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构语文互动课堂

2017-01-17 13:45罗伙英
东方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互动课堂情境创设

罗伙英

摘要:互动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互动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实施互动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因此,互动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

关键词:互动课堂;教学控制;情境创设

全国各地新课程改革运动全面的展开,各级学校改革步伐正在大步迈开,这是我们教育部门对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需要。新课程改革就是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还学生以自主、时间、主动。改革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大家都静下心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提高,我们的争鸣才更有价值。先粗浅地谈一下我个人作为新老师对高校课堂的认识:

互动课堂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互动课堂教学所遵循的理念。互动课堂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

互动课堂要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扎实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载体。互动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学内容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难”越好,而是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因此,课堂上教师要以“精讲多练”方式落实教学重点,要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发展熟练的基本技能。课堂上学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才能达到互动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面我就本学科的一些问题,结合教学工作谈一些尚浅的看法。

一、语文课的性质定位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交际”,一个“人类文化”,两个“重要”表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新课程标准不仅给语文定性为工具,而且突出贡献这个工具的个性特征:交际工具,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

社会交际的言语必然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包括听说读写,它是每一个成员一天也离不开的。人们凭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以及用语言形成的文章、文学作品等为样式,用来互通信息、交流思想、传递感情、协调工作、组织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尤其是“言语作品”充当文化传播的工具,实现着跨时空的交际,从远古先人传留到子孙后代,从个人之间扩展到世界范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语文的交际作用不但不会减弱,反而越来越大。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感悟去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语文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这个语文的新性质给语文学科以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方向。

关键在二者的统一上,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二者的统一较难。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也就是要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还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在文学、情感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

二、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的要求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 教育家叶圣 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学生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反之,那些成绩波动比较大,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学习习惯一般也不好。学生拥有好的学习习惯后,在学习上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想,主要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1、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学生在学习一篇新课文前,如果他没有事先看过课文,了解文本内容,那么不管老师讲课讲得多生动,学生也只会是听得云里雾里。因此,我一般都会在上新课的前一天把新课的学案发下去给学生,布置他们先做学案上的问题,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做错。学生做学案前势必要先看过课文,并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这样一来老师上课就轻松多了,学生学得也快。2、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并且做好笔记的习惯。我常常在课堂上增加提问学生的频率,因为有的学生会出现听课,听着听着就走神的情况,这样做主要是想让学生有一种紧张感,避免分心。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我常常会提醒并留时间给学生做笔记,因为笔记是学生复习的依据。以前有个学生觉得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他都能理解,因此他觉得自己没做笔记的必要,但是他每次考试答题时总是丢三落四的。后来我告诉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让他好好做笔记。之后,他开始认真做起了笔记,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3、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和复习的习惯。老师可 以请家长配合监督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布置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如果学生不认真完成作业那就达不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当然,学生做到课后复习也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可以在每天的上课前先提问学生前一天所学的知识点,对于回答情况好的同学公开表扬,对于没有即时复习,回答情况不好的同学给予一点小小的惩罚。每个学生都喜欢受到表扬,时间长了,有利于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我们应当竭尽所能、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当然,这是一个需要教师长期探索的课题,教师还应该不断地从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

猜你喜欢
互动课堂情境创设
浅议互动课堂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多措并举,打造互动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