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海兵
摘 要:传统高中教育比较注重对学生知识点的讲授,而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这种教育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学生个性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能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人格及个性,以适应现代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对学生的思维、性格以及能力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学习历史对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下面就提了几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措施,以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一、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的历史教学内容
高中历史课本里很多的历史事实、历史现象等都在传达着某种思想,而这种思想在培养及教育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个性,首先应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并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有关学生各种道德品质、创造性等方面的素材,在潜移默化中纠正学生不良个性的发展,优化学生的个性。其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个性特征不同,心理特征也不同,在同一个问题上的看法会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自主性学习能力,让学生用自身的思维去分析看待历史问题。比如,在“林则徐禁烟”“台湾人民保台运动”等历史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这些人身上看到中华民族的融合,让学生积极探讨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或者联系当时我国各民族地区的热点事件进行讨论交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养成良好的学习策略;教师在课堂上将“圆明园”是否要修复这一问题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进行自由讨论,积极去探索,开拓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给学生预留了足够的思考空间,即使各自观点不同,甚至存在争议,通过这一方法,学生最后会学会思考、追问及理解,养成以辩证思维方式去看待事物,学生自身的潜能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历史课堂教学环境的和谐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释放,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也会比较自由。而传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就是真理,学生不能质疑,这种使师生关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这很容易使学生不敢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学生的主体性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不到张扬。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才能敢于质疑,发挥出积极主动性及创造性。同时教师也能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对其因材施教。另外,教师还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这样和谐的环境中,学生更能表现自我,张扬自己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开展各种历史活动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历史活动课的开展应以培养学生能力及发展其个性为前提,比如,历史创作类活动课,学生通过对有关历史知识的学习、思考、交流等,增强自身的表达能力及探究能力。主要有主体演讲、学史心得、历史故事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历史活动和创作。演讲类的活动能锻炼学生的的口才及胆量,学会从各种渠道搜集资料、整理分析,从不同角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历史学习心得展示的是学生的学习心理及学习方法,通过交流能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学习自信心,同时能更好地纠正自己的学习方法。再比如,社会实践类的历史活动课,游览纪念馆、博物馆和古迹,学生通过历史人物的事件及个性的学习,通过对历史现象的观察,体验老前辈不怕困难、不怕辛苦的勇气,从而逐渐养成自我个性,养成辩证思维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勤劳刻苦的意志品质。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参加历史知识竞赛,可以是抢答形式,也可是辩论形式。比如“文景之治是发生在哪个朝代的事情”,教师列出备选答案:西汉、南明、东汉、前清,在抢答过程中使学生增强了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历史知识竞赛能树立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培养学生参与的自主性以及团结合作意识,能更好地理解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为培养高中生的个性,在教学实践中应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的历史教学内容、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开展各种历史活動课等来完成学生个性的培养,满足新课改的目标,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学生个性的综合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博.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教学实践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7(11):74.
[2]吴万峰.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学生个性培养教学实践[J].中华少年,2015(21):71.
编辑 李琴芳
新课程·教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