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元 杨燕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打破旧有的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教学模式。以人教版“正数与负数”这一知识点的导学案教学为例,探讨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
关键词:导学案;高效课堂;情境;探究;精讲
导学案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在课堂上要提出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解答,以培养其主动学习知识、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本文从以下方面对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情境导入,提升预习兴趣
情境导入中的背景要来源于生活环境,这样才能提升初中生的预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价值的同时增长自身的社会经验。按照生活化场景设计预习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消除其对新知识的畏难情绪,这也是导学案有效教学的第一步。
在讲解“正数与负数”这一内容时,笔者布置了以下预习题:(1)2016年1月26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播音员播报:“石家庄,晴,零下5℃到3℃”,请问,在电视屏幕上,是如何显示播报内容的?(2)如果你家里有张银行卡,那么该银行是如何区分你家是取钱还是存钱?学生通过生活化情境预习题,可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升预习效率。
二、自主学习,掌握一般内容
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可以掌握简单的知识点,通过与小组其他同学的讨论则能够理解一般性知识难点。在自主学习阶段,笔者设计的导学案如下:因为向南和向北的意义是相反的,所以汽车向南行驶5公里再向北行驶3公里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思考如下几组数据是否具有相反的意义:(1)三亚零上15℃与哈尔滨零下15℃;(2)工作收入1000元与生活开销800元;(3)试管内水位上升10毫米和下降5毫米。
思考完后,笔者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回答以下填空练习题:
1.具有相反意义的一对量中,把其中的一种量用______表示,而另一种量用______表示;
2.比较大小:正数_____0,负数_____0,正数_____负数;
3.整数包括_____,_____,_____,分数包括_____,______;
4._____和______统称为有理数;
5.有理数的分类:
(1)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可将有理数分为_____和_____;
(2)按照有理数的符号分为三类:_____,负有理数和____。
通过课堂练习,学生当堂就能掌握一般性知识点。
三、合作探究,师生共同进步
导学案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进行自主学习。如果学生遇到问题,就会向别人寻求帮助,于是其就有了自主学习的意愿,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学生会向他人请教不明白的问题。有了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感,学生的学习就会更加积极主动,有利于其形成创造性思维。
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数、零、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B.分数、整数统称为有理数
C.正有理数、负有理数统称为有理数
D.以上说法均不对
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究学生就能迅速掌握一些较难的知识点。
四、精讲点拨,教师讲解启发
课堂讨论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精讲点拨其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的知识点。对于引入“负数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一难题,教师要快速确定讲解内容,重点讲解,以问题为导向,指出难点与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达标检测,掌握教学重点
精讲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课堂测验,寻找共性问题,这样有利于解决学生遇到的课堂难题。针对测验中学生未掌握的共性难点,教师在及时辅导讲解后,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以起到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知识的作用。
笔者在课堂上设计了如下的达标检测试题:
1.用“>”和“<”号填空:(1)3.6____2.5;(2)-15____-1.5;
2.“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的说法对吗?
3.某地一天中午12时温度是7℃,过5小时气温下降4℃,又过7小时气温下降3℃,那么第二天零时当地温度是多少?
达标测验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在课堂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知识扩展,巩固教学效果
课后,教师要遵循质优量少、精心挑选、重点突出的原则布置一定数量的扩展习题,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后扩展习题:
1.什么样的量才是意义相反的量?
2.意义相反的量怎样表示?
3.什么叫有理数?有理数如何分类?
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初中数学导学案课程的设计中来,指导学生充分发挥才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引导其形成数学思维。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导学案还存在环节上时间设计不完美、习题层次设计不清晰等问题,这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高效课堂的实现,教師应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保证课堂的高效运转。
参考文献:
[1]徐新福.构建“学案导学法”教学模式的探讨[J].生物学教学,2001(5)
[2]董明汇.初中数学“导学案”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编辑 高 琼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