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的建模

2017-02-18 15:47胡娴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建模思想

胡娴

【摘 要】方程是从现实生活到数学的一个提炼过程,一个用数学符号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特定关系的过程。方程思想的核心在于建模。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解应用题习惯了用算术方法,若要突然地插入改变这种习惯的新方法,必须让他们感受到这种新方法的优越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渗透代数模型的思想,体会用方程解题的优越性,应当是初学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心。

【关键词】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建模思想;算术方法;方程方法;代数模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1-0006-03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五年级教学内容之一,是构建代数模型的启蒙。《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因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不仅仅是为了解题,更重要的是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

一、思维定式,算术方法“顺理成章”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对于刚刚接触方程的五年级学生来说,选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并非易事。

【案例】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第一单元例7“列一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后,完成书P11第2题:

学生毫不犹豫地用算式:36+16算出答案。

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第一单元例8“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后,完成书P11第7题:

难度加大了,但仍有学生用综合算式:(110-20)÷2算出答案。

【分析】是孩子们没有学懂?还是由于思维定式的影响,用算术方法“顺理成章”?通过与孩子们交流以及和同事们的讨论,笔者认识到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在学生掌握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初步学会解简易方程的基础上教学的。小学阶段运用列方程解答的问题一般都不太复杂,学生多半能用算术方法解决,列方程解题步骤多、书写麻烦,感觉很烦琐,所以不喜欢、不习惯用。

二、渗透建模,体会方程解题的优越性

张奠宙先生打过一个比方,如果将要求的答案比喻为在河对岸的一块宝石,那么算术方法好比是摸着石头过河:从我们知道的岸边开始,一步一步摸索着接近要求的目标;代数方法却不同,好像是将一条带钩的绳子甩过河,钩住对岸的未知数(建立了一种关系),然后利用这根绳子(关系)慢慢地拉过来,最终获得这块宝石。两者的思维方向相反,但是结果相同。学生初学列方程解题时,容易受到列算式解题的思维定式影响。因此,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式,渗透建模思想,使其体会用方程解题的优越性。

1. 合理设问

要使学生对“新方法”——方程的优越性有亲身感受,合理的问题设计很重要。一开始可以设计一些需要逆向思考的问题,如:张大爷用 420 米的篱笆围一块长方形的菜地,如果这块菜地的长是 70 米,那么宽是多少米?这题和以往告知长和宽要求周长的题目不同,是需要逆向思维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学生积极思考:列算式解题时,未知数始终作为一个“目标”,不参与列式,并在脑中进行数量关系的变换,因而造成列式上的烦琐。而列方程解题打破了列算式时只能用已知数“长” 和“周长”的限制,可以根据需要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宽”,根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题目中怎样叙述就怎样列式,一般不需逆思考。因此,列方程要比列算式思考起来更便捷,有更多的优越性。

2. 渗透感悟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点是根据题目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运用符号语言建立数学模型——方程,这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比如:多边形面积公式。书中出现了这样的习题: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顺利地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周长公式列方程解决了。但对学生而言,不论用方程还是算术方法都很简单,并不能立刻感受方程的优越性。所以,接着教师设计了下面这组题:

先请学生自由选择解法,再比较利用面积公式列方程求高和用算术方法求高,让学生感受到用算术方法解题,每一步都要进行具体分析并给出合理的解释,难度大且易出错。而一旦将未知量用字母表示并和已知量一样参加运算,就很容易建立方程,逆向思维的过程被解方程的程式化步骤所替代,无须“步步为营地逼近未知量”,只要理顺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用字母代替未知量即可,思维难度大大降低。这样,使方程思想进一步渗透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让学生感悟到方程解题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3. 体会优越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存在着共同的本质——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这其中蕴涵了数学建模的思想。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这一数学思想进行渗透,让学生体会方程解题的优越性。如,下面这一组题:

①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 48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的速度是90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是70千米/小时。经过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②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 48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甲车的速度是90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是多少?

③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相背而行,甲车的速度是90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是70千米/小時。几小时后两车相距 800 千米?

这组题目都是关于行程问题的,解决这一类问题,思考时要紧扣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速度和×时间=总路程,来建立模型、列出方程。通过对比和讨论,学生发现无论题目中的条件有多么复杂,用方程解决这类问题只需要一个等量关系,思考起来比用算术方法简单得多。这样,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对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三、巩固模型,适当比较算术方法和方程方法

在教师反复强调方程解法的优越性后,又出现了一个新状况:学生会不加选择地见题目就用方程来解决。所以,教学时教师不仅要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列方程解题的优越性,还要引导其感悟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哪种解法更简便,从而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解题方法的能力。

【案例】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第一单元例8“列两步计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后, “巩固练习环节”可设计这样一道题目:

银杏树的棵数比杨柳树的3倍多40棵。

(1)银杏树有100棵,杨柳树有多少棵?

师:谁来说说银杏树和杨柳树之间的数量关系?

生:杨柳树的棵数×3+40=银杏树的棵数。

① 学生独立解题

解:设杨柳树有X棵

3X+40=100

3X=100-40

3X=60

X=20

答:杨柳树有20棵。

② 全班交流解法及依据(略)

师:是不是所有的应用题都适合列方程解决呢?(出示下一问)

(2)杨柳树有20棵,银杏树有多少棵?(用你认为简单的方法做)。

① 独立解题

② 反馈学生答案:

生1: 解:设银杏树有X棵

X-40=20×3

生2: 解:设银杏树有X棵

X-20×3=40

生3: 20×3+40=100(棵)

③ 比较一:

师:这一问用方程简单还是用算术方法简单?为什么?

生:用算术方法简单,因为杨柳树的棵数知道了,顺着数量关系式,可以直接求出银杏树的棵数。

④ 比较二:

师:(1)(2)这两题为什么一个适合用方程,一个适合用算术?是不是所有的应用题都适合列方程解决呢?

生:第(1)题杨柳树的棵数不知道,我们用未知数X代替,根据数量关系:杨柳树的棵数×3+40=银杏树的棵数,可以很顺畅地列出方程,思考起来比较方便。第(2)题杨柳树的棵数知道了,顺着数量关系式,可以直接求出银杏树的棵数。

总结提升: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顺着数量关系,具体题目具体分析,灵活选择方法。

【分析】在巩固列方程解题的练习中,笔者有意设计了第(2)问,让学生自己尝试用算术方法或方程方法来解,通过比较逐步分清两种解法的思路有什么不同,并能根据题目不同特点,灵活选择解法。一般来说,顺向思维的题目宜用算术方法;逆向思维的题目宜用方程方法。当然,要让学生领会这些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并非一个单元的教学就能形成。教师不宜操之过急,应当作为长期目标有意识地渗透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毕竟方程思想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学生也需要一个慢慢领悟的过程。

新版教材中将原来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改成用方程解决,其意图不言而喻。教材更多地引导学生顺向思考,按事情发展的顺序陈述数量关系,从单一的數量关系到复合的数量关系,突出了分析过程,强化了建模的要求,揭示了方程思路的优越性。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解应用题习惯了用算术方法,若要突然地插入改变这种习惯的新方法——方程,必须让他们感受到这种新方法的优越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渗透代数模型的思想,用建模的方式指导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从解题走向建模至关重要。

(组稿:韦波富 编辑:胡 璐)

猜你喜欢
建模思想
“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演绎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初探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建模思想渗透与应用
建模意识,沟通初中数学与生活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建模思想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的几点尝试
建模意识,沟通初中数学与生活
初中数学建模思想的类型及应用
高等数学教学探究
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