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玉
(鞍山市长大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5)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王 玉
(鞍山市长大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5)
目的 整理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资料,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患者,实验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SAS评分(42.08±0.33)分,SDS评分(41.23±5.37)分,对照组SAS评分(50.96±0.66)分,SDS评分(49.47±5.03)分,护理后两组SAS、SDS量表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82.67±10.33)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68.94±8.06)分。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通过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慢性心力衰竭;延续性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生活质量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患者患病后的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且致死率极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严重,随着我国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我国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为我国的临床护理带来巨大的影响[1]。慢性心力衰竭除了科学、系统的治疗外,采用高质量的护理措施也十分重要,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具有较为成熟的体系,但在护理方面则并未受到重视,许多患者在护理期间并未重视生活质量与角色定位,在患者出院后丧失了其社会功能与家庭功能,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巨大的影响[2]。延续性护理主要针对这一问题,将患者护理完成回归家庭与社会后的健康、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减少患者由于出院后的情感问题造成再次住院。对本文所选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分析,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患者。实验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54~89岁,平均年龄(74.38±6.38)岁。对照组男22例,女27例。年龄55~87岁,平均年龄(74.68±6.48)岁。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Ⅰ级46例,Ⅱ级32例,Ⅲ级20例。患者均排除具有肾功能、肝功能不全,且未见内分泌系统疾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主要包括病房护理、用药指导等,帮助患者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护理体验。实验组则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进行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支持、家庭护理、行为干预、饮食指导与用药指导。
心理支持主要包括心理护理与认知护理,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疏解心理压力,减少疾病对患者的精神压力与影响,使患者能够更加自信的接受护理。认知干预则主要针对患者对于自身疾病不够了解的部分进行答疑,减少患者由于不了解产生的误解,进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家庭护理则是针对患者家属的护理指导,叮嘱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多进行鼓励,强调家属的支持与鼓励对患者护理的帮助,并指导患者与家属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
行为干预主要针对患者的生活习惯,在患者护理过程中发现患者的不良习惯与行为方法,并进行指导和纠正,在生活中应适当进行运动,不可过度劳累,避免情绪激动。
饮食指导则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可食用食物与禁忌食物的宣讲,如患者不可使用高钠盐的食物,如香肠、卤菜等腌制食品,或蛋糕、糖果、碳酸饮料。叮嘱患者尽量多使用高蛋白,高钾镁的食物,避免食用过多脂肪,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用药指导则需要对患者进行用药作用、用药时间、注意事项等内容的讲解,并做到经常巡视,患者在护理即将出院时进行出院后的指导,帮助患者找到用药问题,并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度。
1.3 疗效判定: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别进行护理前后的评价。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量表评分并做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SAS、SDS量表评分对比:护理前实验组SAS评分(59.68± 0.96)分,SDS评分(58.96±6.78)分,对照组SAS评分(54.36± 0.78)分,SDS评分(56.79±5.64)分,两组护理前量表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SAS评分(42.08± 0.33)分,SDS评分(41.23±5.37)分,对照组SAS评分(50.96± 0.66)分,SDS评分(49.47±5.03)分,护理后两组SAS、SDS量表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护理前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46.95±6.48)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50.69±8.34)分,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82.67±10.33)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68.94±8.06)分。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发病原因,与患者的心脏器官出现器质性病变相关,患者一旦发病,其心室的充盈能力与射血能力均有极大的改变,导致患者的机体出现变化,从而影响患者正常工作与生活,属于综合征的一种。临床上以冠心病为主要的原发病,患者经常出现运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肺淤血、水肿等症状,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严重时患者极易出现肺部感染,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3-4]。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无法通过治疗手段治愈,所以临床以延长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主要治疗目的。患者在院治疗期间,虽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但往往忽略了患者的角色定位与心理健康[5-6]。患者在治疗结束出院后,对于重返社会与家庭产生不适感,甚至出现角色丧失,造成生活质量下降,无法保证家庭和谐和患者的预后[7]。
为了降低患者出院后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与生活质量,临床采用延续性护理进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患者通过延续性护理改善了其护理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所选患者中,实验组护理后实验组SAS评分(42.08±0.33)分,SDS评分(41.23±5.37)分,对照组SAS评分(50.96±0.66)分,SDS评分(49.47±5.03)分,患者护理后的SAS、SDS量表评分均差异明显,可见患者通过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恢复患者的护理与治疗信心,减少患者治疗后由于角色缺失导致的不适感,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82.67± 10.33)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68.94±8.06)分。可见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影响巨大,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积极的面对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 年卫红.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7):144-145.
[2] 庞玉华,杨艳.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0):120-123.
[3] 王素珍.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9):130-132.
[4] 张净,方伟,王燕.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4):95-98.
[5] 邓思梅,刘媚.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220-221.
[6] 郑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6):115-116.
[7] 赵春凤,金桃玲,冯百宁.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外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0):10-13.
R473.5
B
1671-8194(2017)14-02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