在铝丝上用蜡油粘上火柴,分别加热铝丝的中间和两头,观察火柴掉落的顺序。我预设了学生在回答“火柴为什么会按这个顺序掉落”这个问题时会出现的答案,结果有个学生回答道:离火焰近的火柴最先掉落。乍一听,这个答案很正确。仔细想想还是存在问题的。由于预设时候没有想到这个答案,我匆忙中肯定了他的答案,但是课后才想到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所以课前设计要多想想学生的想法,有的问题是在教师的预案之内,这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不失教师的指导性;也有不在教师预案之内出现的问题,教师一定要仔细考虑,不能确定的时候,千万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

⒊大生成:张扬个性,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课堂中所产生的问题也是一种生成资源,教师怎么引导怎么回答很重要,不能因为学生的问题超出了自己的预设,就不去回答或者放任不管。实际上这种生成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让他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前文所提到的,在教《热的传递》这一课时,学生提出了靠近火焰越近,热最先传递到。对于这个问题,后来我在另一个班上课时也遇到了。我先是让学生自己讨论其正确性,然后当场对实验器材进行了改进,如下图1所示:

图1

A点到加热点的距离比C点到加热点的距离更远,但是热却最先传递到A点,C点则是最后一个传递到。这时候学生会更清晰地掌握热在固体中传递,是沿着物体传递,而不是离火焰近的地方先传递到。这个过程既是对学生提出问题的一种肯定,也鼓励了学生多质疑,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⒋妙生成:学会捕捉,巧抓动态生成契机

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能力,再好的预设都会有意料不到的问题出现。一节科学课上,学生都会有闪光的一幕出现。这时,教师应该把握住,利用动态生成的问题解决课堂上需要掌握的知识。

在执教《把固体放入水中》时,大家按部就班地把各种物体放入水中进行实验,得出了有的物体能够浮在水面是因为它够轻。这时有个学生举手:“老师,重的物体也能够浮在水面。”他举了铁船能浮在水面的例子。于是,我让学生先自己讨论,然后找来橡皮泥,让学生想办法使橡皮泥浮上来。大多数学生都能想到把橡皮泥做成船的样子。这个时候,那位提出问题的同学明白了不是重的物体能够浮在水面,而是改变了重的物体的形状,让它浮在了水面上。一个问题,处理得好就会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让学生更清晰地掌握知识,让科学课堂变得更有效。

⒌智生成:聪慧宽容,点亮课堂和谐之光

叶澜教授提出: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教学的“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生成性教学不可能出现在教师的一言堂中,也不可能在教师的霸权下存在。民主自由的课堂才是生成性课堂的土壤,每一位学生都是求知者,都应该尊重他们,不管他们是什么样的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才能有生成性课堂的产生。教师应该善于倾听,善于观察,及时地肯定学生,遇到生成性问题,及时解决,要善于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思维训练,而不是强行地拉向自己的预设课堂。

三、本质追寻:生成性教学走向“怎么样”

⒈巧用生成资源,提升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学生涌现出来的想法、问题千奇百怪,教师既不能完全否定学生的问题,也不能顺着学生的问题走偏。教师要掌握好度,要对学生生成的问题进行选择,跟课堂紧密联系的问题,要去引导,要去解决;而与课堂教学无关的问题要摒弃。这样,才能够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⒉解决生成问题,焕发生成价值

以前的教学是一板一眼的教学,杜绝生成性问题的产生,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极端,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完美,刻意地去表演,让一节科学课堂成了教师的“表演课”“作秀课”。这样的课堂只注重了形式,看似精彩,其实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考虑到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为了上“好课”而上课。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环节都有生成性问题的产生,不要刻意地去追求生成性问题,要真正使科学课堂成为生成性科学课堂。

结 语

生成性科学课堂教学是一项长远的研究,教师首先要注重自己的专业培养,其次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善于选择生成性的问题去解决,利用生成性问题提高科学课堂的效率。

[1]董小玉,巫正鸿.教育机智浅谈[J].中国教育学刊,1995,(01):36-37.

[2]冯莉.实现课堂有效生成的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3]吕敏霞.生成性教学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114-117.

猜你喜欢
预设科学课堂教学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科学拔牙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