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 高 骏
抓住动机让数学课堂更具诱惑力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 高 骏
学习动机是维持个体的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机制,是学生追求学业成就、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的一种指向学习目标的心理倾向。小学数学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抽象性等特点,因而许多数学教学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是枯燥的、乏味的,同时又是难以理解的。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成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关键。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它由多种因素构成,其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学习兴趣、爱好或习惯等。
动机;兴趣
“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回归生活。”这句话说得非常在理,相信每位数学老师对于这句话都深有感触,怎样能将这句话做到最好,并且在实行的过程中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在一次顾建芳校长的报告中听到了两个词语“心动、灵动”,虽然没能完全领会,但是也在此基础上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心动即对知识产生兴趣有所触动,也就是说形成“我想学、我要学、我需要学”这样的观念,就是学习的动机。灵动我理解为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决身边的问题,感受知识的价值而获得的灵魂触动。两者之间我想还需要加入“行动”一词,只有学生自己行动起来去研究学习,才是获得知识的关键,要行动先要心动,我们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心动,即培养学习动机。接下来我就来谈谈我对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理解。
1.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学好数学,兴趣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正确地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决定了对学习材料的反应能力,决定了思维活动的积极有效性,数学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认真分析教材,把握好教学难度。不同的学生,学习接受能力不同。一个思维灵活的学生,你只要稍一指点,就能举一反三,而思维僵化的学生,你就算讲得头头是道也还是一头雾水,所以我觉得在课堂上应该尽量把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不仅让学生会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让学生真正去理解,掌握情况因人而异,那些很难的题目不要强求全班都理解,都能听懂,至少不要让学生产生数学很可怕的念头。
(2)挖掘教学中的趣点,使学生兴趣得到发展。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以实际需求为根究重新对教材进行优化重组。尤其在小学阶段,儿童的实际经验是由亲身经历或动手感悟中获得的,这些直接经验不仅是认知理性的范畴,还会进一步延伸到情感领域,是孩子们聪明才智的体现。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从多个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学得自然,体验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三上“除法”第一课时时,我是这样来引入的:新开学,学生们要发自己的练习本,这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与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件事,向学生提问:老师需要两位小助手来帮老师发本子,两位同学要平均分配任务,请大家帮老师来分配一下任务。学生在帮老师分配任务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思考分发问题,再说说自己的想法,既能完成好分本子的任务,同时又让学生充分体验了解决问题的过程,既直观地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可以让学生找到我们课堂生活中的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重视教材与课程中的实践活动。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具有现实性、多样性、趣味性,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动手操作也是课堂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转变原本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其更具有现实性、多样性、趣味性,从单一走向丰富,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就要积极充分地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例如:《认识公顷》这一课,这节课是体会并认识公顷,了解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本课中了解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学生都可以掌握。如果仅仅用课件让学生体会一公顷的大小,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太过抽象,所以体会认识公顷的实际大小并形成概念则是一个难题。于是在上这一课前,我先带领着学生大概进行了一次预习,并说一说公顷是一个什么单位?以前学过面积单位吗?举几个用平方米作单位的例子。在学生举例后,大家一起到这几个地方走一走并感受大小,如篮球场、足球场等。在有了这一层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时,一公顷大约是25个篮球场那么大,学生已经感受过篮球场的大小,对于25个篮球场也能有一定的概念,进而体会公顷的大小会更加深刻明了,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果。
2.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欲望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这一课时,在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分组摆小棒围成三角形,部分小组可以围成三角形,部分小组围成三角形,让学生感受“为什么我围不成三角形而别人可以”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接下来的探索“两边和大于第三边”建立起学习的动机。
3.利用认知冲突引起注意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这节课中,有一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十进制”表示数的优越性。由于数据的局限,学生很难体会到这一点,于是我在教学开始设计了一个游戏,跟学生进行“数小棒比赛”,我先让学生拿出4根小棒,学生很快数出,又让学生拿出6根小棒,学生数得也很快,最后我让学生拿出15根小棒,这下学生忙坏了,我趁学生数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很快拿出15根小棒,从学生吃惊的脸上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我对学生说:想知道老师是怎么一下子数出来的吗?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他们感到运用旧知识已经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从而探索寻求新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调动起来,想出了很多办法:2根2根地摆,3根3根地摆,5根5根地摆,还有10根10根地摆等方法, 让学生通过评论方法的优劣,完善想法,优化策略,从而让学生亲身体验“十进制” 表示数的优越性。
不管是哪种方法,我们都要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发挥这些方法的好处,让学生先喜欢上数学,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所谓的外来动机激发,就是利用外部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了激发和维护学生外来的动机,需要有效利用各类强化因素,在学校里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建立起明确的、适当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期待,达到学习目标的学生会受到各种强化。从时间上把学习目标分为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虽然人们以为远期目标作用持久,但离开近期具体目标,也无法发挥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明确且适当的目标,可以是一生、一学期、一个月、一天、一课,或者是一个课堂环节。
例如:在学习数轴之前,一年级时已经开始接触数射线的概念,这里先对数射线进行一个扩展,学生在学习数射线时已经感受到:数用数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是方便有效的。可以在数射线上比大小、做加减等。如果负数也能像正数一样用“点”来表示,那么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是有一定帮助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带着以下两个问题进行自主学习:(1)看一看、画一画,画数轴有哪几个步骤?并尝试画一条数轴。(2)说一说、想一想,说说正负数是如何一个一个表示在数轴上的?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非常认真,问题一一得到了解决,整个概念的教学流畅自然,而且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了思考和积极地探索,令学生对于数轴的三要素理解深刻,突破了难点。这些问题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去寻找各条数射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抓住本质,寻找知识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激活了思维,从中学到有用的思考方法,使学生在合作探究、讨论思考的研究方式上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2.适当地在课堂上开展数学竞赛
一般认为,竞赛能够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在竞争过程中,学生力求超过他人的好胜心理得到激发,克服困难和抗挫折能力增强,学习效果因此得到提高。表现自我、张扬个性是现代青少年的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竞赛正是充分利用青少年的这一心理特征而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组织得好的竞赛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的需要发展得更为强烈,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奋发进取,勇于探索,团结合作等优秀思想品质,不仅能有效地形成学生的外在动机,而且能激活学生的各种内在动机,合力推动学生健全人格的完美发展。竞赛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团队或个体的;可以是课内或课外的;也可以是综合或单独一门学科的。竞赛的组织务必严格保密,确保竞争的公平公正。只要竞赛组织得好,就一定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成熟发展。在练习课中,大多时间是让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这时候就可以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如每做对一题先给自己记录一个红星,可以为自己组获得一分,当一组练习题结束后,算出自己组的总分,并给予鼓励,这比单纯让学生做练习讲评的效果好多了。
3.及时反馈学习结果,并适当评价学习结果
通过学习结果反馈,学生能知道自己在学习中取得了多大的进步,离学习目标还有多远,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
其实数学这门学科尽管很需要思维,但是更需要方法的引导,所以一堂新课结束后,我们在上课中尽量给学生留一点时间完成课堂作业,然后中午进行面批,这样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也不至于留下知识漏洞,给以后的学习带来障碍。
另外,还要做好评价工作,这里的评价是指在分数之外评等级,下评语,表扬或批评,这种评价会使强化的情感作用发挥出来。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和测验进行批改时,不仅要指明对错,打出分数,更应给予有针对性的评语。例如一道题目解错了,老师除了在题目上打一个叉号外,还应该帮助学生分析这道题目为什么会错,是因为基础知识没掌握还是粗心大意导致的,这样效果会更明显。改作业时可以花一点时间进行圈圈点点,因为学生是很难查出自己错在哪里的。
总而言之,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使学生认同,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学生已形成的学习动机,要在教学中将潜在状态转变为激活状态,成为有效的动力,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激发。其次,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不能单层面的以授予学生书本知识为主要目的,导致学生年级越高,产生的厌学情绪越严重的恶性循环。学习应该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作为老师,就是要让学习成为愉快的事情。最后,对学生要多加关心、多点宽容。当你关心学生时,他们都知道,他们也会回报那些关心他的人,当学生感受到你在关心和宽容他们,并时刻准备帮助他们时,他们会愿意冒险,尝试破茧而出。
[1]黄艳.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1(14).
[2]刘自亮.激发与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初探[J].九江师专学报,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