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粤汉小学 欧春艳
小学课程《克与千克》教案设计
湖南省衡阳市粤汉小学 欧春艳
教案设计是在满足课程要求前提下,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教案设计应在满足教学对象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结合学生特点来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小学生由于年龄及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满足学生特点,避免教案设计超出学生认知水平。本文以《克与千克》为例进行教案设计,分析教案设计内容,并针对教案设计进行反思与总结。
克与千克;教案设计
大多数小学生在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对克和千克有初步感知,但仍旧欠缺形象具体化的认知。在对小学数学课程《克与千克》进行教案设计中,不仅要能够让学生正确认识“克和千克”质量单位的基本使用,使用量秤给物体称重,对一些常见物品重量进行评估和计算,还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动手欲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科学高效的教案设计至关重要。
1.认识“克”
首先,让学生动手称: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秤,并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天平对物品进行称重,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将学生分为4~6人的小组,每组称出事前准备好的香蕉﹑两分钱硬币﹑一块钱硬币﹑数学课本﹑一袋盐和一把绿豆的重量,并记录下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在三分钟之内称的物品最多。在学生称重时,教师巡视并针对学生在承重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步骤进行指导。
其次,学生自己得出结果:一个香蕉的重量约为100克,一个两分钱硬币的重量约为1克,一块钱硬币重量约为5克,数学课本约为150克,一袋盐大约重500克,一把绿豆约重30克。告知学生相对较轻的物品通常用“克”为单位(板书:单位﹑克[g])。
最后,让学生自己用手掂:学生自己用秤称了一个两分钱硬币的重量约为1克,让学生自己用手掂一掂来感受1克的重量,增强学生对“1克”物体的重量感受。
2.认识“千克”
引入千克概念:告知学生已知手中的数学书重量为120克,那么十本数学书的重量为多少呢?(学生回答1200克)那么一百本数学书重量为多少呢?(学生回答12000克)可见物体越重,使用“克”为单位在记录上就越麻烦,由此引入了“千克”的概念。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单位:千克(kg)。
用手掂增强感受:前面学生感受了一个两分钱硬币约1克的重量,再让学生将两袋盐提在手中,感受两袋盐1千克物品的重量,并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重量在1千克左右的物品,比如两瓶矿泉水。
区分克与千克:设计质量单位填空,让学生正确区分克与千克单位,例如:一袋牛奶约重150( ),一支笔约重10( ),一只母鸡约重1.5( ),同桌体重约为30( )。
1.打造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对小学生心理进行研究发现,要想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不能进行强制性的灌输式教学,而应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的欲望。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有趣﹑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在进行《克与千克》教学设计也应基于此理念进行,在课前首先联系学生生活体验,让学生结合生活理解物品有轻有重的概念,从而引入“克与千克”这一章节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包括有硬币﹑课本﹑盐等。此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为学生创设“超市购物”情景,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到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重量,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真切体验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对数学产生一定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克与千克都是生活中的常用重量单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所选案例能够被学生理解,切记不可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比如在列举生活中常见的1千克物体时,应结合学生情况来列举,若教师在列举1千克物品时,举例为手提电脑重量约为1千克,由于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电脑认知有限,难以有明确体验,因而可能会难以理解教师列举物品的具体重量。在本文教案设计中,笔者选用500g的袋装盐来作为举例对象,两袋盐重量则为1千克,袋装盐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感受两袋盐的重量,列举这种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符合的案例,可以将学生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连接在一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3.动手操作增强学生探索感受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重点融入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环节,首先让学生了解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秤,并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天平对香蕉﹑硬币﹑课本﹑盐和绿豆等进行称重,通过反复的实践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到1克两分钱硬币﹑两袋盐1千克的重量,树立1克较轻﹑1千克较重的观念,再通过举实例来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在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过程中,运用了猜想—验证—得知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让学生有效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又能够强化学生情感体验。
总而言之,教案设计的内容应与学生自身相符合,越贴近学生生活背景的教案设计,取得的教学效果越明显,教师在教学前必须要进行有效的教案设计,切实保障课程教学质量,让学生深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兴趣,奠定教学基础。
[1]徐文彬,刘晓玲.基于单元知识结构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05):42-45.
[2]邓绪梅,黄尤宏.浅谈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J].才智,2016(09):90.
[3]曹丽.在发现学习中建构概念——计量单位“千克、克”教学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0):52.
book=65,ebook=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