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案”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2017-03-07 20:19吕建林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学习目标教学设计

【摘 要】评价任务是为检测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而设计的检测项目。它是学历案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好的评价任务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和证据,帮助教师做好教学决策。本文主要结合学历案有关文献和教学案例阐述评价任务在教学设计中的结构定位和设计方法,并提出实施建议。

【关键词】评价任务;学习目标;教学设计;学历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3-0065-03

【作者简介】吕建林,南京市第一中学(南京,210001)教师,高级教师。

没有评价的教学是一种无目标的教学。因此,评价任务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教学是否有效,要通过实施评价任务来观察分析,找寻证据,通过搜集的信息判断是否达成教学目标,进而确定下一步教学的措施和方向。

一、评价任务及其形式

评价任务是指为检测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而设计的检测项目。它以任务的形式把知识、技能、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涉及的思想方法、知识间的联系、整合及应用等元素融合于具体情境之中,通过任务的实施来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评价任务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传统的纸笔试题,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匹配题;二是表现性评价任务,如课堂真实情境中的师生问答,学生的表演、实验、展示、调查、复杂的纸笔任务等。

二、评价任务的设计方法

拉尔夫·泰勒指出:“由于评价涉及获得学生行为变化的证据,所以,获得任何有关教育目标所期望的行为的有效证据,都是一种合适的评价方法。”其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获取有关“学生行为变化证据”的途径和方法是多元的,我们考虑评价的时候,不能局限于一种评价方法。二是使用特定的评价方法所获取的证据必须是“有效”的,即证据是要能反映目标达成情况的学习信息。

1.评价任务设计应在学习活动设计之前进行。

传统的教学设计流程,是“先确定教学目标,再设计教学活动,最后进行评价”。而学历案的设计流程不同于传统教案的设计流程,为了确保证据的“有效”,它把评价任务前置,放在教学流程设计之前,即“先撰写学习目标,再围绕目标确定评价任务,最后设计学习过程”。评价任务在教学设计中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在设计学历案时,首先要思考的是“学习目标”,其次是该用怎样的“评价任务”来帮助搜集学习目标达成的证据,第三才是针对“学习目标”,结合“评价任务”去设计教与学的活动,即“学习过程”。这样做,能更好地帮助教师把握学习目标达成的“标准”,合理区分学习任务和评价任务,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针对性,更好地落实“学—教—评”一致性的原则。

2.评价任务设计要围绕“情境、知识点、任务”三要素。

浙江海盐元济高级中学的王建峰老师建议,从“情境、知识点、任务”三个要素出发设计具体评价任务。评价任务的核心是检测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要使学习目标可测、可评,需要设置问题情境,给出具体可操作的任务指令,把要检测的知识点合理配置在任务和情境之中。问题情境与学习目标越匹配、与学生经验的吻合程度越高,评价效度也就越好。

3.评价任务有三种与学习目标匹配的设计方法。

华东师大周文叶博士指出,有效检测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评价任务应满足三条标准:与目标匹配、看得明白、实施可行。

从目标匹配的角度看,评价任务设计的方法可以是“一对一”(一个评价任务只检测一个学习目标)、“多对一”(多个评价任务同时检测一个学习目标),也可以是“一对多”(一个评价任务同时检测两个或两个以上学习目标所包含的知识点和能力点)。

以笔者在教学“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一课时针对“学习目标1”的“评价任务1”的设计为例。

【学习目标1】通过使用科学计算器计算几个与特殊角有关的角的三角函数值,感知并得出诱导公式一,会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用[0,2π)或[-π,π)上的角的三角函数值来表示,体会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评价任务1】通过完成探究1,回答问题2和完成练习1,检测目标1;

问题1 学前准备2中计算所得的正弦值都与哪个特殊角的正弦值有关?有何关系?(指向目标1)

探究1 上述关系是否有一般规律?说明理由。(指向目标1)

问题2 上述规律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检测目标1)

練习1 求值:sin369°sin9°+cos(-711°)cos1089°(检测目标1)

其中,探究任务1明确指向学习目标1中“诱导公式一的得出”,这就是“一对一”。针对目标中的“会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用[0,2π)或[-π,π)上的角的三角函数值来表示”,分别从“化归的意识”和“转化的方法”两个角度设计了“问题2”和“练习1”两项任务,这是一种“多对一”的设计。同一学习目标设置多种不同的评价任务,能更好地考查学生对公式的理解是否全面深刻,能否在变换的情境下继续正确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评价的信度。

我校的郝良群老师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创新”一课针对学习目标2、3设计了两项评价任务:

【学习目标2】通过列举2016年春节年俗的变化,感受互联网给传统年俗带来的冲击,通过课堂讨论,总结互联网促使年俗的变化的客观必然性,会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的影响,能归纳出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学习目标3】通过课前调查、课上汇报,举例说明对传统文化创新成功的经典案例,并能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出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能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评价任务2】参与课堂讨论“互联网会使传统文化丧失生命力还是增添活力”,运用相关知识论证自己的观点。(检测目标2)

【评价任务4】用几个关键动词总结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检测目标2、3)

针对目标2中的“必然性”“辩证地看待”“正确态度”这几项关键的“二维”“三维”目标,郝老师设置了与目标匹配的“互联网给传统年俗带来冲击”的问题情境,“互联网会使传统文化丧失生命力还是增添活力”的课堂讨论活动,和“运用有关知识论证自己的观点”“用几个关键动词总结”这两个指令明确、可测可评的任务。学生一看就知道,要我做什么,我该怎么做。其中任务2和4都针对目标2,这是“多对一”的设计,而任务4同时检测目标2、3,这就是“一对多”的设计。

在评价任务设计中,无论选择哪种方法,关键要做到:目标范围匹配,难度贴近学情,题型合理适切。

三、评价任务的实施建议

1.牢固树立“教学、学习、评价”三位一体的意识。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王少非先生指出,课堂中的评价是以学习为核心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课堂评价必须关注与目标相关的学习,必须收集学生学习的充分的准确的信息,必须在教学活动中持续实施。在有效的课堂中,一切都应当围绕学习来展开,围绕着学习展开的一切都应当是相互配合的。课堂的目的不在于对学生进行区分,而在于帮助学生学习或实现“变化”。

教师应该明白,不是等到知识讲授完毕以后,通过两个题目练习一下或者组织一场考试才叫评价。崔允漷、夏雪梅在《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一文中指出:“评价已经不是教或学之后再来评的一个环节,也不是一个人教和另一个人学了之后等待第三者来评的那个孤立的环节,教学、学习、评价逐渐被看作是三位一体的关系,评价与教学、学习紧密地绞缠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2.积极保护获取准确信息和有效证据的渠道

利用评价任务获取教学信息的渠道主要有四种:一是引导学生“说”;二是从学生“写”中获取;三是看学生表现,包括测验、任务完成情况,也包括动作、表情等表现;四是学生的作业、作品。

評价与教学之间其实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尤其在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时,教学与评价实际上很难分得开,可以说,“评即是教,教即是评”。有效的“教”中即使看不到明显的“评”,但“评”其实无处不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师生问答是最常见的评价任务的实施形式,也是获取学习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师生交流不畅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突然急切的语气,皱眉的举动,打断学生的回答,都是看起来不明显的“评”,然而当事的学生都会发现并感受到压力。因此,教师要摈弃只能答对不能说错的想法,不能发现苗头不对就抢学生的话说,应该包容学生失误,鼓励学生积极表达真实想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协作。教师突然打断,学生容易失去自信,不想再说下去。耐心听学生说完,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也许在后面。只有当学生的表达信心得到保护,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后,我们才能得到准确有效的证据,才能做到善加利用。

3.坚持突出学生在学习、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华东师大于2015年底对南京一中学历案教学进行问卷调查,并撰写了《学生对学历案教学课堂感受数据分析报告》。其中,“我感觉自己在这堂课上很少走神、做小动作或影响别人”得分3.67,位列10个选项中的第2位。“认为学历案对我的学习非常有用”的得分也达到了3.51,均在符合及以上水平。说明运用学历案教学之后,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专注度得到提升,这与教师设计了很好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评价任务有密切关系。但“与过去不用学历案时相比,我感觉教师讲解的时间明显减少了”得分2.42,在“不符合”和“符合”之间,说明有些课堂还是存在“讲学历案”的情况,有的教师担心学生不能及时完成既定的评价任务,导致教学进度受到影响,课上还是忍不住要多讲。

学历案是学生立场的学习变革,提高评价任务的有效性,既需要丰富评价的形式与手段,更要让学生有机会展示,多途径地展示,这样教师才能准确了解学生学到哪里了,学会了没有。课堂时间宝贵,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评价任务,根据学情恰当设问,有粗有细,从容留白,敢于放手,有选择余地,有给学生的发挥空间,才能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果学习、评价任务设计过于绵密和呆板,完全把学生的思维禁锢在缺乏思考空间的问题串当中,用问题来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用检测来鞭策学生走,问题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架,评价没有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形同虚设。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学”来施教,根据评价任务的完成情况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才能做到讲得精炼,学得高效。

【参考文献】

[1]王少非.课堂需要什么样的评价[J].当代教育科学,2015(08).

[2]崔允漷,夏雪梅.“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J].中小学管理,2013(01).

[3]王建峰.如何撰写与目标匹配的“评价任务”[J].教育视界,2016(11).

猜你喜欢
学习目标教学设计
编织英语课堂交往的经纬线
高中数学《统计》浅析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
“从目标入手”,设计高效课堂任务单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