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视唱练耳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优化策略

2017-01-28 15:04康少华
黄河之声 2017年5期
关键词:感知力音程调性

康少华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济源 459000)

试论视唱练耳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优化策略

康少华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济源 459000)

视唱练耳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将理论与技术有效结合的重要音乐基础课程,逐渐成为各级专业音乐学校的必修课。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视唱练耳课程是虽然是一门基础音乐课程,但是还是有一部分音乐教师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声乐教学不仅肩负着发掘学生的潜能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责任,还应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乐感为教学目标。本文详细阐述了视唱练耳的相关概念,总结了视唱练耳在音乐教学中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将视唱练耳更好地应用到音乐教学中几项具体改进措施。

视唱练耳;音乐教学;应用方法;策略

音乐是人类最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是基于将各类声音组合在一起,用于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门学科。视唱练耳作为这门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它通过训练听、唱、写的各项技能来帮助人们理解音乐的真正意义,从而引起听者的强烈共鸣,给其带来听觉享受。在音乐教学中,应积极主动的应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视唱练耳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加强学生的节奏感和旋律感,来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创新能力等,以助于更加有效地实现学生的内外兼修。

一、视唱练耳概述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将视唱和练耳作为一项学习技能,以帮助学生系统的学习音乐技巧,有利于更好地掌握音乐元素,从而开阔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音乐视野,让其有一个好的音乐享受。视唱练耳作为一项基本技能,应贯穿于音乐的教与学中,有效地应用到声乐的表达和乐器的演奏中去。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学生视唱练耳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不断反思和总结,从而提高自身的音律辨识能力和鉴赏能力,最终实现音乐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总体来看,视唱练耳主要包括视谱即唱和听觉训练两大部分。要求学生按照乐谱所示的内容准确地唱出曲调的音高和节奏等方面的能力。

二、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不足

(一)在练耳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不固定的旋律有助于学生听觉的培养。导致学生侧重于随意弹奏一些旋律音程,章法杂乱,没有逻辑,使学生很难在平时学习中接触调性音乐,大大降低了音乐学习的效率。教育工作者应清醒的认识到,真正效率高的练耳练习一定是基于调性之上的,将学生听到的音乐和读谱都带入到练习中来,从细节着手,即便是最简单的无升降号联系,也应有清晰的调性指向。

针对升降号的联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对等音进行相应的纠正,以使学生真正意义上了解调性。譬如在学习旋律音程时,教师应告知学生所听到的变化音是“F”,而非“G”,升降号的联系并不是一定需要学生明确调性的相关概念。换句话说,即便没有清晰的认识,也可以加强练习,以增强其音乐感知力,从而使学生能深入浅出的熟悉音律。

(二)在视唱教学中,因杜绝简谱记谱和首调体系的使用。首调体系很大程度上简化了音乐学习的难度,对复杂调性进行简化处理,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纵观音乐发展历程,在音乐教学中还采用简谱教学的国家微乎其微。在中国的音乐教学中,将所有的调式都按照do,re,mi,fa,sol,la,si来读谱,就使视唱练习变得毫无意义可言。教育工作者应摒弃这一落后的理念,杜绝学生将视唱教程中五线谱体系下的联系用首调演唱,尽量避免变音记号逐渐增多的现象。

音乐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应将科学与艺术有效地衔接起来,将视唱练耳的训练尽快提上日程。视唱练耳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国内外教育体系的一致肯定,将其合理的应用到音乐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有助于音乐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视唱练耳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增强识谱能力

识谱能力是音乐教学中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识谱能力主要是建立在视唱练耳的方式基础之上的。强化从单声部到多声部的练习,使学生逐渐熟悉五线谱的音高位置,在潜移默化中牢记五线谱,培养自身仅凭空间感便可判断音高的能力。

(二)培养音乐感知力

音乐感知力是指仅凭听觉来确定各音的准确音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对音乐修养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让音乐家在没有音高参照的情况下准确说出听到音乐的唱名和音名基础之上,准确的唱出乐谱中音符的实际音高。

通常来说,最好的培养时期是在10岁之前,也就是儿童时期,这一时期具有很强的塑造性。在熟悉音律时,应习惯性使用五线谱和演奏音高相对稳定的乐器,有利于音乐感知力的培养。音乐感知力在音乐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音乐理论学习上来看。音乐感知力有助于培养学生不同调性调式的色彩感。

2.从乐器演奏上来看。音乐感知力能精准的反馈演奏家在演奏时听到的音符,以利于判断音高位置,便于让演奏者在发现音准出现误差时,及时的作出调整。

3.从音乐创作上来看。音乐感知力可以帮助作曲家分辨出不同乐器在音域和音色上的不同,有助于带给听众良好的乐队印象。

(三)锻炼旋律及和声听觉

视唱练耳的主要旋律通常是古典主义或浪漫主义这两种风格,它们有着共同的特征。音乐家一直严格遵守其注重级进和限制跳进的基本原则。通过对旋律的唱和记,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旋律审美感。通过视唱练耳的练习,可以逐渐增加难度,依次加入多声部视唱的练习,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音域和音色进行搭配分组,以助于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能力。

四、如何将视唱练耳应用到音乐教学中的对策

在音乐学习中,视唱练耳教学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后期的音乐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如何将视唱练耳更好地应用到音乐教学中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视唱的训练

视唱,顾名思义,即为视谱即唱,旨在学习五线谱基础上,进行“划拍”“击拍”图式,掌握节奏的时值、调性、调号以及拍号,应注重对内心速度感的把控。在遇到复杂的音乐节奏时,首先应进行局部击拍;在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音程时,应用构唱的方法来解决音准。在整个过程中,应注意乐曲中的表情记号、语法等内容,必须按照乐谱来完成。另一方面,还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相关材料,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不同的音乐风格带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形象生动的把音乐的表现力展现出来,以增强音乐的感染力,从而有效地带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练耳的训练

1.关于音程感的训练。音程即为两者之间的音高关系或者高距离。音程包含和声音程和旋律音程两种类型。

(1)和声音程很好的呈现了内在的和弦联想。若有大小二度、大小七度和增减音程等不和协音程,教育工作者应格外留意,应按照乐理习惯加以控制。譬如F大调,这个谱例的调性归属也非常明确,如出现不和协的音程,应按照最简单的逻辑进行搭配就近的稳定音,这样的和声音程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对于音程中所包含和弦意义的认知能力,深刻认识到不和协音程在音乐中的重要意义。又如G大调,此谱出现的变化音是经过音、或者辅助音性质的,多数变化音都具有这一共同的特征。应在遵循古典音乐习惯的基础上,按照升高的音向上解决,降低的音向下解决的原则。

(2)旋律音程若横向延伸便形成旋律。调性逻辑是培养学生良好听觉的基础。在调性的基础学习中,转调和离调应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在旋律音程的听和记中,杂乱无章的弹奏,不利于自身音乐修养的提高,是一种对自身学习不负责任的表现。旋律音程应明确体现出调性归属,遵循合乎逻辑的原则。譬如C大调,其包含了明确的调性归属和清晰的和声走向,使学生在无形之中了解调性的归属,强化调性的分辨能力和正确的和声习惯。

2.关于单音的训练。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训练单音的听辨能力。如Ti即为食指斜指左上方,紧握其余四指,掌心朝左前下方。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其他不同的手势,延伸到不同的高低位置,以助于解决单音的音准问题。

3.关于和弦的训练。视唱练耳课程中的三和弦在一般情况下,并没有按照四部和声方式展现。这就使和弦中不会出现重复音的问题,对于程度相对一般的学生,应按照和声学原则,在进行密集排列的练习基础上,逐步深入到开放排列。一般来说,和声的进行要有明确的归属感,尤其是七和弦,应注重解决每组练习的结尾必须是和声的问题。

(三)节奏的训练

在音乐教学中,不管是进行视唱训练还是练耳训练,都应注重对其节奏感进行培养。因为节奏感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基础。强化学生拍子的稳定性是音乐学习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引导学生掌握速度标记的真正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节奏时,采取击拍的方式,将节奏念出来,以掌握不同节奏所呈现的风格和音乐魅力。节奏的训练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心跳的训练

人体心脏的跳动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演奏者可以根据正常的心脏速率来确定演奏速度,会使演奏曲目更具有节奏感。

2.呼吸的训练

呼吸的节奏是十分典型的节奏律动。跟心脏的调动不一样的是,呼吸是通过自身的意识来控制全身的肌肉,从而划分不同的强度。教育工作者可以让学生平躺,保持放松的状态,自然呼吸,然后将自身的呼吸节奏与运动肢体同步,有助于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感受到自然呼吸的过程,形成有节奏的呼吸感官。在演奏之前,适度的调整自己的呼吸,不仅可以使演奏家得以放松,还能让其找出自己的节奏。

3.行走的训练

行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行走是具有相对较稳定的节奏感的。在音乐学习中,可以借助行走的节奏感来进行边走边唱的训练。譬如将行走状态划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包括慢行、跑步等,根据不同的律动感将其分成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有助于掌握节奏的律动感。行走练习要求我们的动作能够十分精准的表现时值。将不同时值的长短内化于心中,有助于较好节奏意识的形成,有效地解决了节奏不稳定的问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视唱练耳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它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在发声练习还是作品视唱,都需要借助视唱练耳的辅助作用。优质的视唱练耳能力可以改善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力,有利于增强音准记忆力。有效而规范系统的训练对音乐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立足于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摒弃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把新思想、新方法应用到整个音乐教学活动中去,最终实现领悟美的最高境界。

[1] 王莉慧.谈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 罗延舒.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即兴能力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12.

[3] 张霞.视唱练耳在少儿合唱训练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

[4] 刘鑫.幼儿视唱练耳教学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5] 肖瑾.论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多声部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2.

[6] 付鸿雁.视唱练耳在幼儿师范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旬),2012,09:66.

[7] 董明倩.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体态律动”应用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康少华(1980-),男,陕西西安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

猜你喜欢
感知力音程调性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20世纪20—30年代多调性观念与技法管窥
协和无调性:一种具有创意的和声处理方法
——以利盖蒂的部分音乐作品为例
音程循环向音列循环的扩展及其理论构建
界定·分析·理解
——泛调性音乐分析引论
简析音程听辨中的各环节及要务
增减音程都是不协和的吗?
音乐游戏玩起来
长笛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感知力的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