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师话必听,学生无需反驳,学生对老师要“言听计从”一词恰恰是为师生设置了平等沟通的障碍,让师生产生了距离感。同时也曲解了“严”的含义,是对“严”的懵然粗解。岂不知真正的严教,是一门含有哲理性的“爱心”教育。它是严而有爱,严而有情,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据,严而有方和严而有别。所以,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只有严地恰到好处;严地垂先示范,才能严之有理,严之有效,达到为师育人职责。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严师 高徒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孔子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来作为教育孩子的指南。在多年的班主任教育生涯中,经常会和家长打交道,大多数家长都希望我们为师者对孩子严格要求,其不知“严师”的真正含义为何!个别育人者也在实践中对“严格”实施出现了偏差,有违背“严师”的真正的用意。加之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味强调教育中“严”的作用,似乎无严就不成教。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师话必听,学生无需反驳,学生对老师要“言听计从”一词恰恰是为师生设置了平等沟通的障碍,让师生产生了距离感。同时也曲解了“严”的含义,是对“严”的懵然粗解。岂不知真正的严教,是一门含有哲理性的“爱心”教育。它是严而有爱,严而有情,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据,严而有方和严而有别。所以,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只有严地恰到好处;严地垂先示范,才能严之有理,严之有效,达到为师育人职责。
我认为教会孩子明辨是非的标准,规范孩子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处事方法,真正做到明是非,懂道理,这些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严格要求、奋发向上、乐观自信、规范行为、明辨是非的好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让孩子知道学校的各项规定都是通过论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而制定的,对规范学生行为都是行之有效有的,即使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足,总的纲领是正确的,并且在实践中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作为学生是学校的一份子有义务和责任严格执行学校的规定,做遵规、守纪的合格学生。
2.让学生明白自己现年龄段的职责主要是学习,作业完不成是一种失责行为,在孩子完不成作业的情况下,家长可以施“严”,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但是这里的有效措施绝不是打骂教育,是通过事例为范,沟通明理为主,让孩子在心中明确现阶段应该以学习为己任,看电视、上网等等这些只是生活的附属品,只要长效坚持明理沟通,久而久之孩子心中的价值观取向就会发生改变,良好的习惯也就形成啦。
3.教育孩子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从始至终我都把这个教育点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知恩。从小教育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教育孩子们从生活的事例树立感恩意识,只有怀着一颗感谢社会,感谢老师,感谢家长,感谢同学的心的孩子,才可以拥有健康的心;才可以正确的规范好自己的人生观。
4.我们在制定制度,规范孩子行为的时候,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商讨、研究制定出孩子认可的、操作性强的规范孩子行为习惯的制度,这样在执行起来,孩子乐于接受,愿意照做,更会增加其主动遵守的自觉性,平视孩子、和孩子平等对话、与孩子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是打开孩子自觉执行力的一扇阳光之门,孩子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效果完全不同,“严”的有法、“严”的有章才是真正的严师。
曾经在一则报道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不想上学妈妈没有作出任何发疯发狂的的举动,而是给孩子请了一天假然后带着孩子去捡了一天的垃圾,开始孩子特别高兴,把捡来的垃圾瓶子卖掉换了4角钱,孩子提出来让妈妈带他坐车回家,妈妈问他钱够么?没有办法,他只好跟着妈妈一起往回走,这个时候,看到了冰淇淋店。孩子想吃冰淇淋,妈妈说:冰淇淋需要一元钱,我们钱够吗?孩子没办法,最后孩子累的要命,哭着喊着要上学,要回家。这位妈妈为了让孩子顺利成长,严厉的教育孩子感受幸福也需要了解痛苦和疲惫,了解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分析一下,这个妈妈的教育方式没有说到口干舌燥,没有上火发飙,孩子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心理学家Rudolf Dreikurs早就有结论,他曾说;如果真的想改变孩子的行为,家长需要行动而不是语言,我们教育者的严厉更要在此基础上严之有道,严之有理,方可出高徒。
当然,虽说我给”严“添加了很多的边框束缚,但并不是要放宽严的标准,而是要做到“严而有方”。所谓有方,就是有方法。例如某同学没能完成作业,你可以让他写一篇没写完作业的那天的日记,这样通过孩子的日记来了解孩子不完成作业的缘由找出症结,对症下药。例如:某同学上课迟到,上学迟到的事看似小事,其细分析里面大有文章,我们一定要详细了解,做出妥善处理。孩子们都会犯这样、那样的小错误,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只有师者把控好、引导好、沟通好,这不泛是个教育孩子的好契机。记住了,不犯错误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没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只有通过错误和毛病才可以教育出真正的好孩子。用心灵架起爱的“严师”方可育出“高徒”;才可以启迪教育学生,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使教育得到双赢效果。
仅仅是“严而有方”是不够的,更要做到“严而有别”。严是一门科学,对学生要严到何种程度,则要视情况而定。如班会课上要求可以严格一些,执行当中则可放宽些;对初犯者可稍严些,对屡教不改者则要严厉些;对已改正错误的学生,则宜鼓励为主。还有,教师还要学会给学生铺设一个个进步的台阶,让“问题”学生一步步地走上来,并遂步从严格要求到严格管理,最后使学生自己养成严格遵守纪律和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
总之,“严”是一门学问,它是建立在爱心的基础上的;“严”是一种技巧,它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教育方法;“严”是一种责任,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严”是一道警戒线,它明确划定教师不可逾越的鸿沟;“严”是一种管理手段,它使你的教育有条不紊;“严”是教师的一颗爱心,它时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没有严就没有爱,但是如果严過了头,就会适得其反。只要我们“捧着一颗心来”,当一名有爱心、有则任的心“严”师,我们的“严”才能培养出一大批“高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