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峡
[摘要]基于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比较低效的现状,为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厌学、老师难教”的现状,本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立足学生实际,通过三条途径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进行大胆改革。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 实践性教学 中职语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67
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好就业、就业率高,但就业质量不高,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语文综合能力低成为影响其就业质量的原因之一。学前教育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厌学,老师难教”这一现象比较普遍,针对这一现象,开展了实践性教学研究。通过原因查找、问题分析和两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发现通过三条途径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能有效解决“学生厌学、老师难教”这一问题。
一、教学中进行师生角色互换尝试,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当前很多语文教师对中职学生在认识上有偏见,把“问而不答、启而不发”“学生厌学”等现象完全归咎于他们文化基础差,这是错误的,基础差就“满堂灌”,这是无道理的。老师要从自身找原因,角色定位是否错误,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在进行师生角色互换尝试中,老师们要围绕一个“中心”、训练两个“能力”、提倡师生角色互换的多样性。一个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两个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可以课前布置任务:文章三个人物性格分别由学生上台组织大家分析,上课人员随机选取,为此,每个学生提前预习、积极准备。在教学莫言的《卖白菜》一文时,可以把课堂导人环节交给学生来处理,课前让全班学生熟读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时的发言,上课时选一名学生登台讲莫言发言中一个小故事并引入课文。在教学现代诗《致橡树》时,可以大胆放手让普通话比较好的某一位同学承担上课任务,备课则由小组同学协助完成。在教学中,让她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进行朗诵、讨论和课堂探究活动。
二、发挥专业优势,融专业知识于语文课堂
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得知,学生普遍重专业课、轻文化课,基础差加上课堂枯燥无趣让部分学生放弃了文化课的学习。基于这一严峻现状,我们发挥专业优势,将学前教育的美术、音乐、舞蹈、普通话等专业课融于语文课教学中,努力让课堂有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美术课中的简笔画、素描,音乐舞蹈课中的唱、弹、跳,普通话课中的标准朗读等专业技能与语文教学巧妙结合,让教材变得更实用、更有趣,让课堂将变得更有活力和张力。在实施这一计划中,我们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力求把握好专业艺术融于课堂的三个特性:主体性、趣味性、操作性。
例如:在教学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导人环节可以让一名学生现场演唱《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高亢的歌声会把大家带到了诗的意境中。教学中,还可以让全班同学唱起罗罕作曲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一边学歌,一边便感受词人的豪放,渐渐地整个词也就背下来了。在教学《兰亭集序》时,可以在课前将学生分成毛笔、钢笔、粉笔三个组,毛笔、钢笔组提前准备好自己的笔和纸。在理解文意之后,要求大家将文章按“乐”、“痛”、“悲”分成三部分,然后一个组写一部分,课堂会立刻变得热闹起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书法兴趣也对文章内容有了整体把握。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时,可以抓住文章意境美这一特点,把重点放在情境创设和感悟语言美上面。整个课堂不使用一张PPT,在熟读课文后,让美术基础好的同学到黑板上用简笔画根据文章内容描绘景物,其余同学分组在纸上画,学生读一会儿画一会儿,画一会儿读一会儿,画得认真、读得仔细。在组内同学的协作下,很快一副优美的风景画出现了:山中有小屋,屋后有大树,蓝天掠过飞雁,园中小路通大山,墙边花草形态各异。教学气氛轻松愉陕,学生自主地快乐地获取知识。
三、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修订)》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从相关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选取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模拟职业情境,组织实践活动”,并提出“在活动中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升职业素养”的要求。因此,实践活动要以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为宗旨,以有趣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合作互动的学习策略为手段,以关注专业发展和未来发展为目標,以社会生活体验为核心,以多元化语文活动为主要教学方法,在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上自由拓展,在活动形式上鼓励老师大胆创新。活动设计应注意五个原则——趣味性原则、生活化原则、综合性原则、操作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例如:2015年7月,学校团委在临放暑假的时候,向全体学生布置了“善行渠县,访善行人物”社会实践与语文实践的暑期活动。随后,学生纷纷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访渠县各地善行人物。他们3至5人一个小组,走访本社区本村镇,寻找善行人物,聆听善行故事。暑假期满,学生把走访中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了访问日记或访谈记录,学校还利用《原上草》文学社期刊把30篇佳作结集出版。此次活动开展,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对他们的精神思想也进行了一次洗礼。2015年4月,我策划并主持了“我和学长面对面”课内实践活动,在2014级3个班中开展,邀请了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幼儿教师回到母校,与学妹面对面交流。活动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共设计了五个环节:学长谈自己求学经历和现在工作情况、学长回答学妹问题、学妹介绍学校新成绩,表学习决心、学长学妹相互勉励、集体合影。因为谈话内容与学生未来职业紧密相关,全体同学兴趣浓厚,都积极参与互动。活动明确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实践性教学,概括起来就是要树立一个思想,抓好两个阵地,做到三个结合。即在教学中树立“生本教育”思想,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抓好课内和课外两个阵地,就是要真刀真枪把语文落到实处,不搞形式主义走过场,要关注活动实效,要关注学生能力发展;做到语文教学与学生实际、与专业科目实际、与社会实际三结合,就是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思路要随时调整,教学手段要不断更新,多层次,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