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开发策略研究

2017-02-28 21:51庄佳文曾芳芳
当代农村财经 2016年12期
关键词:开发策略休闲农业

庄佳文++曾芳芳

摘要: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之一。随着多功能农业的倡导与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的开发得到重视。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生产价值、生态与环境价值、经济生计价值、社会与文化价值。本文从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方面,分析了其休闲农业的开发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开发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休闲农业;开发策略

我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農业举足轻重的地位造就了我国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成为中华文明世代传承的根基,农业文化遗产地较多地保留了传统农业系统。福建省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铁观音茶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1],在农业部开展的遗产发掘工作中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2]。

一、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挖掘

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以活态、复合性、可持续性、多功能性为主要特点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其“突出的普遍价值”主要表现在生产价值、生态与环境价值、经济生计价值、社会与文化价值等方面[3]。

(一)生产价值。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是天然的农业生态系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气候条件,为其提供了充足的光热水,雨热同期,具有良好的水热条件。生物的生长需求从优异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中得到满足,形成各种丰富的物质资源,用于开发当地特色农产品生产。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条件,非常适合铁观音的种植,使得铁观音成为当地茶叶生产的重要原料资源。

(二)生态与环境价值。就其生态价值方面来说,农业文化遗产属于自然生态系统范畴,不仅具有良好的环境条件,而且具有生物种类丰富、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维持农业系统稳定、保护环境的多种生态功能。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生态质量与环境条件优异,人们的生活条件因此得到改善,为特色生态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优势。

(三)经济与生计价值。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当地民众以农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农业的发展保障了民众的生计,改善了当地民众的生活。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独特的生物种类资源,是其发展特色农业、区域农业的重要生物资源。加上其先天优良的自然资源条件,又为其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环境保障。人们还利用当地区域特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发展休闲农业和文化农业。这些举措都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比较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得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四)社会与文化价值。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历史悠久,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在民俗民情、民间艺术、宗教礼仪、村规民约、社会团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促进了文化传承。其长期以来形成的村规民约和地方习俗,对当地民众起到教化作用,达到社会管理的目的。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体现了安溪茶文化系统的传统农业知识技术体系及其辉煌成就,对当代农业生产具有借鉴价值,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二、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开发条件分析

(一)优势。

1.自然条件优势。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依山傍海,西部的“内安溪”是其主要的产地。山峦叠翠,云雾朦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度左右,无霜期为260—324天,相对湿度较高,年降水量在1800毫米左右。全年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宜人的自然环境,赋予了它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2.社会历史优势。安溪铁观音起源可追溯至唐代末年,在明清时期兴起,在当代开始繁盛。“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标签与其悠久的历史密切相关,铁观音在清雍正时期得到发展推广。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茶文化独特且历史悠久,有着浓重的闽南风情和艺术气息,民风淳朴,传递着“质朴、清雅、尚礼、和谐”的茶道精神。

3.旅游资源优势。“国家级园林县城”、“龙凤名区”,是人们对安溪的盛赞。全县88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以清水岩、文庙、城隍庙最为闻名。安溪境内温泉资源丰富,多达十多处,属于碳酸型温泉,呈弱碱性,水质好,具有很好的疗效,养生价值高。

4.茶产业优势。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以茶为代表,茶产业系统成为当地浑然天成的农业系统。该地区有着广阔的茶树种植园区,茶叶产业繁盛,茶叶品种多,茶艺氛围浓重,可开发为集旅游、购物、品茶等一条龙服务的休闲农业。

5.侨乡优势。“侨乡”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另一张“名片”。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地处泉州市,与沿海地区临近,大量的海外华侨资源成为其发展休闲农业的另一优势。开发后可充分利用侨乡优势,发展休闲旅游。

(二)劣势。

1.发展处于初期阶段。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的开发仍处于初期阶段,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人们对休闲农业的认识也还不够深入,加上区域内各个地区的开发规划不够清晰,地区内的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2.市场竞争激烈。近年来休闲农业开始风靡,各地的休闲农业产业纷纷建立。就安溪附近地区而言,就有永春和洛江的采摘果园,德化、惠安等地的森林公园,晋江、泉港等地的休闲渔村以及泉港、永春等地的休闲农庄、度假山庄等,休闲农业市场虽未饱和,但竞争激烈。且安溪铁观音休闲农业文化遗产地以茶最为著名,茶叶市场品种多样,价格不一,鱼龙混杂,是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开发所要面临的问题之一。

3.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缺乏。目前,安溪县休闲农业未入围国家级、省级或者市级龙头企业名单,成为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的短板。

(三)机遇。

1.市场机遇。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属于厦、漳、泉闽南金三角地带,交通便捷,周围地区经济较发达。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从追求温饱到追求精神升华,越来越注重对生活的享受,休闲、旅游在生活中开始变得普遍。

2.政策机遇。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创客”热潮等政策的出台,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对闽茶地位的重视,安溪铁观音农业遗产地休闲农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2009年起,受到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的启发,安溪县政府加大了茶庄园建设力度,对休闲农业发展进行规划,并安排专用资金建设集文化文明、观光旅游、休闲养生为一體的休闲农业园区。

3. “互联网+”的时代发展趋势。在网络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今天,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开发可利用“互联网+”的网络大平台,发挥电商和通讯的作用,更好地与市场沟通,与外界交流,传播本地的文化,推广产品与服务。

(四)挑战。

1.在共性中发展个性。中国的茶叶历史悠久,适合茶叶生长的地区众多。就安溪所在省份福建而言,就有多个品质与知名度齐聚的产茶圣地,如武夷的岩茶产地、永春的佛手产地等。这些地方在茶文化、民俗风情、风光景观以及农业生产与发展方面有其共性。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休闲农业的开发要突出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在共性中发展个性。

2.可持续发展观下农业文化遗产地发展的挑战。地区的开发与保护总是相应而生,一个地区的开发必然会牵动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在农业文化遗产地开发休闲农业的同时,应当注意对这片环境的保护,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开发路径探讨

(一)立足并利用当地特色,推动本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有着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既有养生、观光、休闲并具的茶庄园,也有形态独特的美丽梯田茶叶生产,还有少有的温泉资源。要立足当地特色,开发农业遗产地的休闲农业资源,建立观光农业园区、养生度假区、温泉疗养度假区等休闲农业园区。充分发挥当地特色,增强自身吸引力,有效把传统的农业资源与现代化的休闲农业结合起来。发展独树一帜的休闲农业,克服“开发路径依赖”,避免造成“同样的山同样的水”、“百村一貌”,或者是农家乐模式一致、旅游产品雷同的现象。

(二)打造可亲身体验的休闲产业,减少城乡隔阂。遗产地休闲农业的开发,旨在增加人们对农村的体验和了解。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以茶叶为主要特色,要开发以茶文化为中心,兼具采茶、制茶、泡茶、品茶或者是亲手种一颗茶树为系列的休闲体验活动。要将当地的温泉资源与茶叶结合,规划成“茶叶温泉”,在增加茶叶效益的同时,兼顾时下人们倡导推崇的养生问题,打造集休闲养生为一体的休闲项目,让人们亲自体会农村与休闲带来的乐趣,使之忘情于自然的怀抱,尽情地陶醉于自然。

(三)建立品牌效应。“酒香也怕巷子深”,要通过报纸、APP、电视、网络等平台进行宣传,制定品牌战略,形成品牌效应,增加与之相关的农业副产品的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催生经济发展新形式。采用先进的通讯或网络技术,融合农业与互联网。要在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建立“互联网+休闲农业”的开发方案,提倡当地农户把相关农业信息发布到网上。当地政府可把休闲农业资源、旅游景点发布到网上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游玩。此外,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向农户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

(五)拓宽资金来源,提供坚实支持。要积极鼓励社会各界支持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的建设,多方面、多渠道吸收资金。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通过股份合作、招商引资等途径吸引商界投资。要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实现个体经营的投入,等等。大量的资金投入,为建设基础设施、引进人才、提高技术提供保障。

(六)注入当地文化特色,更好地传承发展。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的发展,要开发具有当地特色文化的旅游产品、景观设计等,传承发展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文化。在开发旅游景点的产品设计过程中,要结合民风民俗、文化特色等,为休闲农业赋予新时代的文化因素。

参考文献

[1]杨绍品. 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J].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2014,06:10—11.

[2]洪启颖. 乡村温泉度假村产品深度开发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以福州乡村温泉度假村为例[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63—67.

[3]白艳莹,闵庆文,刘某承.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外成功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世界农业,2014,06:78—82+227.

猜你喜欢
开发策略休闲农业
营口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新农村视阈下株洲市休闲农业发展策略研究
南雄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咸阳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如何有效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策略的研究
高中政治微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体验旅游开发ASEB分析
烟台地区休闲农业营销状况及对策
滦平县休闲农业的文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