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医家对“肾消”病机的认识

2017-01-14 05:06詹魁骏徐浩刘恺远牟新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肾水肾阴虚肾阴

詹魁骏 徐浩 刘恺远 牟新

·学术探讨·

清代医家对“肾消”病机的认识

詹魁骏1徐浩1刘恺远1牟新2

肾消;病机;清代;学术思想

肾消,又名“消肾、内消”,清代一般认为“下消”和“肾消”意义相同[1]。肾消与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吻合度较高[2]。代表医家的思想能反应整个学派的特点[3],清代肾消证治理论完善,且时间距离现代较近,文献比较全面,临床指导意义较高。故本文通过检索、分析,遴选出清代论治肾消的代表性医家,梳理其对肾消病机的认识,总结规律,以期对临床有所借鉴。

1 肾消源流

对糖尿病肾脏疾病相关症状的最早记载见于《伤寒论》,仲景指出消渴病可并发小便不利、水气[4]。消渴并发水肿的最早记载见于《中藏经》,“(消渴)久不愈,令人患水气”[5],隋代《诸病源候论》也提到“(消渴)久病变……或成水疾”[6]。隋唐时期最早提出“肾消”,《外台秘要》援引《古今录验》指出,“(消渴)腿肿,脚先瘦小,阴痿弱,数小便者,此是肾消”[7]。宋《太平圣惠方》首次提出“三消”一词,为三消辨证奠定了基础。金元时期,李东垣指出“上中既平,不复传下消矣”,首次提出了三消的传变关系[8],认识到中消可传变为肾消。清代对肾消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代表医家有明末清初的喻嘉言(1585—1644)、陈德求、陈士铎等;清代中期有王文琦、程钟龄(1662—1735)、叶天士(1666—1745)、沈金鳌(1717—1776)等;清代中晚期有王旭高(1798—1862)、孟河名医费伯雄(1800—1879)、丁甘仁(1866—1917)、湖湘名医罗国纲(18世纪中叶)、郑钦安(1824-1911)等。

2 清代医家各论

2.1 喻嘉言:关门不利,胃火传肾喻嘉言认为,消渴始于胃,而后进展为肾消和肺消,“消渴始于胃而极于肺肾,走为中上下之三消”[9]。肾消的临床表现是消渴基础上,伴有以下小便混浊、水肿、少腹灼痛等下焦症状:(1)小便混浊而多:“小溲混浊如膏,饮一溲一,肾消之证”;(2)小便混浊伴少腹灼痛:“少腹冤热而痛,出白液,名曰蛊,明指肾消”;(3)口渴尿频伴腰疼:“肾消……发渴,小便数,腰疼痛”。

肾消的病机是中消胃热传于肾。劳倦伤及大气宗气和胃气,谷气停留胃中化热入里,发为中消,中消之胃热传于下,则发为肾消,“……消中,随其或上或下,火热炽盛之区,以次传入矣。”[9]“胃以其热,由关门下传于肾,肾或以石药耗其真,女色竭其精者,阳强于外,阴不内守……肾消之证成矣。”[9]由此可见,关门是胃热传肾的通道,滥用石药或房劳不节,耗伤肾精导致关门不利,是胃热易于下传到肾的关键因素,胃热传于肾则发为肾消。

中消滥用下法或过用寒凉伤正也是肾消病机之一。以往的医家认为消渴属胃热,多用承气,喻嘉言认为这会使邪随药降,导致肿胀,“辄投承气……膀胱不受,大肠受之矣。岂不乘其药势,传为痢下、鹜溏、中满、肿胀之证乎?”过用寒凉也会导致肿满,“(消渴病)用寒凉太过,乃至水胜火湮,……渐成肿满不救。”消渴病久水肿一般属肾消,临床上出现水肿的患者最常见的原因也是糖尿病肾脏疾病。

2.2 陈德求:胃火传血、心火下趋陈德求也认为肾消病机是中消胃火传变于下,不同的是其传变途径是血分,“(三消)其源皆本于胃…(胃火)传于血分,则为下消[10]。”但对于血分为何导致为下消,则没有详述,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肾消还与心火相关,“(下消)不但胃热下流,而心之阳火,亦因下趋于肾”[10],即胃火与心火共同作用导致肾消。

2.3 陈士铎:肾虚火浮,多饮水停陈士铎认为三消病机均为肾水不足,阴虚火燥。“消渴之症,虽有上、中、下消之分,其实皆肾水之不足也。”“消症非火不成也。”[11]但在《辩证录·消渴门》中,他提到了肾水泛上作消、肾火上沸作消两种类似于肾消的证型:

肾水泛上作消的临床表现是口干、多饮、多尿,痰清,面热唇红而口舌没有明显异常,“小便甚多,饮一斗溲一斗,口吐清痰,投之水中,立时散开,化为清水,面热唇红,口舌不峭,……肾水泛上作消。”[12]命门火衰,寒水泛上故多清痰;肾中之寒逼迫肾火上行,成为龙雷之火,龙火居于上焦伤及津液则口渴,“盖下寒之极,逼其火于上焦,故作渴耳。此火乃肾中之火,即龙雷之火也。”[12]

肾火上沸作消的临床现是口渴较普通消渴要轻,但口干舌燥而欲饮,痰涎白沫较多,且伴有气喘,“(消渴)口干舌燥,吐痰如蟹涎白沫,气喘不能卧,但不甚大渴,渴时必须饮水……肾火上沸之消症”[12]。肾水不足,水不制火,“火无水不养,亦无水不藏,……水之不足,必至火之有余”[12],肾火上越,肾火居于咽喉口齿故口渴,肾火蒸腾肾水故多痰涎白沫,肾火伤及肺液故气喘。陈士铎“水不足而火有余”这一说法与阴虚火燥论有相似之处。

可以看出,以上两种证型病机均为肾中之火浮游,两者区别在于前者因肾寒逼迫,阴盛格阳;后者因肾水不足,阴不制阳。另外,陈士铎在治三消肾水不足时加入茯苓、车前子等药利水,直接原因是“消渴饮水多,膀胱有积水,故需利水”[12],另一方面可以“分消水湿之气,使火从膀胱出”[11],已经开始认识到湿存在于肾消病机中。

2.4 汪蕴谷:真元不足,龙火相灼汪蕴谷属新安医家中的固本培元派[13],他认为三消病机均为肾阴亏虚,龙火浮游属,“肾水亏虚,则龙火无所留恋……火灼在下,耳轮焦而面黑,身半以下肌肉尽削,小便所出白浊如膏。”[14]耳轮干枯,面黑,肌肉减少,小便白浊是肾消的辨证要点,肾阴亏虚,龙火下灼,肾被消烁,是肾消病机。

陈士铎认为龙火是命门火衰所致,汪蕴谷则认为龙火是肾阴虚,两人对龙火的看法似乎有所差别。

2.5 叶天士:肾消发病,阴阳为纲叶天士本人对肾消的思想主要见于医案中。“杨二八,渴饮频饥,溲溺混浊,此属肾消,阴精内耗,阳气上燔,舌碎绛赤,乃阴不上承,非客热宜此,乃脏液无存。”(《临证指南医案·三消》杨某案)杨某症见口渴、多食、小便混浊,其病机为肾阴虚,阴不制阳,热灼于肾则小便混浊,阳气上燔,阴气不能上承制约阳气,则见上热诸症。肾阴肾阳为各脏腑阴阳之本,肾阴虚则全身脏腑阴液不足,故发肾消。“俞……中年,下元先亏肾脏阴中之阳,不司涵煦,阴不承载于上,遂渴饮溲频溺,有硝卤之形。”(《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俞某案)俞某症见口渴、小便频数、似有结晶,其病机在于肾阳虚,不能蒸化肾水,肾阴不能上承。

以上两则医案,一为肾阴虚,一为肾阳虚。叶天士门人邹滋九注解《临证指南医案·三消》时指出,三消基本病机阴虚阳亢,但其根本在于肾阳虚和肾阴虚,故肾消也可以肾阴虚、肾阳虚为纲。

2.6 沈金鳌:虚火伤肺,金不生水沈金鳌提出火邪犯肺,肺不能滋肾是肾消病机。“溲便频而膏浊不尽……盖缘肾水亏损,津液枯竭,水亏火旺……肺被火邪,不能生肾,故成下消”,指出尿频、尿液混浊为肾消辨证要点,肾水不足阴虚火旺,肺为虚火所伤,不能滋养肾是肾消病机。由此可见,肾消病机除了肾阴虚基础外,肺被火伤也是关键因素。

与此类似,陈士铎治肾火上沸作消加入麦冬,并指出其作用“不特子母相生,且防祸患于未形”;新安医家程钟龄也指出下消需“滋上源以生水”,表明肺的功能异常与肾消相关[15]。

2.7 费伯雄:水亏火旺,肾兼湿热费伯雄认为肾消的病机是肾阴亏虚,阴虚火旺,“(下消)肾阴既耗,孤阳无依”[16],不过在下消专方乌龙汤中,他“少参以清利”,加入茯苓、泽泻、车前子等利水渗湿药。消渴用渗湿药由来已久,《金匮要略》即指出消渴小便不利用五苓散,肾气丸有泽泻、茯苓;清代陈士铎的合治汤、王旭高治消渴兼有脚气湿热蕴结下焦症的猪肚丸,方中均用到车前子。肾阴亏虚,理当顾护津液,为何辅以清利渗湿呢?陈士铎在论述合治汤时指出其作用是分消水湿之气,使火从膀胱出。下消虽源于肾水不足,但火居下焦,亦可与水湿相搏,出现浊淋水肿等症,故辅以渗湿,分消湿热。

秦景明《症因脉治外感三消》中提出酒湿水饮之热和时行湿热久居人体,郁而化热,湿热化燥致消。费伯雄是孟河名医,吸取了温病学派的治疗经验,对湿热有系统的认识,从乌龙汤可以看出,湿热蕴结下焦也是肾消病机之一,但他对于湿热在下消中的机理尚缺乏详细的论述,有待进一步考证。

2.8 罗国纲:湿热相搏,发为肿胀湖湘名医罗国纲也提到湿热蕴结是消渴水肿的病机。他指出三消的病机则均在于实火和虚火,“小便黄赤,或为淋浊,或为膏脂,面黑体瘦(为肾消)……三消者,属火证也,然有实火者,以邪热之有余也,有虚火者,以真阴之不足也。”[17]消渴患者若土虚,就会因水道不通而湿蕴化热,湿热聚结于皮肤则表现为肿胀,“(三消)土虚不能渗湿而生热,湿热相搏,不能传化,发于皮肤,身必肿胀。”[17]消渴继发的肿胀一般属肾消,可见脾虚湿热与肾消也存在一定关系。

2.9 郑寿全:风火扰肾,或真火浮游于下郑寿全认为肾消病机为肝风和心包之火下扰肾气。他认为三消病机相同,都是肝脾升降失常,肝动生风,肝风引动心包之火,风火相煽而生消渴,当风火侵犯病位在肾时,就发生下消,“心包之火挟肝风而搅动海水,肾气不能收摄,遂饮一溲二而为下消。”[18]另外郑钦安也指出,除心肝之火下扰导致肾消外,先天真火浮游于下也可导致肾消,这与固本培元派的说法一致。

3 讨论

清代医家对肾消的辨证与治疗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完善。辨证上,一般将伴有下焦症状的消渴病归于肾消,主要临床表现为“尿少,混浊尿”等小便异常症状和“肢肿和鼓胀”等水肿症状,不过这些症状在明代已被大量描述,清代医家在这方面似乎没有太多的发展。

清代医家已经认识到消渴可由中消传为肾消,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传变理论。这一学说以喻嘉言的理论最具代表性,他认为消中传变和误治是导致肾消的重要原因。

从病机上看,清代论治肾消不离肾虚,其他病机一般都是在肾阴虚、肾阳虚,或肾气虚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喻嘉言重振了从脾胃论治消渴的理论,指出了中消传变发为肾消的机理,陈德求胃火传血,郑钦安厥阴化火等学说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陈士铎、固本培元派医家、郑钦安提先天真火浮游导致下消之说,发展了温补学派命门学说;吴门医家强调培补真阴的同时佐以渗湿,指出了湿热与肾消的关系;沈金鳌和程钟龄强调在养肾阴的同时清肺滋上源,指出了肺与肾消的关系。可见清代医家对肾消病机的认识,在发展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1]王庆华.糖尿病肾病中医相关文献考辨与方药证治规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2]张蕾,刘旭生.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名源流探索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2(1):52-54.

[3]孟庆云.论中医学派[J].医学与哲学,1998(8):42-43.

[4]庄乾竹.古代消渴病学术史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

[5]李聪甫.中藏经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92.

[6]丁光迪.诸病源候论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7.

[7]王焘.外台秘要方[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96.

[8]樊园园.治疗肾消病方剂的用药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

[9]喻昌.医门法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74-287.

[10]单书健,陈子华.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消渴卷[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57-58.

[11]陈士铎.石室秘录评述[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32-333.

[12]陈士铎.辨证录[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09-311.

[13]吴裕存.试论新安医学学术链[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9):813-817.

[14]汪文琦.杂症会心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54.

[15]程国彭.医学心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70,157-158.

[16]费伯雄.医醇賸义[M].上海: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23-129.

[17]罗国纲.罗氏会约医镜[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366-370.

[18]郑钦安.医理真传[M].成都:巴蜀书社,1989:193-194.

1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2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杭州310003)

牟新,Tel:057156109796;E-mail:mouxin888@126.com

(收稿:2017-06-15修回:2017-06-30)

猜你喜欢
肾水肾阴虚肾阴
自拟安更汤对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冬季熬夜比夏季 更伤肾
龟甲胶对肾阴虚大鼠抗氧化活性和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虎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从脾论治干燥综合征
陈士铎五行生克法辨治目痛经验
基于《医宗粹言》探析新安医家罗周彦“元阴门”学术思想
【消暑需从“心”开始】
肾阴虚
《温病条辨》滋养肾阴十法及其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