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读写结合历来是语文教学十分关注的命题,也是提升语文核心素養的重要举措。读的积累如何转化成写的能力,一直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难题。读的内容要聚焦,由一篇到一群,以精心选择的专题阅读实现个性化素材的积累;写要从读中找到适合的落脚点,在悟中找到表达的路径,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读写结合;群文阅读;专题阅读;整个人阅读;领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3-0010-03
【作者简介】张春华,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无锡,214000)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写作基于阅读,这不仅是叶圣陶先生对阅读与写作关系的恰切阐述,也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已经形成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阅读积累,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学生享受着阅读带来的丰厚“利润”,既有语文能力的显性提升,也有学生精神成长的潜在滋养。但仍然有不少学生甚至教师怀疑阅读的功效:为什么读了很多书,作文还是写不好呢?实际上,阅读积淀要转化为写作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就如同语文教学需要“文火慢炖”一样,不可一蹴而就。如果只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只倡导学生多读书,而没有教给学生读写结合的方法,学生可能就不会主动关注如何把自己的阅读转化到写作实践中去。
精心选择阅读内容是语文教学必须要做的事情。在以信息技术为主体、以创造和开发知识为重点的信息化时代,全世界每天大约有6700多万种纸质图书出版,电子阅读信息更是不计其数。一个人即使把所有的时间和生命都耗费在阅读上,也无法穷尽其万分之一。阅读不仅有经世致用和促进人的精神发育的价值,“教学生阅读,一部分的目的在给他们个写作的榜样”(叶圣陶语),因此语文教学还要和学生一同寻找到读与写的结合点,让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法,提升写作能力。
那么,读写如何才能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呢?专题性阅读是深度阅读的一种形式,也是丰富素材积淀和提升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专题性阅读,既可以是认认真真地读透一本书,也可以是重点阅读一个作家的几本书,还可以是从一本书到关注整个人,从平面式的素材积累到站立着的阅历丰富、思想丰厚、精神丰盈的人。例如,阅读莫言聚焦“高密东北乡”的风土人情,冯骥才关注天津市井生活的“俗世奇人”等等,学生可以借鉴积累自己生活的个性化素材;集中学习某个作家的写作风格,如毕淑敏温婉细腻背后的人格魅力、余秋雨吞吐古今的睿智哲思、余华藏在迷惑与怀疑中的悲怆与真实等等,学生可以借此启发选择自己喜欢的表述方式。阅读除了从兴趣出发,还要考虑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和厚重价值,要能够激活思维和促进思想发育。
一、丰富的群文阅读积累:形成主题聚焦的“阅读场”
所谓群文阅读,就是围绕一个或者多个专题,展开集体阅读与探究的阅读学习过程。在群文阅读中关注由一篇到一群,再到一类文章的主题和写法。选择的群文在作家、风格、主题、题材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或者相似性,有利于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对素材进行筛选、整合、比照和建构,积累个性化的写作素材,借此提炼并建构自己写作的“骨架”。
苏教版高中教材包括读本就有许多这样的群文阅读素材,如语文读本必修一“何以为家”的专题,就选了苏雪林、方令孺和丰子恺等三位名家的《家》,这与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的意蕴也是相一致的,有的教师还补充了如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梁鸿《中国在梁庄》、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何伟《江城》等整本书的阅读,就形成了一个更丰富的“家”与“故乡”母题的阅读素材。有了这些丰富且有深度的群文阅读,学生写自己的“家”或者“故乡”,就会在内涵的理解和主题的开拓上有更深的体悟。
慢慢地,群文阅读逐渐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自觉,例如学习师陀的《说书人》,教师补充王瑛琦的《看社戏》、陈忠实的《李十三》、汪曾祺的《英雄的舞蹈》、刘醒夫的《散戏》等同题材文章。他们都有相似的个人命运遭遇,也有文化衰落背景下的潜在特征,以此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小人物”的写作价值,借鉴如何让“小人物”的命运承载社会和文化的价值。于是就有学生从“街角老锁匠”身上发现正在消失的老手艺和敬业精神,写出了《独具匠心》,也有学生从“一对清洁工夫妇的相濡以沫中”写出了《同舟,在清汤寡水的日子里》,还有学生以“小村子的竞选”为题材写了《不输本心》。
群文具有内容、主题、写法的相似性,多个相似的素材聚在一起,无需教师多言,学生就可以在比较中发现个性化作文素材积累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经验。全国创新作文大赛评委彭治旗先生以他个人的阅读体验倡导专题性阅读。他利用两年时间,不仅阅读了俄罗斯小说,还从小说的阅读扩展到社科类书籍的阅读,阅读了《狗心》《安娜·卡列尼娜》《日瓦戈医生》等小说,还阅读了《人·岁月·生活》《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俄罗斯的命运》等理论著作。专题性阅读让他的思考从小说到历史,从过去到现在,从个人到民族……如果我们的学生有了这样专题阅读的意识和行为,有这样丰富的阅读积累,还担心作文无米下锅吗?
二、立体化的整个人阅读积累:建构深厚的“写作网”
真正的阅读者,他的阅读意义还不只在于积累素材和写作方法。要真正让自己的写作站起来,不能满足于这一类平面化的素材,更不能局限于那些已被整理过的二手素材,以整个人为基础的作家和作品阅读融通性更强,这样的阅读素材是多元的、鲜活的,更有利于转化为有深度、有厚度的写作素材。
阅读教学改革新的着力点就是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读书态度,还可以学习钩玄提要、批注点评等基本的阅读方法,更可以建构阅读整本书的自我经验——结合个人经验,建构文本内容、社会生活和作者生活等多方面的感悟,沉浸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徐飞老师在前文已有专门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有两类素材阅读对真正提升写作素养的价值不大,一是被僵化的二手素材,二是孤立的名言警句積累。议论文写作最容易直接取材于阅读积累,但是如果阅读的都是二手材料,写作时只能重复那些被概括了的故事,那些被剪辑固化了的立意,缺少丰富的故事,缺失鲜活的生命,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单薄得很;如果想借此拓展开来,就会发觉要么知之不深,要么思维固化,素材本身缺少足够的张力。并且,当这些二手素材成为学生案头必读书时,每个学生所用的材料以及表述的方式都与被加工过的素材基本相同,缺少变通,也缺少深度和厚度。
当下还有不少学生写作文时很喜欢引用名言,作文引用名言无可非议,但由于很多名句引用只是点缀,没有把名句诞生的具体语境融进去,或者缺少名句与作文立意的勾连,结果名句和作文骨肉分离,既不恰当也不鲜活。如果在引用名言时能恰当地介入语境,就会显得更有厚度有味道。例如余华与他的《活着》,路遥与他的《平凡的世界》,杨绛与她的《走到人生边上》,梭罗与他的《瓦尔登湖》等,文如其人,这些作家的作品与作家自身丰富的人生经历都是高度契合的。作品与作家自身生活阅历相融,写作其实就是与自己生命对话的过程。作文时,不妨把作家个人经历和作品融为一体,建立一个有深度、有厚度的“立体网”。例如:一名学生写《生活的滋味》时,就引用了余华的《活着》中序言的内容,但他不是直接引用“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而是结合了 主人公福贵经历的苦难、欢乐和幸福,也结合了作者余华个人的命运际遇,进行的间接引用,是对作家整个人阅读素材的融合,这就使他的作文具有了与众不同的厚度。
三、个性化的专题素材积累:葆有与众不同的“鲜味”
无论是群文阅读,还是整本书阅读或整个人的阅读,在选择阅读素材时都要尽量“陌生化”或者“小众化”,积累自己个性化的“干货”和“鲜货”。比如,吴冠中,他不仅是一个画家,还是一个散文家,作为“跨界”的一分子,他与那些“被玩坏了”的历史人物或者正被普遍关注的莫言、屠呦呦等热门人物不同,他是相对陌生化的人物素材。在《永无坦途:吴冠中自述》一书中,通过“我的苦瓜家园、茅草窝里要出笋、青春期的草木都开花、风雨独行人、在夕照中创新、魂寓何处、雨雪霏霏总相忆、手抚沧桑”等章节,基本概括了他自己的成长历程与绘画之路。再读他的自传体作品《我负丹青》和他的画作,会更加了解他这个站立着的、立体的人,这些都是于别人相对陌生的素材。学生如果运用得好,就能为自己的文章提“鲜”,例如一学生写《做自己的镜子》,就先引用了吴冠中先生的观点:“艺术市场是一面镜子,上帝只会关照一心去创作的画家,而不是光照镜子的人。”又借用吴冠中先生为青年画家指点迷津时精彩的譬喻:“你一定要穿着大师的拖鞋走一走,然后把拖鞋扔了,在穿和脱的过程中,你就会找到自己。”该生还选取了他否决“建议建立吴冠中美术馆”提案时的事例:“等人死了以后所有的权力、地位、名气等光环都没有了,这个时候艺术作品自身的价值才真正体现出来。”以吴冠中一个人的事例和言论贯穿“镜子”始终,成就了他的优秀作文。让每个学生都像这样积累属于自己的“新鲜”素材,让学生的作文素材与众不同。
顺着吴冠中这类素材还可以继续向前走一步,还有很多以此生发出来的素材和立意。比如,吴冠中画作的“土壤”是宜兴,宜兴是陶的故乡。祖先将智慧融入陶器制作,并将它传承下来。制陶时要稳重,不能鲁莽。陶器的最初作用是用来盛装物品,如同大地一样,承载万物。烧陶时要把握火候,千度成陶,过火则老,欠火则稚。每一件陶器都是经历了一番火中的烧灼与考验才得以成器的,每一个人也一样,因此需要包容之心。每一件陶器都有瑕疵,没有完美无缺的陶器,也没有完美的人和人生。人也像陶器一样活着,要经得起岁月的考验。那些制陶时的体悟,那些一辈子与陶打交道的民间工艺大师或者默默无闻的匠人的故事,以及陶文化面临传承的艰难等等,无一不可以进入作文。有一个学生就专门搜集提炼了关于“陶”的各类素材,既有故事,也有观点,而且对“陶”的研究越深入,就越拓展她的写作素材,深化她的写作立意,她的作文就越有与众不同的新鲜味道。
当然,专题的阅读要转化为写的能力,还需要一个重要的媒介,就是悟。有人读了很多,仍然写不好作文,可能就是缺少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训练,才能把阅读的素材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这个训练,不一定就是多做作文,而是要想,要悟。读了也未必立即就能悟出来,悟是一个“泡”的过程,让专题阅读的素材慢慢在头脑中发酵,经过一定的时间,对读的内容再梳理、提炼和消化,与写形成比较、取舍和建构。也可能是一个顿悟开窍的过程,突然从某个阅读材料中发现写作的种子。江苏省天一中学勇力嘉同学两次获得江苏省高中作文现场决赛第一名,她在总结自己阅读对于写作的经验时说:“如何才能让一本有质量的书发挥它的作用呢?悟是关键。”没有悟就没有转化。阅读不必追求速度,也不必贪求数量,没有经过自我消化的过程,读书再多,也无法转化为自己可用的写作能力。老老实实聚焦专题阅读,把书读深,读透,经过悟的“发酵”,读与写的“经脉”就打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