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伟斌
摘 要: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深度研课”教研活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战略性意义。那么,教师在“深度研课”这一教研思想下组织教学活动时,怎样做才能起到以上作用,达成教学目标呢?
关键词:深度研课;教学目标;量化
“深度研课”是时下很流行的教研理念,提倡的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深刻理解本学科的课程性质,着眼于学生的培养方案、学习方法、文化意识展开学科建设。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深度研课,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对于加强校本课程的建设尤为关键。在“深度研课”教研工作推进过程中,各学科教师要立足于本学科课程建设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研究。
一、“深度研课”对于课堂教学的现实意义
素质教育观下的教育着眼点要求将个性迥异的学生全部培养成才,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但是,观察现今课堂教学现状,我们不难发现,现实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实施仍需进一步完善。班级人数众多,人均数普遍在40人以上,教师无暇分身,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开展素质教育,对任课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教师要做的,显然不是埋怨这种现实情境,而是要深度思考,如何能完善素质教育观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同时又能克服教学活动中所提出的这些挑战?
基于素质教育观课程标准开展“深度研课”教研活动,就是希望改变当前迷雾重重的教学现状,力求在新思路、新方法的指引下突出重围,杀出一条“血”路,使所有学生都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要承认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这些挑战,并在研讨交流中基于课程理念,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在各教研老师的共同关注下,群策群力,发展学生潜能,体验教研改革带来的成功。行之有效的“深度研课”活动,对于指导教师组织教研活动、开展教学实践具有导航作用,无论是教学年龄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走上讲台的新老师,都能在教研活动中受益。基于“深度研课”教研目标,在实践中探讨学生类型以及形成原因与矫治对策,能够帮助所有教育工作者在教研中总结经验,并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达到学生个人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深度研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融通策略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深度研课”教研活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战略性意义。教师在“深度研课”这一教研思想下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遵循三个方向。
1.细化课时目标,将学生作为主体
课时目标是教师开展课程活动的依据和基础,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有赖于课堂教学目标合理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基于深度研课标准,进一步推进课时目标制定的研究,转变传统学科课时目标笼统、模糊的尴尬局面,量化、细化教学目标,让教学成果的评价呈现出可测量性。
以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为例,在以往的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将目标定得过高,普遍以“阅读能力的提高、习作素养的发展、语言习得能力的提高”等言辞来代替本节课教学目标。试想,在学习完一节新课之后,按照教师原本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何能检测本次课学生的学习情况?“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学生如何才算得上提高阅读能力,究竟是以一个单词的掌握还是一段文章的掌握为标准,都没有在教学目标中明确
出来。
教学目标的模糊不清直接导致教学内容的无梯度、难以测量,对开展后期教学评价也非常不利。“深度研课”教研标准下的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要规避“了解、掌握、品味”等抽象含糊词语,使用“说出、列举、辨别、归纳”等明确、清晰、具体的词语,将学科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进一步细化,按照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具体要求,在符合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采用多维度、逐层分解的方式,设计教学目标。
2.进行深度备课,丰富教学内容
“深度研课”需要教师重视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深度研究,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有节奏、有策略地进行课程研究。在对教学现状的研究过程中,论者发现部分教师并不重视备课环节,认为备课不重要。时代在发展、在进步,之所以提倡呼吁新课程教研改革理念,组织“深度研课”教研活动,就是希望通过深入探究来发现当前日益多元的教育环境下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思路。
以语文教学为例,面对同一本《红楼梦》,教师和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即便是教师本人,十年前和十年后读这本书的感受也会不尽相同。教师需要做的是在深度备课的基础上,联系当今社会时代变迁现状,带领学生一起寻找新的研读基点。
以初三语文课文《威尼斯商人》为例,这是一篇经典著作,很多学生可能早已领教过莎士比亚的大名,在备课时,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将这一课上得有新意,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这篇文章中“腐烂的臭肉”是理解文本的关键所在,为什么夏洛克宁愿不要双倍赔偿,反而要那块肉?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深入研读文本,查找相关资料,对“犹太人宽大长袍下的高傲精神”进行分析。只有教师深入研究文本,在积极备课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受益,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3.确定教学立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深度研课”必须服从这一教育目的,具体到每一课的教学都要确定教学立意,真实反映教育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活动为例,教师需要培养的不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背诵,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通过《鸦片战争》的学习,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血的教训,树立民族意识与忧患意识。
教师要以学科课程性质为核心,结合学科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总体结构和所希望达到的教学立意。教师维度、学生维度、课程标准维度和课堂文化维度是“深度研课”教研标准下提出来的新思维方向,只有结合这四个维度全方位开展教学设计,才能完成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下的“深度研课”对于教师深刻理解本学科课程理念,完善教学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中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课堂教学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