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金彪+韦金有
摘 要: 纵观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仍普遍存在单向灌输式教学倾向,学生学习活动很大程度上仍是被动接受过程。这种现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主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关键词: 小学教育 自主学习能力 方法探究
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自主意识
1.故事引入
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教学中教师应当因势利导,创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教“有小括号的算式2+(3+4)”时讲这样一个故事:小精灵聪聪,他想先算后面两个数相加,可不知道怎么办。这事让孙悟空知道了,他拿出金箍棒,变了一个小客人,对聪聪说:“有小客人在就先算。”聪聪可高兴了,你们知道那个小客人叫什么吗?他叫“小括号”,因为有它在就先算,所以别名又叫“先算”。这样孩子们对这个有趣的小括号就印象深刻了,从而记住它。
2.活动设计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是否有兴趣,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学习。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中,教师设计了“小小超市”游戏活动,分别让学生拿着1元、2元、4元、5元钱买物品,同时让充当“营业员”的学生找回零钱,使学生亲身体验营业员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点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汲取知识、反复练习、强化”的记忆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建构者只能是学生自己,人的思维是他人不能代替的,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建构得快一点、好一点。在教学中,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探求新知。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能通过自学课本掌握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讲解。在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新知识与旧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学这些知识。如教学“8加几”前,放手让学生自学,只需在新知识的生长点上给予关键性点拨。先出示一道“9加几”的复习题“9+4”,让学生说说怎么想、怎么算?(把4分成1和3,先算9加1得10,再算10加3得13)为什么这样算?这是一种什么方法?复习巩固“凑十法”,接着出示新授课“8+4”,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怎么算呢?你们能自己做一做吗?学生由于已有了“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基础,很快便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学习“7加几”、“6加几”等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漂亮的挂图,没有精心的讲解,在看似不经意的点拨中把学生导入新知学习中。
三、营造机会,还给学生自主权利
学习活动是学生个体自身的认识活动,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才能使他们产生主人翁感,形成对待学习任务的自觉态度和创造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教学时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给他们留下足够思维活动空间,让他们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之前,为了沟通新知《平行四边形》与旧知《长方形》知识的联系,笔者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习的方法施教:让学生用两长(同样长)两短(同样短)的四根小棒在桌面上摆出一个四边形。经过比一比、摆一摆、看一看,有的学生摆成了一个不是长方形的图形(平行四边形)。接着,利用学生的操作结果,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七巧板,让学生观察、辨认,“这块七巧板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四边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直观检验它的两组对边是否平行。这样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动手操作的积极作用,使学生了解、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与此同时学生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实现了知识间的融会贯通,而且训练了运用旧知、探索未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四、让学生体会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讲“角”时,从生活中的墙壁、窗户、黑板、课桌上的角引入,激活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数学的亲切感;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中各取1个角研究,自然引入课题,便于学生对角有准确的认识。从有角的物体再到有角的平面图形。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与几何图形的抽象概括性存在差异。因此,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寻找角、比画角、辨析角的过程,使学生逐步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将“生活中的角”抽象为“数学中的角”。而让学生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想象一个角,更是对角进行初步的抽象和概括,完成“物——形”的抽象过渡,充分遵循(从)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的认知规律。让学生通过阅读数学课本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练习巩固,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化对角的特征的认识。整个教学朴实而厚重、扎实而高效、真实而精彩。
只有在教师的有意识引导下,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强化参与意识,让学生通过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才能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实践中获取新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学习、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