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琳
摘要:他,一生受尽磨难却从不放弃;他,用尽一生的心血,留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他,忍受种种苦刑狱中提笔也要将历史呈现给今人。《史记》这部鸿篇巨著记录了许多英雄事迹和英雄形象,一个个鲜活的英雄既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也是司马迁内心英雄观的写照。譬如《鸿门宴》,就有他独特英雄观的缩影。 解读《鸿门宴》中司马迁的英雄观,也是理解《鸿门宴》的关键。
关键词:英雄观 《鸿门宴》 悲剧化
中图分类号:K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86-02
《鸿门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里一篇文言文,其内容出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细致地刻画了项羽这个悲剧英雄。《鸿门宴》的情节体现了司马迁的英雄观。
自古以来,中国人总有很深的英雄情节,关于英雄的定义,不同人对比说法不一。刘绍在《人物志》中将“英雄”精辟的定义为:“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若校其分数,则互相须,各以二分,取彼一分,中国然后乃成。”他认为英雄是智慧与勇气的结合,简单说就是文武兼备。英雄,是楷模,是标杆,是树立在人们心中高大而光辉的形象。貌似这样的想法,也是现在大多数人心中所共有的。而在司马迁心中,英雄,并不是取决于他取得了多少荣耀,而是他身上所具有的不同。
《鸿门宴》中,项羽失去了杀死刘邦的机会,让刘邦溜走,为日后埋下隐患。就如此简单的历史情节,写作过程中,司马迁作为一个汉朝的史官,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描绘历史,丝毫没有偏颇。
谈到英雄观,不得不说说司马迁的历史观。要知道,司马迁所写的历史,秉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观念,这种观点都体现在了司马迁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批判和评价上面了。他所写的历史力求真实,所以“实录”精神是司马迁写历史最大的特点。同时,他写的历史又是活灵活现的。司马迁的历史不是生搬硬套历史上的事情,硬生生地将事件记录下来,而是按照自己个人对于历史史实的看法和思想感情来记录和评价的。无论是皇帝,还是王公大臣,司马迁都不会抹杀任何一个人的功绩和光彩,与此同时,司马迁也会揭露他们腐朽、黑暗、自私的一面。就如项羽,他虽然失败了,没有当过皇帝,但司马迁依旧把他收录到“本纪”当中,称他为霸王,视他为英雄。
此外,司马迁的历史也是一部爱憎分明的历史。他可以高度评价在统治阶层看起来十分险恶的农民起义的领袖,甚至还把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放入到“世家”中,与诸侯并称。《鸿门宴》的故事是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由此可见司马迁对于做了对人民有益的事情的陈涉的态度是高度赞扬的。他不认为统治者所反对的人就是坏人,他不人云亦云,他眼中的英雄光环是要和百姓相关联的。
详细说来,司马迁笔下的英雄分为以下几类:
(一)历经磨难不屈不挠方可为英雄
《鸿门宴》中,刘邦原本只是一介布衣,说话大胆,有些无赖的成分。相比较于项羽,他的经历是饱受磨难的。项羽请他赴宴,他不得不去,却又用圆滑的方式躲避了这一次暗杀。磨难在他身上的体现也不止于此。种种困难历练了他,使他内心足够强大,使他没脸没皮的性格成就他最终走向皇位的野心。司马迁虽然不以成败论英雄,可关于刘邦的成功,苦难这点是不可忽视的。
(二)尽管悲剧但仍可为英雄
侯计先在《司马迁与他陛下的悲剧英雄——读〈项羽本纪〉和〈李将军列传〉》中曾经提到:“司马迁的《史记》,写活了那个时代的两个悲剧英雄,一个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另一个则是汉飞将军李广。”项羽的悲剧是有目共睹的。曾有人说,历史是众说纷纭、侃侃而谈的饭后家话,也有人说,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随意装点的小女孩。而司马迁的历史,是他
特别的历史。悲剧不代表无能,项羽乌江自刎,纵然是最终死去,却死得豪迈而又壮烈。他是英雄,是有气节的英雄。
谈到英雄形成的原因,首先想到的便是当时的社会原因。夏敏在论文中写道:“整部《史记》人物传记弥漫着强烈鲜明的悲剧气氛,洋溢着崇高壮丽的悲剧精神。司马迁以悲剧性人物和情节作为表现中心,浸透了他作为史学家对历史、生活的体验、感受、理解、思考。”以项羽为例,张留森在他的文章中写道:“司马迁在塑造项羽这一形象时,是把他放在秦末广大农民反抗暴政的大起义的历史背景上进行的,是把他当做反抗暴政的英雄来刻画的。”这一点恰恰体现了英雄是随时代背景应运而生的。
其次,英雄的形成与其自身原因密不可分。王涛认为,一些历经磨难的英雄在正义、理想、事业与个人的安危发生冲突时,毫不犹豫地以凛然的正气,不屈不挠地捍卫了前者。无论道路多么曲折,他们都不会放弃自己的追求。张军军在他的《盈虚之道论雄杰》中指出:“司马迁描写出身于楚国贵族的项羽,少年时就有雄心壮志,当见到秦始皇卤薄仪仗的气势,语出惊人,‘彼可取而代也。项粱战死沙场,义军受挫之际,项羽能鼎力重任,诛杀阻挠救赵的主帅宋义,率部大破秦军,气势如虹,勇冠三军成霸气。虽然其有功,但是其性格上的弱点还是不可避免。”陈曦在文章中说道:“司马迁并没有因为对项羽的喜爱就回避对其失败命运的思考,比如借韩信之口指出项羽的‘不能任属贤将、‘匹夫之勇、‘妇人之仁等;借刘邦之口比较刘、项二人的长短,‘此三者(指张良、韩信、萧何),皆人杰也,无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禽也。这些分析基本上能够较为客观地揭示出项羽失败的某些原因,凸显了项羽思想性格的某些弱点。”这三位学者对于司马迁英雄观中这几个人物的评价,不偏不倚地表现了自身原因是一个人成败和能否称之为英雄的关键。
司马迁重视人品的倾向。项羽是旧贵族的代表人物,身上有着强烈的浪漫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气质,由此可以看出司马迁心中的英雄是那种自由奔放、充满理想、具有强烈人格魅力的人物。司马迁是西汉前期人物,还没有完全摆脱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状况的影响,所以难免受墨、道等家思想的影响。再回到《鸿门宴》中,读过《史记》的人都知道:项羽与刘邦同时起兵抗秦,但最终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成为一名堂堂的汉高祖,而项羽却无脸回江东,在乌江自刎。两者的命运有着天壤之别,其原因正在于两人的性格迥然不同。刘邦给人的感觉是稳重、宽厚。他入关后,其实按照先前盟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刘邦理应可以称帝,但他却毫不急躁,回军霸上;但同时,他又是心存大志的,入关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并听取了鲰生的意见:“距关,无内诸侯”。可见,刘邦的做法有理有节,其帝王风度可见一斑。而项羽给人的感觉则是急躁、暴虐。得知沛公已破咸阳后,便“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听说“沛公欲王关中”,不经细查,又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沛公与项王见面时,未等沛公说完,他又急着说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当然,若论武力,刘邦是不如项羽的。在鸿门宴上,项羽看见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樊哙,无视他瞪着自己,却发出“壮士”的赞叹,并赐以卮酒、彘肩,足见他自己也是一个豪爽之人,有着非同寻常的武力,直到在最后乌江自刎之前,他还独自一人冲入敌阵,杀死汉军数百人。这两个人都是英雄,但是若论智谋,项羽远不及刘邦。难怪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里说项羽只不过是“匹夫之勇”。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刘邦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并当机立断,因此手下愿意替他出谋划策;而项羽却不屑于他人劝告,并优柔寡断。张良与范增同是谋士,境遇却不相同。张良建议刘邦去向项羽“谢罪”,刘邦便答应了。而范增建议项羽乘机杀死刘邦,在鸿门宴上几次示意,项羽始终“默然不应”。鸿门宴只是楚汉相争的一个小小片段,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关于刘邦听取手下意见,取得胜利的例子。正如刘邦自己总结胜利的原因时说道:“讲到能策划于帷帐之中,取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调运军粮,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我能够任用他们,便是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手下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任用,所以失败了。”事实上,最终由于项羽对范增起了疑心,致使范增气得告老
还乡了。
由此看来,《鸿门宴》中项羽的态度,是最终导致他失败的一个不可忽略的节点。刘邦与项羽命运的不同,源于他们性格的不同。性格的不同,便导致了他们处理问题方式的不同,对手下的态度不同,又导致手下为他们出谋划策的尽心程度不同……这便是司马迁先生笔下想要告诉我们的,也是他通过这两个人向我们呈现的英雄观。
参考文献:
[1]沈光浩.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述评[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01.
[2]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