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泽
摘 要: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一直以来倍受外界的关注。由于受家庭环境、生活条件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农村留守儿童在身心发展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问题。通过探讨留守儿童的相关教育问题,简要谈一谈贫困县农村小规模学校留守儿童的发展方向与对策。
关键词:贫困县;农村小学;教育对策
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的农村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谋求更好的发展,而将孩子留在农村,这就使得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管教,留守儿童在教育教学上出现了较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成了当前许多许多农村教师所关心的重点,而贫困县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令人忧心。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一些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一些问题
1.留守儿童安全隐患多,容易受到伤害
农村留守儿童在平时的生活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爷爷奶奶又对他们过度溺爱,致使这些孩子的自制力差,极易受到外界不良诱惑的影响。部分儿童由于缺乏管理容易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混在一起,对自己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还有一些学生在平时叛逆心理强,喜欢干一些明令禁止的事情。如,在夏天去一些无人管理的深水区游泳,造成溺水等情况的出现。
2.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差,身体发育不良
虽然在平时的生活中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较强,但是这些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监管,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致使这些孩子身体较差。这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儿童而言有极大的危害,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全,较为自卑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致使许多留守儿童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善于与人沟通,性格较为孤僻,心理上存在一些问题,遭受了一点打击之后,十分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心理发育不健全。
上述一些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留守儿童的教育都有较大的影响,也不利于农村学校的整体教育发展。
二、贫困县农村小规模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
1.有效合并农村小规模学校,集中发展留守儿童教育
贫困县的教育发展资金有限,而一些小规模的学校的发展建设,对于贫困县来说对于资源的消耗极大,而且学校规模过小,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建设和留守儿童的教育。
因此,在贫困县农村可以将一些小规模学校有选择性地进行合并,这样可以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到一起,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同时,在农村学校里将小规模学校进行合并,教师和学生都集中在一起,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也方便学校的教师在教学时对班上、留守儿童的管理。但是,农村学校进行合并的时候,不能盲目,要综合考虑学校留守儿童的综合发展。
2.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令留守儿童积极健康的成长
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教会孩子书本上的知识就可以了,更多的时候还应该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長。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而爷爷奶奶对他们也多是溺爱,致使这些孩子平时较为骄纵,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极不利成长的。作为农村教师,在这种时候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认识到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健康的成长。
3.注重教学方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敏感脆弱,部分孩子还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平时的学习中多鼓励学生积极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不自卑,不气馁。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方法要得当,不能随意辱骂甚至是惩罚学生,因为留守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教师在教学时,如果不注重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耐心细致的因材施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一旦对课堂学习产生反感之情,时间一长他们就会不愿意学习,到后来许多学生甚至会辍学外出打工。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多为孩子想一想,运用孩子喜欢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
总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目前农校小学教育的核心,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学会正视自己的生活环境,明白自己的父母离乡别井只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生活,要学会理解和包容父母,放下自己的思想包袱,积极主动地学习文化知识,争取在将来回报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马能福.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
[2]蒋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观察,2005(4).
基金项目:该文为〈2016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6]GHB0839〉。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